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虎
(甘肃省和政县经营管理站,甘肃和政731200)
和政县处于青藏高原与西北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全境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年日照为2457h,土壤主要以黏土、壤土为主,地势多为山坡地,排水良好,≥10℃的活动积温1836℃左右,无环境污染,适宜马铃薯生长。
马铃薯是和政县的主栽农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深加工技术的逐步成熟,商品薯需求量激增,成为了和政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又一渠道。梁家寺乡、陈家集乡、达浪乡、三合镇、三十里铺镇、马家堡镇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尤其是梁家寺乡成为了马铃薯的主产区,马铃薯也成为了该乡农民增收的“金蛋蛋”。
1.2.1 区位优势明显 和政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地带,年降水量为650mm左右,梁家寺乡、陈家集乡、达浪乡、三合镇、三十里铺镇、马家堡镇等马铃薯主栽区土质疏松、耕地排水良好,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生长。
1.2.2 商品品质优良 和政县生产的薯块口感醇厚,淀粉含量高,且马铃薯与其他作物的融合性好,烹调手段多样,消费者的认同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特别是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提出,给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成为了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马铃薯市场不规范,质量参差不齐,购销信息渠道不畅通。二是种植品种单一,品种更新换代进程慢,与消费者主食化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亟待加快良种化推广步伐。三是群众购买良种的意识不强,补贴政策不够完善,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四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旱涝保收能力不强。五是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普及率不高,产量提高幅度不大。
1.4.1 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已初步形成了梁家寺乡、陈家集乡、达浪乡、三合镇、三十里铺镇、马家堡镇为重点主栽区,各乡镇都有分布的良好格局。
1.4.2 销售渠道稳步提升 建成了多功能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电商销售平台,目前在和政县汇聚电子商务公司和和政县小麦加电子商务公司的带动下,各行政村相继建成了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
2019年和政县以梁家寺乡为引领,推广种植马铃薯1000hm2,陈家集乡、达浪乡、三合镇、三十里铺镇、马家堡镇共计推广1333.333hm2,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种植面积占各乡(镇)种植面积的2/5。2020年计划在梁家寺乡、陈家集乡、达浪乡、三合镇、三十里铺镇、马家堡镇推广3000hm2,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种植面积占全县种植面积的3/5,预计马铃薯产业可提高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3000元/hm2以上,产量可达45000kg/hm2。
通过政策引导、农技培训、资金扶持、合作经营、农商对接、网上销售等多种模式,鼓励贫困群众应用新技术提升马铃薯品质,增加单产和收入,创新思维模式,彻底摆脱只满足家用的传统观念,走上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2.2.1 建立补奖政策 从县情实际出发,制定出台《和政县产业扶贫1+3+5奖补办法》,对种植0.333hm2以上的贫困农户给予3000元以上的补贴,推动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商品薯的产量和品质,促进贫困地区农户持续增收。
2.2.2 合作社示范带动 要紧紧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社,让更多的贫困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进来,由合作社能人带头,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销售,提高经济效益,贫困农户通过分红增加收益。
2.2.3 大户承包发展 鼓励有发展意愿的能人、致富带头人承包农户土地,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把贫困农户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既可通过土地承包收入承包费,又可参与其中通过打工增加收入,实现双赢。
2.2.4 大力开展技能培训 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等培训项目,组织马铃薯种植户开展技能培训,从品种选择、种薯处理、地膜覆盖、膜侧栽培、种植密度、苗期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组织现场观摩学习,进行实地教学,加强对贫困户的思想引导和技术培训,更新贫困户的思想观念,做到扶贫先扶志,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马铃薯新品种引进。对于积极引进和种植新品种的合作社和个人,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补贴。二是对种植马铃薯0.333hm2以上的农户按照“1+3+5”政策,补奖3000元。三是对从事马铃薯收购、加工的企业和合作社,带动贫困户20户以上的按照马铃薯的收购量和加工量给予奖补。
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根据马铃薯产业精准扶贫行动方案,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做好技术推广,落实工作任务,推进马铃薯产业化发展。
紧紧依托农村“三变”改革的政策机遇,积极引导贫困户利用自有的资源、资产、资金(含帮扶资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和政县扶贫开发公司,分红增收。积极向上级保险部门申请将马铃薯纳入保险险种,降低自然灾害损失,增强农户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成立技术服务指导小组,根据马铃薯田间管理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技术服务,通过举办培训班、实地教学和观摩学习,解答技术问题,使科技走进农户家中、走进田间地头,让困难群众从科学技术中得到更多实惠。
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互助社+贫困户”“电商+贫困户”等多种扶贫模式,引导扶持马铃薯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建立网上直销平台,畅通销售渠道,以此促进脱贫攻坚,实现贫困县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