记者|李 丽
开放获取并不是付钱就给发表,而是论文经审核确定接收发表之后再支付出版费用。安诺杰强调,OA 并不会影响出版机构对出版标准的态度,确保坚实的研究诚信和同行评审是OA 出版的核心。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图书馆闭馆、高校停课,这一年,全球科技学术出版领域的领头羊之一,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最担心的是什么?施普林格·自然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ArnoutJacobs)对《出版人》杂志说,集团今年面对的最大挑战是确保全球所有员工的安全,目前,远程工作已成为集团全球不同办公地点的一种新常态。他说:“尽管发生了疫情,施普林格·自然的运营基本正常,在中国大陆,位于北京和上海的办公室都已完全恢复运营,并实施了弹性工作模式。我们将继续倾听和了解员工、客户的困难,并向他们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同时,集团将继续以各种措施,促进新冠病毒相关研究内容和数据的传播与分享,支持全球抗击疫情。”
在全球面临新冠肺炎挑战时,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发挥自身经验、技术及平台优势致力于支持科研需求,安诺杰说:“毋庸置疑,疫情期间研究成果的传播和获取至关重要。”他介绍说,集团今年以来在坚持严格的编辑标准的前提下,加快产出步伐,尽可能确保最新的研究、证据和数据等能更容易地被人发现和使用。自1月份以来,集团旗下期刊已发表超过1.4 万篇有关新冠病毒的最新文章。此外还建立了一个文章资源网页,目前已让人们免费阅读了超过7 万篇与冠状病毒相关的文章、书籍章节、参考文献等,还免费开放了500 本主要的教科书,以帮助全球应对疫情并支持全球疫苗研发。
安诺杰强调说:“我们还升级技术,让研究人员和用户在大学因疫情关闭时可以无缝远程访问我们的内容,以支持其研究工作不会中断。我们还将继续密切关注疫情对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影响,以便有效调整和应对,继续支持科研界。”
他介绍说,疫情期间社交限制,令研究人员有更多时间专心研究工作,全球也为研究新冠病毒投入了大量资源。因此,今年以来,投稿量和阅读量都有显著增长。今年1 月到6 月,除了大量与新冠病毒相关的文章外,收到的各个学科的论文投稿都有较大增长,总体同比增长了26%左右。由于全都是在线内容,内容的使用量也有大幅增长。2020 年1-6 月,内容下载量比2019 年同期增加了46%,网站访问量增加了51%以上。
他同时指出:“疫情对全球各地的客户都构成压力,有可能带来商业上的不确定性,但是,我们与机构客户的长期协议有助于缓和冲击。”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2015 年由麦克米伦科学与教育和施普林格科学与商业媒体的多数业务合并而成。麦克米伦公司创建于1843年,1869 年创立了《自然》,这是世界上最有名望的科学期刊之一。施普林格(Springer)是1842 年创办于德国的著名科技期刊、图书出版公司。
作为这家已经历170 多年风雨考验的科技出版巨头的大中华区掌门人,在平稳收尾2020,展望2021年之际,安诺杰告诉记者,整体上,有三大变革影响着科技出版的过去与未来。
第一是过去25 年发生的印刷向数字出版的过渡,期刊出版已将近完成了这一转变,但学术图书的数字化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是大约20 年前开始的由订阅模式向开放获取的转变,这一进程大概已完成了四分之一。这可称作读者/用户的变革,它扫除了阻挡研究成果被人阅读、使用和再使用的剩余障碍,这对科研的未来至关重要,因为科研最终是一项需要大量协作的事业。
目前,正在进入一个扩展阶段,即从内容服务扩展到解决方案服务。在这一阶段,施普林格·自然等出版机构的目标是把技术、工具和服务结合起来,帮助科研人员成功地从事科研和评估成果。这可看作是一个以作者或研究人员为中心的新变革。
因此,在2021 年及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将会看到科技出版超越传统出版流程向出版前的领域(例如预印生态系统)扩展。而且,出版后也将有更多的服务(使文章发挥最大的潜力和影响力,用影响因子之外更复杂的方式评估科研表现等)。此外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基于AI的服务,例如自动翻译、自动生成内容,以及大数据辅助下的同行评审等。
安诺杰表示,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一直是这些变革的领导者,特别是在数字化和开放获取方面,“施普林格·自然拥有覆盖各个研究领域的3000 多本期刊,每年出版大约1.3 万册图书,集团旗下施普林格公司自1996年以来,就不断提升数字化规模,逐步将当前及存档的图书和期刊内容全部数字化。《自然》从1869 年创刊至今的各期也都已数字化并存档。“目前,我们期刊收入的91%来自数字期刊。图书方面,数字产品约占我们图书收入的59%。”安诺杰说。
尽管图书的数字化进程落后于期刊,但安诺杰认为学术图书和期刊对于推动科学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术图书是作者长期研究成果的阶段性总结,与期刊论文相比,其内容更加完整全面,论述更具系统性。”施普林格·自然的图书,涵盖科学、技术、医学、人文社科等领域,有参考书、专著、会议论文集、教科书等。“图书方面,我们确实看到对印刷版本的持续需求,我们预期这种需求将维持下去。”
一直走在开放获取(OA)前列的施普林格·自然,11 月24 日刚刚宣布,自2021 年1 月起,全球所有作者向《自然》及32 本《自然》原创研究系列期刊投稿时,都可以选择金色OA 形式发表,但作者依然可以选择继续沿用传统订阅模式发表论文,即发表论文时不支付文章处理费用,原创研究发表后供订阅了期刊的机构和个人阅读。
由于金色OA 是开放获取的“最高形式”,即文章发表后立刻实行开放获取,让所有读者可免费阅读、获取和使用,而《自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百年品牌期刊之一,因此这被视为打开了传统顶级期刊从订阅模式向OA 模式转变的突破口。但每篇论文以OA 模式出版,将收取9500 欧元(约合人民币7.5 万元)的论文处理费,也引发不少争议。对此,施普林格·自然方面介绍说,这个费用反映了集团对高水平和训练有素员工的大量投入,还有就是这类高度精选型期刊会收到大量投稿,但最终只有少量投稿被接收发表,因此影响这些期刊出版成本的不仅是发表出来的文章,还包括大量未被发表的文章。
安诺杰在采访中介绍说,学术期刊有一些不同的运转模式,有些期刊使用在职学术研究人员担任学术编辑并进行编辑决策。而《自然》及其系列期刊所采用的是另一种模式,即使用的都是曾经做过研究人员的全职职业编辑,他们拥有高等学位并最终做出编辑决定。目前,《自然》及其系列期刊有193 名这样的内部职业编辑,全都拥有博士学位,以前是在职研究人员,目前完全专注于挑选和安排发表最优秀的科学内容。
相比一般期刊,顶级期刊的投稿量大、拒稿率高,门槛严苛,但这一点也为读者和科研人员所看重,因为论文发表在这些期刊上有更高的品质和声誉,有更多的被引用量。据施普林格·自然方面介绍,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论文,有专门的内部团队负责广泛传播,《自然》发表的研究文章今年已在各国政策文件中被提及大约1 万次,在全球被10 万多篇新闻所报道。
在《自然》宣布提供金色OA 选项的同时,施普林格·自然还宣布,自2021 年1 月将推出一项新的OA试验项目,初步覆盖六本期刊。如论文最终发表在参与试点的一本《自然》研究期刊上,其总的文章处理费用可减少到5000 欧元左右。
关于开放获取的历史发展和集团的OA 战略,安诺杰阐释说,“开放获取的兴起可归因于互联网的出现。OA的发展经历了很长时间,但近年来开始加速。尽管订阅出版模式和OA 模式预计会长期共存,但是OA 目前在学术出版中永久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OA 文章被引用更多,下载量更大并且能产生更大、更广泛的影响力。”
安诺杰说:“我们一直认为,所有已发表的原创研究都应尽快向所有人开放,以便世界各地所有的研究人员都能很容易且马上阅读和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推进发展,以促进探索发现。”
他指出,施普林格·自然致力于可持续地推动朝向开放科学研究的发展,为研究人员、机构及其资助机构提供期刊、书籍和研究数据开放获取的选项。安诺杰在采访中说,尽管OA 内容在增长,但来自作者的需求仍然不高,OA 还不是作者决定在何处发表的首要驱动力。而且,研究人员对于OA 的许多益处还不太了解。
因此,作为实现OA 转型的一种现实和可持续的方式,施普林格·自然开创了与高校、学会图书馆等机构签署“转换协议”,将期刊的订阅费转换为论文处理费,并推出“转换期刊”,以此帮助提高研究人员对开放获取益处的认识,从而激发需求。
对于记者提出的,采用OA 模式是否意味着,期刊的商业模式从以前的作者免费发表文章,读者付费阅读,转变成了作者为发表文章付费,读者免费阅读,如果作者没有发表资金怎么办?安诺杰说:“通常是作者的资助机构来承担OA 的出版费用,对于传统期刊而言,通常也是由机构图书馆而不是读者个人为访问内容支付费用。如果作者无法获得资助资金来覆盖文章处理费用,则可以寻求在订阅型或混合型期刊发表文章,以避免这些费用。施普林格·自然作为一家提供多种出版模式的出版机构,依然支持各种出版模式,包括订阅模式和OA 模式,以满足作者的个人需求和资助机构的要求”。目前,该集团有大约600 本完全OA 的期刊,并在2200 余本期刊提供OA 出版选项。
开放获取并不是付钱就给发表,而是论文经审核确定发表之后再支付出版费用。他强调说:“有些OA 期刊有很高的质量、影响力和声望,有些则比较低。在这方面,OA 期刊和传统的非OA 期刊是一样的。OA 并不会影响出版机构对出版标准的态度。就和传统出版形式一样,确保坚实的研究诚信和同行评审是OA 出版的核心。”
安诺杰强调,研究和学习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出版对这两者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的使命是让科研人员的成果尽可能易于获取、理解、发现、使用、再使用和共享,以帮助他们推进科研发现。为此,施普林格·自然一直保持与学术界的紧密联系,满足其需求,并在超过175 年以来,负责确证和管理大量且不断增多的科学记录,保持作为可信的知识来源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