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慧,刘小娟,魏周全,莫 娟
(甘肃省定西市植保植检站,甘肃定西743000)
中华鼢鼠终年营地下生活,隶属啮齿目仓鼠科鼢鼠属,广泛栖息于黄土高原的农田地塄、地旁荒坡等处,无冬眠习性、滞育习性,具有明显活动周期,洞穴由老窝和洞道组成。洞道由朝天洞、常洞和取食洞(俗称食眼)组成[1,2]。中华鼢鼠食量大,食性广而杂[3],可为害多种种植作物。一般取食植物根系、农作物块茎、块根[4],有时将整株植株拖入洞穴,取食植株茎叶及种子,造成田间大片缺苗断垄[5]。冬季处于农闲时期,依靠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自然气候条件,冬季防治可有效降低鼠口密度,减少来年中华鼢鼠为害。
洞道被挖开后,中华鼢鼠就会推土封洞堵洞,将洞口堵死,然后另挖一通道将洞口两端衔接起来[6,7]。
中华鼢鼠对外界较敏感,外界稍有动静被惊动后快速逃至老窝。
随季节变化、生长的取食植物种类不同,中华鼢鼠从荒坡、林地向农田地塄、地旁草坡相互迁移。
冬季中华鼢鼠在老窝中越冬,但不冬眠、不滞育,在老窝取食储备好的食物过冬,直至冬末气温回升后出老窝为害。
各地中华鼢鼠防治以春秋季鼢鼠活动高峰期为主。春季,因中华鼢鼠在老窝中越过整个漫长冬季,储存食物将耗尽,造成食物紧缺,加之春季雌雄因交配而活动增加,且初春活动洞道离地表较近,取食洞及洞道新推出土堆易见,较易捕杀和毒杀;秋季,9月上旬开始中华鼢鼠为准备越冬食物,对外界敏感性降低,开始加大储食,活动频繁,新土丘开始增加,此时加强防治,能有效降低越冬鼠口密度,减轻来年为害[3,8]。
各地普遍采用的防治技术有利用农业措施,秋耕春翻、修建梯田、合理轮作倒茬、清除田间杂草;利用中华鼢鼠封洞补洞习性,人工捕杀、人工弓箭捕杀、人工地箭捕杀及近年在鼢鼠高发区大面积推广使用的LB型灭鼠管灭杀技术等;化学杀鼠剂因省时省工且防治效果好,被公认为是在短时间内控制中华鼢鼠发生的最有效方法,采用抗凝血剂大隆、溴敌隆等制作成毒饵,投放于洞道进行诱杀;通过保护和利用中华鼢鼠天敌,如鼬类、蛇等鼠类天敌进行生物防治[2]。
针对中华鼢鼠冬季不冬眠,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各地冬季气温低,最低气温多数地区在0℃以下,部分地区最低气温达-30℃,中华鼢鼠冬季食物紧缺,可通过低温、冬季土壤固结等自然因素有效防治中华鼢鼠,且冬季处农闲时期,将大大降低人工成本。
中华鼢鼠冬季均在老窝中越冬,无滞育、冬眠习性,老窝在距离地面50~180cm,有的甚至在200cm以下。冬季,于气温较低的傍晚时分,在农田地塄、地旁荒坡等处用电钻打眼开渠,寻找中华鼢鼠洞道,钻至鼠洞处,钻取鼠道上方土块,根据中华鼢鼠行走时留下的印痕,确定鼢鼠老窝方向,沿老窝方向多打几孔,亦可钻至鼢鼠朝天洞处,通过低温,使鼢鼠冷冻致死,且低温使洞穴内土壤快速冻结,阻碍中华鼢鼠堵洞。
准备干秸秆、干树枝、水分含量35%的树枝、水分含量35%的秸秆。
冬末气温稍回升,在地表解冻前,中华鼢鼠已钻出老窝,开始地下为害。用电钻开孔、开渠找洞,找到中华鼢鼠鼠洞处,以井两侧鼠洞连线为中轴,向下挖一直径40cm的朝天井,井底部低于鼠洞底部30~50cm。沿中轴垂直方向一侧15cm处再挖投料坑,坑底与朝天井底部同深。朝天井内距鼠洞底部15cm处再开垂直于朝天井、直径为15cm的投放洞,投放洞连通朝天井与一侧投料坑,井内点燃秸秆,覆上干树枝,烧至朝天井温度达90°以上、井底碳末5cm左右时,覆水分含量35%的树枝、水分含量35%的秸秆进行发烟。用铁皮覆盖朝天井顶部,并覆土盖实。在投料坑内,通过投放洞,将秸秆、树枝按干湿比1∶1放入朝天井内,持续发烟。因中华鼢鼠洞穴相通,燃烧所发的烟雾将沿鼠道蔓延至老窝内,中华鼢鼠将缺氧致死,且发烟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也可造成鼢鼠中毒死亡。
选择靠近农田地塄、地旁荒坡等处,电钻开孔找洞,找出中华鼢鼠鼠洞,并确定鼠道来路,沿鼢鼠来路的方向开孔至地势较高处(或朝天洞处),向洞穴内注水,因冬季表层土壤被冻结,鼠洞为很好的运水通道,水将沿洞道流至鼢鼠老窝,从而灭鼠。
制备毒饵:制备人员穿戴防护衣帽、口罩、手套,选择第二代抗凝血性杀鼠剂溴敌隆杀鼠剂10ml,取500g麦麸,食用菜籽油10ml,适量葱蒜末(或适量当归、党参、柴胡等中药材粉末),放于塑料袋中,加水适量,搅拌均匀,至毒饵湿润,用手捏成团,但不结块。
在冬末地表解冻前,中华鼢鼠已开始活动,于傍晚用电钻开孔找洞,寻找中华鼢鼠鼠道,确定鼢鼠来路,向鼢鼠来路一方的鼠洞内投放毒饵,并用土覆盖堵洞。冬季因食物短缺,鼢鼠饥不择食,冬末毒饵投放可有效防治中华鼢鼠。
冬季属农闲时期,人力充足,通过现代器械电钻打孔开渠,防治中华鼢鼠,投入成本低,能有效防治鼢鼠,降低鼠口密度,减少来年中华鼢鼠为害程度,确保农作物生长安全,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