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勤县饮水安全“十四五”规划的思考

2020-12-18 15:19:28吴建福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镇村民勤县安全工程

吴建福

(甘肃省民勤县水务局,甘肃民勤733300)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是编制“十四五”规划、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擘画蓝图之年。民勤县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已完成现行标准下的任务目标。谋划编制好“十四五”饮水安全规划,补齐饮水安全短板弱项,不仅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健康,而且关系到巩固精准扶贫饮水安全的脱贫成果,是当前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1]。

1 民勤县农村饮水安全基本情况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全县辖18个镇、249个村,农村总人口23.4万人[2]。近年来,民勤县积极争取项目,攻坚克难,依托国家各类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和群众自建自来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已基本解决,打赢了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

1.1 饮水安全建设情况

“十三五”期间,民勤县实施湖区集中供水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红沙梁、西渠、收成、东湖镇等4个乡(镇)6.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为全面打赢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新建、改造、并网等方式实施了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集中式供水覆盖1527个自然村、5.12户、20.28万人,覆盖率达到86.7%。群众自建自来水工程涉及239个自然村、0.73万户、3.1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3%。民勤县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符合卫生饮用水标准,水量、取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均满足饮水安全脱贫攻坚验收指标,饮水安全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

1.2 饮水安全运行情况

民勤县饮水安全工程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管护责任体系,成立了以民勤县农村饮水解困管理总站为主体的县级专管机构,设立了45个供水站点,有事业人员34人,临时雇用供水员50人,镇、村管理责权体系初步建立,明确了入户管网的养护维修责任,保障了全县人饮工程的正常运行。供水水价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管理单位保本微利”的原则核定,核定批准民勤县统一水价为2.45元/m3,减轻了群众负担,工程运营多年,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社会效益显著。

1.3 水源保护及水质检测情况

民勤县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全部为深层承压地下水,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36眼水源井划定水源一级保护区,在水源地设立了围墙、铁栅栏等隔离防护设施,设置了标志牌、警示牌等,配套了监控设备、水源井保护箱等保护设施,建立了安全应急、监督管理机制等安全保障措施,制定了相关水源保护制度,保障了农村人饮安全工程水源地安全;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饮水安全集中工程的水质实行全覆盖、常态化检测,每月对出厂水、末梢水的29项指标进行检测,每月检测水样96份,县卫计局对民勤县农村饮水水质进行年度抽检,水质检测机制不断完善。

2 饮水安全存在的短板弱项

2.1 工程建设方面的短板弱项

饮水安全早期工程重点解决群众“吃不上水”的问题,受当时工程投资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缺乏对民勤县人饮工程总体建设的全面考虑,工程建设零散,水厂多、供水管线长而复杂,水质检测任务重,入户工程未安装水表,工程信息化程度不高,给运行管理带来诸多困难,不适应未来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发展的需求。

2.2 工程运行管理方面的短板弱项

一是工程运行管理日趋困难。工程采用300m地下水为水源,二次加压送水,供水成本高,建成初期运行管理成本与水费收支基本持平,未提留工程折旧费用。随着多年运行,部分工程设施、设备逐渐老化,维修费用逐年增加。水费收缴以户为单位收取,2019年经营性收入545.84万元,全部为水费收入,2019年支出人员工资308.35万元,维修养护费224.77万元,电费69.23万元,仅基本运行管理费用已远远超出全年经营性收入,收支倒挂矛盾突出,工程运行管理难以进行。

二是工程运行管理方式落后。饮水工程全部以集中定时供水的方式运行,供水按自然村划定供水时间定时段供水,需要人工定时起闭闸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加快了闸阀在运行中的磨损,增加了人员工资费用、维修费用,且群众需定期将水储存在蓄水池内,用水时人力取水,用水方便程度不高。

三是用水浪费现象突出。由于大部分入户工程未能安装水表,水费计收按户缴纳,造成群众用水和缴费不平衡,群众意见较大,且不能以价格杠杆撬动群众节约用水,群众节水意识不强,饮用水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饮用水水质不容乐观。民勤县饮用水水源全部为地下水,2020年农村生活及畜禽配置用水量为904万m3,占民勤盆地地下水年开采红线8600万m3的10.52%。长年对地下水的开采利用导致各供水站水质总硬度呈逐年升高的变化趋势。

五是镇村管护责任没有落实到位。虽然初步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管护责任,工程管护上明晰了工程产权、管护主体,但镇村管网管护面临无资金、无人员的困境,镇村管网维修管护仍然由县农村饮水解困管理总站负责,镇村管护责任难以落实。

3 对策与建议

综合民勤县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的短板弱项、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困难,其根本原因是工程建设标准低。为了解决工程运行难的问题,仍需要创新运行管理机制,保障饮水安全工程提质增效。

3.1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3.1.1 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借鉴湖区集中供水饮水安全工程的成功经验,实施红崖山水库集中供水饮水安全工程,以地表水水源替换地下水水源。自石羊河流域重点项目实施以来,蔡旗断面来水量逐年增加,2009—2019年蔡旗断面年均来水量达3.1137亿m3,其中西营河调水量年均达1.2783亿m3,且调水量稳定可靠,水质较佳。在西营河末端修建蓄水调节池、水厂,净化消毒处理后以管道方式与城区供水管网联通,通过实施管道工程,联通民勤县各供水站,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有诸多利好,一是政策利好机遇好。红崖山水库集中供水饮水安全工程积极争取专项债券资金,并列入“十四五”规划项目实施。二是红崖山灌区自然地理条件好。红崖山灌区东西狭长,南高北低,自然坡降平均约1/1000,可完全实现自流,能有效降低供水成本;供水主管线仅1条即可贯通南北,且城区及城区以下乡(镇)已敷设,支管线分2条敷设,一条解决以薛百、大坝片,一条解决苏武、夹河、东坝片,支管线以树杈状布置,仅用2条分支管即可覆盖,可有效减少工程投资。三是工程实施效益好。工程的实施可有效降低供水成本,减少对水源地保护区的保护,减少水质检测量,减少雇佣人员,可有效解决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诸多困难。以地表水替换地下水,不仅可有效提升水质,还可有效降低红崖山灌区地下水开采量,红崖山灌区地下水水位得到应有的恢复,可有效巩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果。

3.1.2 对新、并、改工程分等级建设 紧紧跟随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对新建新农村点、新型农村社区配套高标准供水设施,有效提升供水保证率,降低工程运行管理费用;对老旧居民点实施低标准改造,对群众自建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并网改造,并入集中供水工程进行统一管理。从现有农村老龄化趋势来看,在未来十年间,民勤县农村常住居民将大幅下降,随着居民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加快,老旧居民点居民将大部分搬迁至县城或新农村点。对新、并、改工程分等级建设是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有效举措。

3.2 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着力扭转工程运营困境。民勤县农村供水水价于2003年由县物价局核定,水价执行时间已长达17年,与现行的运营情况不相适应,应以现行工程实际运营状况重新核定水价,水价核定既要保障工程可持续运行,又要兼顾群众利益,达到“以水养水”的目标。

二是探索设置“供水员”公益岗位。借鉴“护林员”“环卫工”等公益性岗位设置的经验,在明确镇村管护责任的同时,由镇人民政府统筹设置镇村“供水员”公益岗位,将选人用人、管网的维修养护资金使用权划归给镇村,从而建立责权相统一的运行管护体系,既能解决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外出务工难的问题,又可推动镇、村管护责任由“有名”到“有实”的转变。镇村维修管护费用可以从运行管理费和县级维修养护基金中提取,按照用水人口拨付各镇,保障镇村管护经费。

三是实现24h供水。对“十三五”期间实施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十四五”期间进行“新、并、改”入户工程的乡(镇),试点24h供水,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广,推行水表计量收费,规范工程运行体系,确保群众用水与缴费平衡,有效提升群众的节水意识;在没有安装水表的村社,可实行24h供水到村到社,由镇村“供水员”负责,增加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猜你喜欢
镇村民勤县安全工程
镇村工业集中区综合整治的常熟实践
108个村子显露全新景象——石泉县“镇村工作一体化”产生多重效应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00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8
民勤县红崖山水库扩建增容方案比选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51
中学化学中的置换反应及教学方式探索
“三位一体”创新镇村治理机制
学习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2:06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中国水利(2015年3期)2015-02-28 15:12:13
沙尘天气多发区民勤县农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分析
保靖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