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030600)
虽然牛羊养殖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但是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对牛羊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类型予以分析,并提出防控措施,以降低对牛羊养殖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牛羊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部分牛羊饲养者为了促使牛羊快速的生长发育,加大对牛羊饲喂量,但是这种行为会导致牛羊排泄量的增加,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处理,牛羊排泄物不仅会发生沉积、渗透,污染周围的土地以及地下水资源,还会滋生细菌或蚊虫,导致饲养环境的恶化,容易引发疫病的流行,不利于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牛羊养殖过程中,由于其本身携带膻味,散发不良风味,此外,如果养殖管理者没有制定科学的清洁制度,也会引发气味增重,扩散,导致养殖区域周围的空气污染。而且,如果养殖管理者在饲养过程中不注重通风透气或者饲养密度过大,也会导致圈舍内部空气污染,还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以及其他疫病的传播流行[1]。
1.3.1 饲草料管理不当引发的环境污染
牛羊饲养过程中主要的饲料成分是草料,如果养殖管理者没有进行科学的估算,很容易导致饲草料储藏量过多,不仅会引发资源浪费,若存储不当还会导致饲草料的腐烂,吸引蚊虫的同时还有引发牛羊中毒的风险。
1.3.2 其他动物进入导致的环境污染
如果养殖场没有严格的封闭管理,附近的其他动物尤其是流浪动物如果可以进入养殖区域,将会带入大量的病原体,增加了牛羊养殖过程中被感染的风险。
建立健全相关的养殖管理制度是控制牛羊养殖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问题的基础措施。养殖管理者应根据当地环境保护情况,结合自身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覆盖养殖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制度,例如排泄物的处理、卫生清洁制度、饲草料管理制度以及养殖区域消毒管理制度等,以期从制度上保障牛羊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管控。此外,各级养殖管理行政部门还要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情况,并定期向养殖户进行宣讲普及,促使养殖户形成防控污染问题的内在意识[2]。
有机健康的饲草料从源头杜绝了农药残留,能够有效解决饲草料带来的一系列污染问题。养殖管理者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养殖场内的牛羊品种以及年龄等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有机饲草料。同时,养殖管理者在面对不同种类的饲草料时,还应当学会鉴别饲草料的质量以及适用性,如饲草料中包含的营养成分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等,以此实现科学搭配,从而达到在牛羊养殖过程中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
导致牛羊养殖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养殖管理者缺乏相应的养殖专业知识,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管理思维,没有掌握解决牛羊养殖过程中环境污染的科学方法。同时,部分养殖户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产生,而环境污染防控过程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这就导致部分养殖户选择性的忽视对环境污染的防控。因此,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养殖户进行科普培训,提升养殖管理者的环保意识,推广先进的养殖管理办法[3]。
养殖管理者在树立环保意识的同时,还应当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不断完善养殖管理制度,尤其是卫生消毒管理制度,定期清理圈舍以及牛羊的主要活动场所;及时清理牛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集中收集后进行堆酿或发酵等处理,或交给专业的公司进行处理,降低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在牛羊养殖过程中应根据其生长阶段进行分群饲养,在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分圈,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圈舍内应当设有防寒保暖设施以及通风辅助设备,保持圈舍内温度的相对稳定,通风流畅,清洁干燥;定期对牛羊进行清洁,一方面可以防止吸引蚊虫,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体味带来的气味污染;定期对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器具(如饲料槽、饲水槽等)进行清洁消毒;对于患病的牛羊应远离生活区以及畜牧区域进行隔离治疗,病死的牛羊应当进行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方式进行处理,防止疫病传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