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明,杨占清,郭 斌,唐 博
(吉林大学 动物医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2)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组胚)是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动物等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之一,是动物解剖学的延续,也是以上专业学生继续学习生理、生化、病理解剖等课程的必要基础。但长期以来,吉林大学动物组胚学科存在着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不足、教法单一、实践环节少等问题。为适应新形势下学科发展和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多年来吉林大学动物组胚教研室围绕动物组胚精品双语课程建设与实践,着力进行了课程和教材建设,在师资队伍、教学大纲、教材专著、实践环节、网络平台等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有力保障和提升了教学质量。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 ,以资同行借鉴。
通过课堂问卷调查和调研积累相关资料,初步制定教改方案。在多年教学积累的基础上,动物组胚教研室出版了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1]、动物比较组织学[2]等教材专著,修订了教学大纲,还编写了动物组胚实习指导等校内教材。
根据调研结果完善研究方案,采取分项研究、交叉研究和平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教改研究和实践。这一时期由于专业增多,着重进行以下改革:制定和修订教学大纲;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精品双语课程建设;增强实践环节;交流提高。2006-2007年完成了吉林大学教改课题“动物组织切片制作与染色”,并获2008年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影视教材类三等奖;2008-2010完成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基础兽医学课程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3],并对双语教学的阶段性成果也进行了总结[4]。
基于以上进展,2013年教研室申报了吉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并成功获批。此外,为动物医学-卓越农林人才拔尖培养计划专业开设了动物形态学实验课程,修订了2015版教学大纲。主要以吉林大学2014、2015级动物生物技术和2015、2016、2017级动物医学-卓越计划专业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进行教改实践,形成并完善了动物组胚精品双语教学模式。
在2004-2006期间,动物组胚教研室一度只有2名教师,既没有较强的学科带头人,也无必要的教辅人员,只能完成基本教学任务,遑论教学改革和学科发展。
在以前的教学中,虽然教师精心备课,但由于教学手段仅限于PPT和板书,方法单一,学生往往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效果欠佳。另外,实验课仅限于标本切片的观察绘图,缺乏动手制作、观察自制标本等实践环节。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平台是21世纪教学不可或缺的条件。由于经费、人力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本课程2007年以前一直未建立网络平台。
动物组胚是动物解剖学显微镜下的延续,主要阐释动物机体的微细组织构造及发育过程。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知识点琐细、无规律,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另外,一些由科技人物命名的名词术语容易混淆,不知其来龙去脉。
以前所用教材是2003年出版的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2]。随时间推移和学科发展,其内容和编排表现出一定不足,内容仅限于传统组织学,处延不足,特别是对各章节的前沿动态如干细胞、粘膜内分泌、粘膜免疫、转基因克隆动物等缺乏介绍,未达到对学生向学科前沿引领的要求,亟需重新修订。
长期以来,受师资、经费等条件所限,本课程的教学仅局限于传统方式,即单纯中文PPT+板书+切片观察和绘图。任课教师没有机会、时间和经费到国内外一流院校交流访问、学习先进经验和授课模式。因此,对于如何将本课程建设为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缺乏经验和模式。
2006年以来,通过学科、系、院、校逐级协调,先后引进高端人才2名,补充教师3名、教辅人员1名。加强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培养双语后备力量,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和梯次配置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自本精品双语课程建设以来,教研组成员采用中/英文PPT+板书预案+问/抢答+录相等多种方式,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课堂教学,有效地解决了教学效果欠佳的问题。为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教研室还开发了组织化学与切片技术、动物形态学实验等选修课;建设共享型显微互动室、组织切片室,教学生用安乐死法处死小鼠,经取材、固定、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制作标准组织学切片;开展冰冻切片制作、免疫组化染色等实验内容。最近,教研室正在修订2018版教学大纲,拟将一些特殊染色如过碘酸希夫反应、油红O染色、甲基绿-派洛宁反应等也开展起来,丰富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固化和升华,提高教学效果。
2007年教研室开发制作了动物组胚精品课程网站,开辟多个栏目,初步建成教学网络平台,为后续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本课程获2007年吉林大学精品课程,2008年吉林大学双语课程,2013年吉林省省级精品课程。2017年教研室又升级了本课程的中文网络平台,创建英文界面。 通过精品双语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提高本学科对国内外学生的吸引力,扩大国内外交流范围,提高教学效果和本学科知名度。
鉴于本课程中大量名词术语均来自首次发现者,主讲教师特地将这些科技人物的小传及相关科技史以小故事形式呈现给学生。此外,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还将相关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介绍给学生。从反馈来看,学生对这些科技史、科技人物、诺贝尔奖获得者心驰神往,极大地调动了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增强了课堂趣味性。
在多年教学积累的基础上,教研室编写了实验动物配子与胚胎实验操作技术[5]、动物形态学实验指导[6]等教材。2013年成功申报吉林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1];同年联合全国18家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人员对该教材内容进行修订,成功入选科学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并于2014年出版发行,取得良好效果[7];2017年该教材再次入选科学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目前正在修订中。为了让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了解相关前沿动态,在完成大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根据动物医学-卓越农林人才拔尖培养计划、动物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思想活跃、英语基础好的特点,下载相关前沿文献并上传至班级群,布置学生课后阅读并在课堂上给予简明点评,引领学生了解相关前沿进展,如组织工程、细胞工程、干细胞治疗、诱导多能干细胞、黏膜免疫、肠道菌群、转基因动物克隆等。
为学习一流院校的相关经验,近年来教研室有4人次到美国衣阿华大学、密苏里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日本北里大学等院校进行为期1年以上的交流访问,1人次在日本北里大学进行短期访问,2人次参加美国生殖生物学年会并以壁报形式交流了教改成果并发表于Biology of Reproduction增刊[8-9]。这些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为动物组胚精品双语课程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教学中,改革单纯中文为载体(PPT、板书)的教学方法,在课程网站建设基础上,将专业英语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制作了精美、简洁、图文并茂的全英文课件,设计了中/英文板书预案,力求将主要名词术语的英文名称及其解释[10-11]准确传递给学生。从而在体现专业课程教学特色和针对性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使本课程的教学更好地适应新世纪研究型、“双一流”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是率先在吉林省内建立了动物组胚精品双语课程(含实践条件),为省内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示范作用,省内相关院校的本学科相关教师曾多次来参观学习。
二是创建了动物组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和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教研室通过丰富教学手段、改善实践条件、开发实践环节、建设网络平台、增加人文教育、建设教材体系等举措,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与大学生创新实验相结合,建立了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创新实践机会。教研室还认真研究了本课程的考核体系,确定了笔试试卷中英文题目的形式、数量、所占分值比重等,建立了有10余套双语试题的考核题库。
三是打造了一个在国内具有较高水平的动物组胚学科和一支有发展后劲的教学团队。通过本课程的教改实践,本学科组无论是在精品双语教学,还是在科学研究方面,都进一步向国内同类院校本专业的前列迈进;建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较高、研究方向明确的教学团队。
围绕动物组胚精品双语课程的建设和实践,教研室先后承担吉林大学和省级教改项目9项、发表教改论文6篇,出版教材专著7部,获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影视教材类三等奖1项,获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吉林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吉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荣誉5人次。2010、2011年教研室派代表分别参加了第43、44次国际生殖生物学学术年会,以壁报形式与国际同行交流了教改成果和经验,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和好评[10-11]。教研室联合其他院校主编的教材专著已被国内10多所同类院校多次使用,获得师生认可。2003年出版的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1]和2014年出版的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二版)[7]已被多所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本科生使用,受到广泛好评。此外,经过多年的积累,教研室制作了精美、简洁、图文并茂的中英文PPT课件,不但受到学生好评,而且被相关院校同行教师借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