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甘肃省民勤县水务局,甘肃民勤733300)
人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的心理、生理和能力3个方面。其中,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影响最大的是能力上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从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于知识技能、应变能力不足及无证上岗等导致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从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熟悉操作规程,没有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违章指挥、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无视安全法规而导致的不安全因素。
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包括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材料、机械设备存在质量缺陷,施工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安全防护不到位,作业方法不当,施工材料放置方法不规范;施工现场无安全防护、安全警示标识;从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劳动防护用品质量不过关等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
一是施工技术方面。把不成熟的施工技术、工艺直接用于项目施工之中,主要单项工程无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没有配套的安全防护措施等。二是安全教育方面。对参建人员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参建人员无证上岗等。三是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安全措施监管落实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安全资金投入不足等。
水利工程往往建在山谷地区,地形较为复杂,为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项目管理者必须针对项目所在地的施工环境对不同的项目、工种提出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全企业、全员、全过程抓安全的氛围还没形成,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培训教育跟不上,职责不清,制度不健全,安全措施费用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投入不足,全员安全意识不强,抓落实的力度不够等,以上这些问题在施工企业普遍存在。
施工管理人员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隐患及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侥幸心理。
由于安全生产措施费用的不足,导致各项安全措施无法落地实施。
缺乏有效的安全运行机制,绝大部分施工企业虽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但纸上谈兵的多,落实的力度不足,没能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安全运行激励机制。
虽然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配备齐全,但接受过系统安全专业知识培训的人员并不多,加之平时缺乏安全应急救援演练,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完全适应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
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形同虚设,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不清,导致许多制度、措施不能很好地落地生根。出了问题推诿扯皮,推卸责任,不能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问题。
项目开工前,参建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走过场的多,导致参建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违章指挥、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经常发生,安全事故频发。
应从组织、制度、技术、投入和信息等方面确保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安全。
组织保证体系是负责施工安全工作的组织系统,主要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机制。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现场设置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足额的具有相应资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实行目标管理。
制度保证体系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的岗位管理制度、措施管理制度、投入与供应管理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4个方面,为安全生产各个环节提供制度支持与保证,用来规范全体参建人员的日常行为,约束参建人员按章指挥、依规操作、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也是项目经理对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实施监管的重要依据。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基础,关键是要抓好落实。
技术保证体系由安全保证技术和安全保证管理组成。在农田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者必须根据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工种分别提出不同的切实可行的安全保证技术,以此来指导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
投入保证体系是为确保施工项目安全生产要求施工企业必须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发挥其投入效果的保证体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水利施工企业必须按合同要求足额投入满足本项目安全生产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材料和资金,并对其使用实行监管,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信息保证体系主要包括相关的文件信息、标准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施工状况信息和事故信息等。要求各类信息准确、可靠、翔实,以便项目管理人员通过分析各类信息,查找项目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
一是做好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员工系统学习安全管理基础知识。二是在全体员工中广泛开展典型案例教育,在案例中吸取教训。三是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提高全体员工的应急救援能力。四是做好新员工的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五是做好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用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技术措施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及使用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奖罚和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及岗位标准化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工程安全措施“三同时”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应急救援、调查处理、档案管理制度等。再好的制度若不抓好落实,就是一纸空谈。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者必须加大制度检查落实力度,严禁“四无”施工;对于安全事故的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严格按制度规定处理,不姑息、不迁就,以制度的威慑力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
足额的安全措施费用投入是保证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的基础。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为项目管理者提供足额的安全措施费用,并对费用使用加强监管,做到专款专用。一是安全措施费用要及时拨付。二是“安全三宝”必须落实到位。三是安全警示牌、安全操作规程必须悬挂在醒目位置。四是加大检查力度。安全措施“三同时”制度未落实的,不准开工建设,安全隐患未整改的,禁止复工,将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水利施工企业到各级管理层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施工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企业法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实践证明,凡是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各级管理层就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且职责明确。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就会采取积极的措施,工伤事故和职业疾病就会减少。所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层层传导压力、强化安全责任、降低安全风险的主要手段之一。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大数据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从大量的安全生产数据中寻找事故发生的规律,从而对症下药,预测未来,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同时,大数据在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和明确安全责任方面也可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企业和企业之间可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企业内部可通过大量的安全生产信息数据的分析,找到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管理重点和方向,及时制定措施,查漏补缺,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将直接影响项目效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生产并非不可控,只要项目管理者高度重视,心中装着安全,坚持以人为本,对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安全警钟长鸣;社会、政府监管部门、企业齐抓共管,人人重视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预防措施得当,安全制度健全且落实到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依规操作,安全风险就一定会降到最低,项目安全生产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