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龙
(永新县永安中学,江西吉安 343400)
初中数学对学生来说,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当学生感受到学习任务的困难程度超过了自己的能力水平时,学习兴趣会下降,学习动力也会减弱。因此,教师要注意遵循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内部学习动机。兴趣是行为的源泉和动机,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只有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为优化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学生消极学习的态度和行为,让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通常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也因此下降。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渴望得到肯定和关注,也渴望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价值感。教师要注重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满足学生内在的精神需要。通过赞赏式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肯定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赞赏式教育需要教师围绕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赞扬和鼓励学生,尤其对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不但要发现他们在班级排名中的进步,还要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与积极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和思维方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先给予肯定,再指出不足,这样学生容易接受。教师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对数学教学活动抱有偏见,这可能是以往的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失败经验所造成的,相对于人文类学科来说,数学知识点更具有抽象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弱。因此,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认识过于片面,或者过于极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情,尊重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设定综合目标和安排好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水平。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尽其所能地利用课堂时间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却发现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原因在于这种“填鸭式”教学,学生无法在45分钟内完全接受教师讲解的所有知识,这就难免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学生在认知方面会感到非常疲劳,学习效率也会下降,学生没有参与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不够清楚。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设备是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观性、即时性等特点,能够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整合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要充分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结合,从联系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因此,教师要用系统化的思维设计和组合课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设计互动环节,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数学的知识架构体系,学生也更容易掌握系统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和需要,教师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内部学习兴趣和动机,需要尊重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好奇心。
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教师不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局限在教材之中,要拓宽学生的视野,满足他们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数学的欲望。因此,教师应定期为学生创造教学环境,在设置条件时应兼顾学生,促使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具有探索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研究学习。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在探索和积累的过程中提高自信心,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更强的学习动力。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是非常必要的。教师无论安排什么样的练习活动,都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并且要关注到全体学生的反馈,让他们注意自己在整个班级中所处的位置,提高他们的上进心,同时也要关注个别基础稍弱的学生,给予他们一些个性化的反馈,帮助学生加强数学学习,促进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和积极的学习品质。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及学生学情来控制学习内容的难度,同时综合设定数学课程。教师在准备课程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水平来分析学生的学情,分析教学任务的特点,做好测验和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设置出更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从系统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使初中数学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