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视角下学校管理创新探究

2020-12-18 12:24胡亚兵
中小学校长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文心理制度

□胡亚兵

在新形势下,学校管理需要从现实情况出发,秉持“以人为本”原则,制订契合性更强的规章制度,开展各项趣味性活动,从而确保教育教学活动顺利推进,有效发挥学校管理职能。若要顺利达成学校管理目标,必须从人文关怀视角出发,对学校管理的各项措施进行升级处理,从而适应当前课程改革需求,践行“新课改”精神。

一、制度的制订需要彰显人文特点

制度是思想的凝结、文化的载体,更是管理原则和方法的具体体现。学校规章制度的制订需要讲究科学的方式与方法。在制度的制订过程中,校长要发挥积极的作用,特别是需要采用民主方式,引导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制度制订之前,可以搜集师生的意见与建议,以此为参考,制订具体的相关制度。这样的制度才具有可行性,才能更好地为学校管理服务。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中营子小学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师和学生,校长从制度的制订着手,展开深度挖掘。为了彰显制度的民主特性,校长在教职工大会上广泛呼吁,将制度的制订权力交给全体教职工。在校长的鼓励下,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被激活,积极、主动地进言献策。比如,有的教师建议,班主任可以弹性坐班,考评量化时适当倾斜。面对教师提出的建议,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并且进行梳理、归纳,合理的建议成功地融入学校管理制度。制度存在刚性特征,但在制订和执行过程中,必须彰显人文特点,需要充分地考虑教师的实际情况。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充分体现制度无情而人有情。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由此促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竭尽所能,从而为学校管理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风的形成有赖于制度的完善。制度的制订是一方面,而制度的执行则格外关键。制度执行的过程是检验制度的过程,因而必须增强制度的执行力。若制订出科学、有效的学校管理制度,但执行却很不到位,则制度的效度就难以获取发挥。因此,必须坚决执行学校管理制度,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矫正与完善。

二、心理的疏导需要体现人文属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种新思想层出不穷,带来巨大的思维冲击,由此大幅度地提升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在学校管理中,上述的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学校是学生和教师集聚的场所,师生、生生相互交往,容易产生各种矛盾,心理问题更易显现出来。教师与学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心理特点却存在显著的差异。教师是学校管理活动的组织者,从事繁重的教育教学和教研等各项工作,身体和心理都会承受巨大压力,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学校教育的对象亦有特殊性,学生年龄尚小、依赖性强,缺乏学习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指导。面对上述的现状,需要学校适时地进行干预,及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中营子小学所处地区偏远,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师资队伍不很稳定。一些年轻的大学生到校之后,往往心理会产生严重的落差感。教师是学校管理的关键因素,若教师心理产生了问题,学校管理的效度亦会受到影响。因此,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领导班子经常与教师交流、探讨,努力为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关心年轻教师的生活。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学校师资队伍逐步呈现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农村小学中学生中的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很多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甚至常年不回家,因而学生难以感受到母爱、父爱,性格往往会变得孤僻。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上述问题,每学期都会聘请心理专家,前来给学生作专门讲座,由此促使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教给学生情感宣泄的途径和方法。通过采取诸多措施,促使学校师生心理健康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学校借助语言或其他方式,帮助教师和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由此化解思想上的诸多问题,从而确保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更加健康、和谐。在对师生进行心理疏导时,必须从师生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入手,进行有效的矫正与完善,其中心理讲座、个别指导等都是重要的方法。

三、活动的设置需要融入人文关怀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要求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都必须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全面和健康发展为核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学校的作用和特色,增加学校管理的实效性。学校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人的管理。既然是对人的管理,布设针对性的活动,就显得尤为关键。这里所说的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针对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研的活动;二是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特色活动。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活动不是自然生发的,需要学校进行引导。若学校不能发挥组织和激励作用,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活动就不可能发挥很好的效度。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学校从宏观视角出发,广泛开设各项教育教学和教研活动,由此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能力提升。

学校领导需要发挥聪明、才智,从师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入手,有效地开展学校管理的各项具体事务。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若想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则如何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就会显得极为关键,因而学校需要强化集体教研活动。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中营子小学教师学历不高、年龄偏大,但却存在天然的比较优势,即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学校领导充分利用上述的方面,加强集体备课,甚至将每周三下午一二节作为“集备日”。通过“集备”,教师进行相互交流、探讨,由此利于明确教学方法,快速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乡村小学的硬件设施比较简陋,举办活动的形式受到限制。但学校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的有利条件,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布设趣味化、富有农村特色的活动,使学生思想受到熏陶、情感得到升华,从而提升学校的热爱度,缩减学生与教师间的情感距离。

同时,涉及学生的活动布置和设计亦极关键。在小学阶段,学生显得活泼、好动,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这是在学校管理中实施思想渗透活动的前提条件。在趣味化的游戏活动中,学生的收获和启迪异常丰富,由此促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四、文化的渗透需要凸显人文价值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会伴随学校的发展而不断升级。校园文化的内涵异常丰富,既包括一些学科的知识,还会涉及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价值观念培育的文体活动。校园文化的广阔性、深刻性和人文性要求学校管理必须从多重视角出发,需要着力建设书香校园、文化校园。当前,文化建设已经进入学校管理的范畴,但大部分学校的文化建设尚处于较低层次。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人物,校长需要革新思想认知,积极将学校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渗透到学校管理中来,从而充分地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养成作用。

文化渗入学校管理,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进行系统规划。学校要从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教学因素着手,展开学校内外的融合创新。发展的环境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作用。当长期处于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的素养就会得到快速提升,举手投足间就会显示出文化的品位。学校需要注重文化课程的实施,由此让学生在课堂内把握文化的精髓,最终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实现学生素质修养的发展与“蜕变”。

文化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学校领导需要深知上述方面。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中营子小学是一所乡镇小学,受学校的地理位置和性质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并非很高,师生对文化存在极大的现实需求。基于此,学校从环境营造和课程设置方面着手,进行文化的引导与渗透。因此,行走在校园,到处可见张贴的名人名言、意蕴深刻的故事。在课余时间,学生都能受到文化的熏陶与感染。设置课程时,学校亦格外关注传统文化的渗透,每个星期都开设传统文化讲座。此外,学校尚经常举办相关活动。由此,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度,从而逐渐地形成学生的文化素养。

猜你喜欢
人文心理制度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心理小测试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心理感受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某些单位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