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书国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2020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并将很快达到12,000多美元以上,进入世界银行确定的高收入国家群体行列。有预测表明,2035年,中国人均GDP将可能达到2.6万美元,2050年为5.2万美元。[1]本研究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人均GDP达到12,000多美元以上,进入高收入发展水平时期的社会形态称为 “后小康社会”。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让人民享受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学业质量进入世界前列”“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保障适龄接受良好义务教育”。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活动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程度,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指教育教学过程满足受教育主体——广义上的学生——发展需要的程度;二是受教育者的知识、素质、能力和价值观,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程度。
构建与教育强国相适应的现代化义务教育体系,实现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课题。义务教育体系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框架、基本制度、治理模式的总称,包括学校体系、标准体系、培养体系、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
建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受教育机会全面扩大,普及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教育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提升。我们认为,可以用 “四个基本”概括:即世界最大规模的义务教育体系基本建成;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框架基本构建;义务教育机会公平的目标基本达到;中国特色义务教育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新时代,中国义务教育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早在2001年,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强调指出:“教育、教育、教育——现在和永远都是英国经济取胜的关键。”只有教育的强大,才能赢得经济的强大;现时的教育价值取向应该是为大多数学生提供优质教育。[2]在即将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时刻,发达国家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战略成为世界各国提升人力资源开发质量、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
1.联合国公布 《2030教育:共同愿景》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 《2030年教育: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仁川宣言》进一步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总体策略。2018年入学的儿童将是2030年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面对一个越来越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和模棱两可的世界,在一个以科学知识的新爆炸和越来越多的复杂社会问题为特点的时代。《2030年教育:共同愿景》的发布,致力于帮助每个学习者作为一个整体发展,发挥他或她的潜能,并帮助塑造一个建立在个人、社区和地球福祉之上的共同未来。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年轻人为工作环境做好准备,还需要使学生具备成为积极、负责任和主动参与的公民所需的技能。[3]
2.OECD启动 《2030年教育和技能的未来》项目,推出 《世界智慧:如何构建21世纪的学校体系》报告
2017年,OECD启动了《2030年教育和技能的未来》(FutureofEducationand Skills:Education2030)项目,旨在帮助各国在两个重大战略问题上找到答案,现今学生繁荣和塑造世界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以及教学系统如何有效地发展这些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OECD将四个议题整合进2030年的关键能力框架中:一是加速发展与变革传统学科课程,设计适应21世纪的知识和理解;二是重新思考塑造人类行为的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三是每一个学习者应该掌握反思自己学习的能力;四是每一个学习者应该努力获得一套关键能力,例如自主行动的能力。[4]
OECD面向全球公开出版发行的 《世界智慧:如何构建21世纪的学校体系》(WorldClass:Howto builda21st-centuryschoolsystem)[5]中,“PISA之父”、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AndreasSchleicher) 先生强调指出:未来社会特别是未来学校构想与建设过程中,教育制度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改革者需要告别过去以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人员的立场设计教育体系的思维模式,转变教育观念和治理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结合社会变革,制定教育政策,通过积累的社会信任开展有效教育变革。未来学校要充分利用科技优势,将学习者与知识源链接起来。要加强对教育改革的整体设计,教育能改变命运和社会,教育改革不只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科学。
3.美国发布 《为了生活和工作的学习:在21世纪发展可迁移的知识与技能》报告
2012年,美国国家研究院发布《为了生活和工作的学习:在21世纪发展可迁移的知识与技能》报告,探讨深度学习与21世纪技能融合的战略性问题。报告将21世纪技能分为认知、自我、人际三大领域能力,并指出深度学习是其形成必不可少的过程。深度学习的本质是形成可迁移的知识,其过程包括建立事实、概念、程序、策略、信念五类知识的相关网络,可从使用合理的教学手段、重塑课堂设计以及以评促学、转变评估方式三个维度促进。[6]
将21世纪技能与深度学习联系在一起的正是"迁移"这一经典概念,即使用先前所学知识来支持学习新知识或在相关文化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度学习强调,知识内化及知识迁移能力形成的过程是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信息化时代智慧教育发展所需要的核心支柱。
从教育战略上分析,我们更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义务教育发展的路径:《美国联邦教育部2000年教育战略》提出的总体目标为“实现教育公平,优质教育”;《美国联邦教育部2001—2005战略规划》之后,《美国联邦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进一步提出:“确保教育机会均等,推进教育卓越”;《美国联邦教育部2007—2012年战略规划》更加明确地提出:“加强优质教育,保证教育公平,为全球竞争做准备”。公平与优质两个政策工具,如同“左右脚”,逐步从公平优先发展到质量优先。2006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发布 《2006—2011年战略规划》,全面聚焦 “追求卓越”,确定了未来一个时期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六大战略目标:追求教与学的卓越;扩大参与和机会公平;提升研究卓越水平;扩大高等教育对于社会经济的贡献;举办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保证卓越。[7]以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发布的《2006—2011年战略规划》为重要标志,追求卓越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2019年12月,澳大利亚 《艾丽斯·斯普林斯 (马班图阿)教育宣言》发布,促进澳大利亚教育体系特别是中小学公平与卓越,[8]成为未来澳大利亚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总结发达国家特别是英美澳教育发展的历程,我们发现: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经历了从促进公平,到提高质量,再到追求卓越的发展进程。
中国先秦时代的诗歌总集 《诗经》,最早出现了 “小康”一词。之后,小康社会成为中国人民千年追求的梦想。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 “小康之家”这样一个 “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全新概念。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快于人均GDP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1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进入第二个百年,并在 “十四五”中后期达到人均GDP12,000美元,进入世界银行确定的高收入国家行列。“后小康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发展水平、发展质量更高、综合实力更强、更具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的社会。它具有高收入社会、高消费水平、高文化需求和高创新能力四个基本特征。
1.高收入社会
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便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十四五”中后期,中国将实现人均GDP高收入国家水平,并有可能在2035年达到26,000美元。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进入高收入行列,将高收入人口扩大一倍,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成果,更是中国对于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高收入社会将极大地提升中国公共教育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极大地激励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
2.高消费水平
经济学告诉我们,伴随经济发展特别是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增强,消费结构逐渐调整,消费层次逐渐提升,基本生活资料消费比例进一步下降,文化、教育、健康消费比例明显增强。国家统计局统计分析表明,2018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增速比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中国城乡人口在食品烟酒、衣着等附加值相对较低的领域,所花的钱越来越少,而在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领域,花费越来越多。[9]其中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中国消费转型升级趋势明显,未来潜力巨大。
3.高文化需求
文化教育需求是人类的特殊需要。生活水平改善、收入水平能力提升,将极大地激发人类的文化和教育需求。进入高收入社会,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需求增长,潜在教育需求转化为现实教育需求。2018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占比为44.2%。其中,全国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226元,占比11.2%,[10]文化教育消费支出上升水平高于人均GDP增长速度近5个百分点,高于人均收入增长4.6个百分点。2018年,全国城乡人均教育文化消费2226元,比2017年增长140元,增长6.71%,快于全国GDP和人均GDP增长。高文化教育需求,必将带来高教育回报,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
4.高创新能力
库兹涅茨的研究理论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均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同样有研究表明,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呈正比关系。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4277美元,每万人专利数为3.3件;2015年,中国人均GDP为7485美元,每万人专利数为6.3;2018年,中国人均GDP为9732美元,每万人专利数为11.2件。同样,一个国家或地区,伴随收入水平提升,科学研究、工程建设和高端制造能力也会整体提高。高创新能力,对于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后小康社会”,中国教育将进入一个全普及时代,即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全面实现普及。这样一个全普及时代,教育规模依然在增加,但增长空间有限;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层次人才需求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明显提升,教育发展模式将从机会公平优先进入到一个质量优先的新时代,进入让人民群众享受世界优质水平教育的新时代。
1.义务教育发展阶段转变
发达国家教育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义务教育发展可以分为 “教育公平优先—有质量的公平—教育质量优先”三个发展阶段。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中国确立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00年,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8年,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比例达到92%以上,教育机会公平的目标基本实现。中国教育已经进入 “让人民享受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的新时代,义务教育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要实现从公平优先到质量优先的战略转移,为实现有质量的公平奠定基础。
2.新时代义务教育面临的挑战
水库在防洪减灾中作用明显,但在水库调度工程本身存在着病险、气象预报难以精准,利害得失难以平衡,省际矛盾需要协调的情况下,承担了很大风险。上游河南省宿鸭湖水库2007年最高水位达54.76 m,超过汛期限制水位2.26 m,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为下游安徽等省拦截了5亿m3洪水,为此库区群众作出了很多牺牲。行蓄洪区运用,2007年比1991年分别少用8个,减少行蓄洪区淹没面积79万亩(5.27万hm2),仅是 1991年的 57%,没有发生因行蓄洪区群众转移伤亡情况,但对洪水调度和流域防洪增加了很大难度和压力。
(1)城乡差异是中国义务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是高度城市化挑战。从2020年至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从60%上升至70%以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将有2.2亿新市民进入城镇,其中包含3600—3800万0—14岁的学龄人口涌入城市或大城市,对于城市地区幼儿园、中小学等公共教育设施和师资队伍提出巨大需求。部分城市大班额压力将长期持续。二是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挑战。突出地表现为城乡学校布局的 “两难困境”;农村教育能力水平和质量差距巨大;振兴乡村教育缺少政策和资源支持。三是高等教育普及化挑战。从2021—2050年,我国将高标准、高质量普及12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高水平普及化阶段,对于义务教育质量要求与压力整体提升。
(2)中等收入是中国义务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
2016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强调指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要在发展中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特殊经济社会需求及其地位的社会群体,具有高学历、高期望值、高社会心理压力和低稳定性四大特点。由于中产阶级收入稳定、家庭富裕,教育需求旺盛、教育投入能力强,不断追求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使得中等收入群体在财富增长和家庭人力资源投资形成良性循环。2019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中等收入人数居全球第一。按总人口计算,中国大约有4.5亿多人口属于中等收入家庭。如果将中间收入群体、中上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相加在一起,则大约有6亿人口属于中等收入以上收入家庭。2030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有可能超过9亿——几乎等于2018年全球高收入群体总规模。义务教育如何适应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增长并成为 “大众群体”后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是未来10年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3)技术重塑是中国义务教育面临的未来挑战
21世纪是教育重塑一切的时代。现代技术将互联网基因与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紧密结合、相互融通,形成新的教育观、课程观、学习观和发展观。“互联网+”教育思想、教育体系、教育制度的深刻变革,呼唤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伟大创新。“互联网+教育”构成了一种全新的、开放互联的学习环境,具有开放性、分布式和协作共享的特点,这为学校教育、学习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技术路径和现实可能,“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产生了 “互联网+学校”“互联网+教师”“互联网+学生”等一系列的学习形态。学习时空从封闭走向开放,学习方式从集中走向分散,学习内容从系统化走向碎片化,学习评价从标准化走向个性化。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的学习空间建设成为教育发展和学习建设的新主题。互联网教育可以引入文本、视频、动画、图片等多种元素,创立模拟课堂、在线互动、线上问答等立体多维的学习模式。
(4)负担过重是中国义务教育面临的长期挑战
2019年12月3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PISA)2018年结果公布,中国四省市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评为一个整体取得全部3项科目 (阅读、数学、科学)参测国家 (地区)第一。PISA项目结果显示,学生学习负担重是东亚国家的普遍现象,特别是中国学生的学习负担重的现象尤为突出。在学习现象与学习效率之间存在着四种关系:第一种情况是,负担轻,学习成绩好,投入与产出之间效率最高——最好状态;第二种情况是,负担重,学习成绩好,投入与产出之间效率一般——次好状态;第三种情况是,负担轻,学习成绩不好,投入与产出之效率不高——次差状态;第四种情况是,负责重,学习成绩不好,投入与产出之间效率低下——最差状态。中国义务教育尚没有达到既负担轻又成绩好。从“次好”到 “最好”,不仅是教育质量的提升,更加需要教育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教育治理和资源配置方式发生最根本的转变。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1]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整体完成教育扶贫任务的未来,“十四五”期间,重点实现义务教育发展模式转变,实现义务教育体系创新、标准构建、布局完善、目标拓展和能力提升,2035年办成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义务教育,2050年成为世界义务教育的典范。“十四五”期间,完善义务教育体系的主要任务是:
义务教育是国家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核心部分,具有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的特点。中国拥有百余年义务教育的历史,34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1951年,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为47%。1951年新中国颁布第一个学制,提出争取十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教育部提出:“从1952年到1957年,争取全国平均有80%的学龄儿童入学。”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提出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2000年 “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20年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过34年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务教育的发展道路。我们建议,在研究发达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历史的前提下,“十四五”期间重点研究中国义务教育体系拓展、年限延长的战略问题,其方向一是向下延伸: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二是向上延伸: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同时,在适当的时候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进一步完善新时代义务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
一是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
二是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育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12]建立由10个国家级、100个省级、1000个市县级和5000个街乡 “中心”组成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家长教育整体能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机制,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全面健全发展。
积极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广泛进行创建家庭教育示范校和家庭教育工作室试点工作。在中小学普遍建立家校社合作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动员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保障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评议权和监督权。
三是完善中小学生关键能力框架。重新思考塑造人类行为的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加速发展与变革传统学科课程,设计适应21世纪的知识结构;更加重视对学生未来能力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素养:数据素养、技术素养和人性素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强化培养生活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尊重自然、珍爱生命,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振兴民族大业的时代新人。
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养成学生创新人格。义务教育改革的重心整体向质量倾斜,重视学习环境的人性化和个性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要以制度建设为引领,以标准建设为核心,在现有义务教育办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师标准、质量标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生均经费标准建设,引导地方政府和学校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学校、投入教师、投入课堂、投入学生。
第一,整体调整义务教育经费结构,更多地投资于人。在补齐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短板的基础上,逐步调整义务教育经费结构,持续提升教师工资、教育培训、教学研究、教学评估、学生发展等方面经费所占比例。
第二,建立和完善省级义务教育生均经费调整机制。我们建议,为进一步提升和保障义务教育发展水平,2022年前建立以省为单位的义务教育学生生均经费最低标准,随教育财政能力上升,每三至五年调整提高一次。
第三,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增长机制,依据经济增长和物价调整情况每两年调整一次;2025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收入;2030年,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省级统筹,规范发放。
第四,严格执行办学标准,按照教育部总体安排,加快消除城镇大班额,逐步降低班额标准,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在乡村学校进行小班化教育教学试点。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高级城镇化的必然趋势。《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完善 “城市—城镇—乡村”三级义务教育体系,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良好义务教育,构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未来基础教育应该从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向质量公平转变。
结合各地城镇化进程,提前做好城乡中小学校规划布局,为中小学建设预留用地,城乡义务教育实现 “六统一”:即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经费标准;统一教师标准;统一教学标准;统一质量标准和统一评价标准。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在学校布局、资源配置、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
逐步实现义务教育教师统一调配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启动 “国家级乡村名教师工程”,将集体教研与名师工作室相结合、将学科带头人与学科教改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津贴水平,逐步形成 “越往基层,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
坚持和实现质量优先,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治理思想、资源配置和治理模式。不同于规模数量增长,质量优先在教育体系上要求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最多,为20,858亿元,比2017年增长7.74%。今后一个时期,既要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持续增长,更要在保障基本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将更多的经费投向教育质量。同时,优质教育资源更多地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十四五”期间,建议教育部组织 “中国义务教育年限延长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问题研究”,并重点研究:义务教育未来向学前教育 (向下)或高中阶段教育 (向上)延长的利弊分析。同时考虑着手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争取在第十五个五年期间,即2026—2030年在全国实施12年义务教育。
选择之一:小步延长。义务教育向下延伸,即实施学前两年义务教育。2025年起延长1年,义务教育延长至10年;2030年,义务教育延长到11年。
选择之二:一步到位。12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步骤;选择3—5个地级市进行试点;第十五个五年期间即2026—2030年在全国实施12年义务教育。
中国不仅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有悠久的教育质量文化。①新时代义务教育的新使命、新责任是发展世界水平的现代化义务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要构建中国特色义务教育质量体系,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打牢质量保障体系、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质量文化;二是要整体提升义务教育现代化水平,实现从义务教育大国向义务教育强国转变,扩大中国义务教育的影响力;三是要转变发展思路、发展模式、质量标准和评价方式,更加重视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建设基础教育强国,需要转变教育发展模式,需要从 “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低质量”向 “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质量”方向转变。要从重视学校基本建设,转向更加重视教师能力提升;从重视教学设备改善,转向更加重视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从重视孩子走进学校,到更加重视为孩子们提供有质量的教育。建立义务教育质量过程管理机制,形成义务教育动态监测机制,改变传统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构建与教育强国相适应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
要建立投资于教师、投资于学生就是投资于教育质量的观念、制度和政策机制。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高级教师评审比例,进一步提高教师工资总额占义务教育经费的比例,争取恢复和达到60%以上。严格准入标准,拓展发展空间,提升职业吸引力,进一步吸引高学历人才进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一支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形成一支理念先进、高尚、素质一流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乡村教师提供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建立乡村教师增资机制,整体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尊严感和幸福感,从根本上解决“留得住、教得好”的问题,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
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都是人类创造的教育形态,是创造人类文明、持续推进人类进步的重要载体。一是加大对乡村教育政策支撑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为乡村教育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和政策条件。二是扩大农村教育公共服务标准和范围,探索将农村学前教育纳入教育公共服务范围。三是实现学校布局与乡村振兴战略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乡村学校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加强乡村学校建设。处理好农村中小学校舍、土地问题,确保教育资源不流失。
家庭教育对于人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影响日益明显,社会对于家庭教育的需要日益旺盛。家庭教育的立法、政策、投入和资源建设不能适应需求,家庭教育机构发展更需要政策引导、制度规范和发展壮大。加大各级政府对家庭教育的政策投入、财政投入和人才投入,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和协同育人的财政保障体系。以提高农村家长教育能力为核心,重点发展乡村家庭教育,做好公共家庭教育服务。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中的最短板,要动员各种力量,以家庭教育为抓手,整体提高乡村教育水平,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
建立立德树人的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制度保障和资源保障机制。教育评价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教育供给评价到教育需求评价,以需求定发展,实现教育评价多样化、个性化和现代化,让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和成就感;二是要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实现从基于经验到基于数据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模式、策略与方法;三是要面向未来,实现从封闭的自我评价向开放的社会参与转变,更多地考虑满足未来社会需求;四是转变单一主体的评价机制,适应督导机构改革的现实,培育和发展第三方评价机构,运用技术和市场的力量补足教育督导评价的短板。
中国义务教育是世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义务教育的重要影响力量。为适应经济社会日益全球化的趋势,助推 “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义务教育必须更加积极地加快国际化进程,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教学事务。一要进一步扩大参与PISA测试的省份,2021年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PISA)的省份争取扩大到10个省,2024年达到20个省,2027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全部参加。通过参与国际测试,彰显中国义务教育特色、成绩与竞争力。二要积极参加国际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制定工作,稳步推进为英国中小学编写数学教材工作;建立更加开放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提供教材、培训方案和直接培训等多种形式,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更多教师。三是各级推进中国义务教育评价模式的国际化,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研究中国教育发展道路、理论与模式的重大问题,国家、地方、学校、教师和学生齐心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注释:
①周朝时代就有 “天子视学”的制度;唐朝著名学者孔颖达解释道:“视学误用考试学者经业。或君亲往,或使有司为之,非天子大礼也。”我国清朝时就建立了视学体制;1919年,民国时期将视学改称督学,专职督察指导学校;1935年,民国教育部颁发 《初等教育辅导研究办法大纲》,要求各省市组织省、市、县三级初等教育研究会,研究小学行政、课程、教学方法和训育方法。1941年,延安建立了中央研究院中国教育研究室,同时建立了中心学校辅导制度。解放后,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 《中学暂行规程 (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 (草案)》要求建立教学研究组,基本建立了省、市、县(区)级教学研究组。1957年,教育部颁发 《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从法律法规上确定了教研组在中国中小学教育质量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教研组进入专业化发展阶段。此后,中小学教研组建设更加完善。2001年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教研机构要充分发展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