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发鑫
(庆阳市太白木材检查站,甘肃庆阳745000)
油松是一种重要的常绿乔木,在我国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很多地区都有分布,主要生长在海拔1000~2900m高度区域,油松树姿挺拔,枝干优美,秀丽端庄,一年四季常绿,不仅耐寒,而且耐旱,适应性非常强,生长过程当中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不论是中性土壤还是微酸性土壤均能良好地生长。同时,油松在微碱性的土壤条件下也能生长。油松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方面作用突出。近年来,随着甘肃省庆阳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油松在当地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常常作为街道绿化、庭院绿化以及公园绿化树种,成为庆阳市建设“绿色家园”的首选树种之一。为了更好地保证油松成活率,本文介绍了油松育苗栽培技术及相关管理措施,希望能为油松栽培提供参考。
油松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也是甘肃省庆阳子午岭林区广泛种植的一种树种,种植时间较早,当地气候条件及土壤条件非常适宜油松种植。但受各种立地条件的影响,在油松生长方面存在差异性。通过对油松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油松在沟谷中进行种植,胸径、冠幅以及树高等方面都有着较好的生长态势,其次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梁峁,阳坡生长最次。虽然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油松都能生长并郁闭成林,但在生长状况上存在很大差异性,为了保证油松成活率,应对油松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给予充分重视,在实际种植过程当中,必须要严格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种植。
选择长势良好、发育健壮、树龄达到20年以上的母树采种,当进入9月份之后松塔变为黄褐色,便可采集种子。种子采集之后通风晾晒,使其自然开裂剥落,选择高品质的种子,并合理保存。
将种子中的杂物和空粒去除,优选种子,并将种子置于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h,控制和减少病虫害的侵扰,之后用清水进行清洗,然后用温水(45℃)浸泡24h,捞出后放在草袋或者湿麻袋上,覆盖好,保持良好的温湿度,并定时翻动,种子有超过70%以上咧嘴后便可播种。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好、具有良好排水性的中酸性土壤进行育苗,育苗地可以重茬。由于油松根系顶部有根瘤菌共生,通过连作能够促进油松生长,对提高其抗病能力有着重要作用。选择好育苗地之后,合理整地,确保育苗地平坦、无杂质。结合秋季深耕施入充足的基肥,尤其是经过腐熟的有机肥以及厩肥效果更好,合理施用过磷酸钙,保持油松育苗充足的营养供应。播种过程中用3%的硫酸亚铁对苗床进行喷施消毒,并浅翻与平整,之后种植。
油松播种春秋2季都能进行,但春季播种更为适宜,4月份便可进行播种,播种过程中采用开沟条播形式,播种量300kg/hm2左右为宜,播种时必须要保证均匀性,以1.5cm为标准控制播种深度,之后在上面覆盖厚度为1cm的细土,并进行镇压,通常7d左右种子便可发芽出土。
油松育苗期间应充分重视松土除草,通过松土能够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加地温,为苗木生长创造有利条件;除草能够有效降低各类杂草对油松苗生长造成的养分抢夺,除草过程当中,可以通过人工进行除草,也可选用除草剂进行除草,利用人工除草应避免对幼苗根系造成伤害。油松苗培育过程当中,密生更利于其生长,应当少间苗,保持合理密度。
2.6.1 播后控水 油松播种后保持土壤温度非常关键,通常情况下不用灌溉,播种后为了提高土壤温度,可以合理地应用增温剂,有利于种子发芽,同时还要保持苗床合理的水分供应,灌溉过程中通过浸润的方式进行灌溉,以免由于大水漫灌引发土壤板结问题,对出苗造成不利影响。油松幼苗阶段比较耐旱,此时不需要进行大量灌水,对幼苗生长造成不利影响,6—7月由于气温不断增高,可以合理地进行灌溉,在大量降雨后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造成浸泡。
2.6.2 间苗中耕 间苗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时间,通常在6—7月份进行,在灌溉后或是降雨过后进行间苗,将一些长势不良的幼苗、病苗、残苗及时拔除,为健壮幼苗创造有利的生长空间。中耕能够有效改善土壤条件,优化土壤的理化特性,减少各类杂草,利于油松幼苗生长。
2.6.3 预防工作 刚出土的油松幼苗由于还没有木质化,其茎叶都非常的嫩,时常会受到啄木鸟的啄食,应充分重视鸟害防治工作,并合理应用一些保护措施,防止鸟害对油松幼苗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夏季高温时段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高温高湿条件会加重立枯病的发生,对苗木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苗木死亡,可选用硫酸亚铁溶液或者退菌特进行喷施防治,10d重复1次,不仅能够起到降温作用,还能有效杀灭病菌。7月份之后幼苗逐渐木质化,便可停止喷药。
选择1.5~2年生幼苗进行出圃造林,若用2.5年以上树苗进行造林,需要开展移植培育,选择具有饱满顶芽、长势良好、根系发达、没有病虫害的苗木进行栽植。移栽过程中利用宿土蘸浆丛植的方法进行栽植,严格控制苗木移栽过程中的各个操作环节,特别要控制好苗木水分,移栽之后的油松应当进一步强化抚育管理,充分重视松土保墒工作,为苗木生长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实现定向培育的效果。
子午岭林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油松,油松因其较强的适宜性以及较高的成活率,在当地荒山造林当中普遍种植,同时也广泛应用于次生林改造。子午岭林区油松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成为林区的重要林分类型。在油松栽培过程中受天气、土壤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加上未能严格控制油松栽培过程中的各个操作环节,致使油松成活率出现下降趋势。因此,在子午岭油松育苗栽培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实际,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科学调整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进一步提高油松栽培的科学性,提高其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