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 王海基
小组合作是一种强调以团体为单位,交还学生学习主动权,由学生掌控学习过程的教学方式。近些年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中受到师生的广泛青睐,成为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催化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有着其他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就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阐述,再就具体的应用策略展开探讨。
小组合作学习以团体为单位,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营造更为活跃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感到轻松、自由,而且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习得知识,又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有一定的难度系数,抽象性强、综合性强,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吃力。如果教师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的力量汇聚起来。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彼此交换观点,思维以及视野均得到开阔,相对于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容易获得知识,而且思考问题更全面。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所站的角度不同,对于同样的问题往往有不一样的理解,难免会出现分歧。面对这些分歧,小组成员会进行深入讨论,在这个基础上予以解决。学生的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均得到锻炼,这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分组十分重要。若是小组分配不合理,后续的一切活动均难以有效开展,教学目标也无法实现。所以,生物教师要重视分组并落实好这项工作。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分组工作。其次,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查看学生的物理考试成绩等方式深入、全面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等。再者,教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与分配原则设置学习小组,“优次穿插”,以保证设置的各个小组之间的“势力”相对均衡,确保各个学习小组之间能够公平竞争,让学生能够在相对公平当中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力和小组团结能力。如生物实验教学中,将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组合为一个小组,这样就可以让小组成员互相帮助。
在小组设置结束之后,生物教师需要立即进入下一个环节,即设置学习任务,这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要知道,生物是一门以探究、实践为主的学科,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应的任务,能够保证学生顺利、高效地进行生物学习。在任务的设置上,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确保设置的任务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但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带着足够的兴趣参与到其中,顺利引导学生根据设置的任务,一步步了解、掌握生物知识,巩固学生的生物学习基础,让学生有能力借助团体的力量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从而树立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信心,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
例如,在讲解《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节内容中有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将学习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提出“哪种色素含量最少”“哪种色素含量最多”“哪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等讨论问题,鼓励各个小组的学生相互配合,积极讨论,认真、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结果。这种交还学生学习主动权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做到全身心投入,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因此,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放权”,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这不意味着教师就能够完全放手不管,但也不能干预过多。既要交还学生学习主动权,又要做好监督、协调和管理工作。换言之,高中生物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小组实验的时候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巡视,及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譬如,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发生分歧、争执的时候,生物教师可以适当地干预其中,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分歧。又如,在学生的小组讨论陷入“集体沉默”的境地时,生物教师可以给出适当的暗示,帮助学生找到突破点,有效打破僵局。最后,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评价,从而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价值。
综上所述,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合理地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之中,对于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高中生物教师要认识到小组合作的意义并深入挖掘其价值,将其效能在生物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