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第二中学 曹志明
在戏剧教学中,通过对影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达到戏剧艺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相对平衡。影视资源既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舞台感受,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和鉴赏戏剧文本,同时避免了学生为排演戏剧而花费大量的时间。
电影、电视剧、话剧、广播、戏曲、相声杂技以及网络等媒体资料都可以视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里的影视资源主要是指现实生活中以戏剧文学作品为剧本,在舞台上展现的戏曲和话剧影像资料。戏剧影视资源与戏剧文学作品的联系十分紧密,是其他语文课程资源不可比拟的。因为舞台上的戏剧表演是直接将文学作品作为剧本的,戏剧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为其最终成为舞台艺术而服务的。
高中语文教师在戏剧教学上习惯于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呆板、沉闷,学生对学习戏剧作品以及戏剧鉴赏表现出的积极性不高。将影视资源运用到课堂之中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满足当下学生对戏剧鉴赏课堂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没有了僵化、枯燥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也可以逐渐感受到语文戏剧课堂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影视资源将平面、枯燥的文字转化为立体的人物图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感受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学生在视频的吸引下会有意识地寻找戏剧文本进行阅读,从不同角度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发展。影视资源将文字转化为包含动作、思想的可以表现的动态图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戏剧文本的理解,进而把课堂上学习的戏剧人物形象塑造、语言表达等艺术特征牢牢地印在记忆中。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积累更多的写作或表达素材,从听、说、读、写多个方面提升语文素养,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戏剧中本身包含着语言、人物形象、情节冲突和思想感情的美。在教学中对影视资源的利用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美,也是增强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方式。以矛盾冲突为例,戏剧中人物自身、人物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强烈且尖锐的,影视资源使这种矛盾更加突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抓住戏剧舞台的夸张表演特点,感受戏剧的“美”。这些“美”在影视资源中大多被夸张演绎,相对于文本更加突出,如果单纯进行文本分析阅读是感受不到的。因此,戏剧教学过程中通过影视资源的欣赏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尔基曾说:“剧本(悲剧和戏剧)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样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来表现自己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品味戏剧语言,通过语言解读人物,发掘人物语言背后的潜台词。在语文课堂上,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普遍采用朗读法,让学生通过对戏剧文本的反复朗读或是要求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来体会语言要表达的内容、感情。但学生的阅历较少,对生活的认识有限,实际施行时学生很难准确地表达人物语言反映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笔者认为,这时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影视资源来帮助学生对语言进行理解。
戏剧的鉴赏,矛盾冲突是不可忽视的部分。“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冲突是戏剧文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戏剧文学作品一般是将一些平淡的矛盾组织成有声有色、触目惊心的冲突,使矛盾双方有足够的冲击力,冲突的爆发也就较强烈。”《雷雨》中周朴园因为三十年前的一场暗恋,将周家和鲁家两代八个人卷入了这场恩怨。将这场恩怨置于四幕剧情的起承转合之中,仅用一天的时间将几十年的恩怨情仇全部展现出来,给读者带来心灵和思想上的极大冲击。
提高学生的戏剧鉴赏水平除了课内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讲解、教授学生戏剧鉴赏的有关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在课后利用影视资源的比较欣赏来提高学生的戏剧欣赏能力。如老舍的话剧《茶馆》,人艺表演的经典版本就有两个。一个是于是之先生饰演王利发,另一个是梁冠华先生饰演的王利发。两位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与戏剧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相一致的,但是在语言、动作和表演的细节上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不同的理念。可以尝试让学生对两者的不同点进行比较分析和鉴赏,得出自己的见解,给出相应的评价。这既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也可以体现这样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