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视野下中国石油进口的人民币结算

2020-12-18 00:03冯光长城钻探工程公司
营销界 2020年17期
关键词:卢布沙特国际化

冯光(长城钻探工程公司)

概况

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外汇储备也在不断的增加,人民币币值一直比较稳定,而且有升值的趋势。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过程中,人民币的使用规模在不断增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结束以后中国同八个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而且允许境外的部分机构用人民币对境内银行之间的债券市场进行投资。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这个问题,很多人认为只有当国内金融市场比较健全、国际贸易积累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人民币才有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资格,才可以当成国际金融市场里面的借贷以及投资货币。这些观点认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一个漫长的阶段,短期内人民币无法取代美元的国际地位。

然而,国际货币的多元化趋势是一直存在的,而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把人民币当作贸易结算货币是其不可缺少的阶段。2009年,中国石油进口量位居世界第二,将来的油气进口量仍在不断增长,而美元是石油贸易计价和结算的货币。俄罗斯是世最大的油气生产国之一,它曾经想凭借资源优势把卢布作为石油进出口结算货币,从而让卢布得到振兴。我国作为重要的油气进口国也可以凭借自身重要的买方地位来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做出相应的贡献,这个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对于不用美元来进行石油贸易结算,这一问题有一定的敏感性,因为美元的国际地位与其作为石油贸易结算货币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Kelly认为人民币并不具备当作石油和其他初级产品标价的条件,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这些观点对于很多人产生了误导,因为石油等初级产品用美元来结算跟用其他货币来结算并没有明显冲突,毕竟伊朗在石油出口的时候也会用日元和欧元来结算。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没到发达阶段就放弃通过自身重要石油气进口国的地位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机会。本文对中国油气进口来源国用人民币结算的意愿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来探索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国际货币体系与石油结算货币的多元化趋势

(一)美元是唯一结算货币与牙买加体系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美元就成为石油贸易的唯一结算货币,因为有“不可动摇协议”的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消失以后沙特承认了美元是石油唯一结算货币的地位。美国向沙特提供军事支持,沙特在欧佩克中的影响使得其他成员国也接受了美元作为石油贸易唯一结算货币的事实,也推动了其他初级产品贸易的美元结算。现在“美元黄金本位”由“美元石油本位”代替,“牙买加体系”时代正式开始。美国在当时世界石油市场中的地位使得它能和沙特达成协议,即使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也能够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心立足,因为从1970年开始美国的石油消费占到了世界总量的1/3,而且它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

(二)美元贬值和石油结算货币多元化的趋势

从2002年开始,美元一直在贬值。从2002年到2008年贬值幅度达到了25%,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元的贬值速度更快,虽然偶尔有所反弹但是贬值的总体趋势并未改变。美元的贬值虽然使石油出口国获得了更多美元,但是以往的石油美元资产却遭受到了减值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石油出口国希望用非美元进行石油贸易结算,伊拉克、委内瑞拉等开始使用欧元和日元进行石油结算。

(三)俄罗斯凭借其重要石油出口国的地位开始推进卢布国际化

让本国货币跻身国际货币的行列式是很多国家的追求。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外汇储备已经位列世界第三。经济实力的增强让俄罗斯的大国意识再次萌动,复兴卢布的目标逐渐确定。俄罗斯的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都非常丰富,2007年10月份俄罗斯建立圣彼得堡石油交易所,其结算货币为卢布。俄罗斯政府希望把这一石油交易所办成世界第五大石油交易所,这也是普京卢布振兴计划的重要步骤。俄罗斯推进卢布的国际化挑战了英美石油定价权。

(四)中国在全球石油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9年,中国石油进口量位列世界第二,预计2030年中国对石油的进口依存度要达到80%。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买方地位和进口量使得人民币成为石油贸易结算货币的可能性又提高了不少。

对主要进口来源国的实证分析

中国的石油进口来源一开始的时候比较分散,现在则有着逐渐集中的趋势。最近几年,中国从十大进口来源国进口石油的比重已经达到了75%以上,而从沙特、伊朗、俄罗斯、苏丹等六个国家进口石油的份额达到了总进口份额60%以上。对于中国石油进口用人民币结算的可行性,我们可以通过对这几个石油进口来源国进行分析就能得出大致的结论。十个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国在结算货币使用方面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苏丹和伊朗,它们是美国敌对国,不能用美元结算也不会支持美元的结算地位。第二类是俄罗斯、委内瑞拉、巴西,它们虽然使用美元结算,但也在寻求其他的结算方式。对于这一阵营的国家,中国的市场地位和人民币使用的便利与否在它们接受人民币结算的意愿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第三类是利比亚和沙特,它们与美国的联系比较密切。第四类是刚果、安哥拉和阿曼。它们虽然受美国的一点影响,但是与美国的关系不是盟友也不是敌对。如果经济因素能够抵消政治因素的影响,那么它们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说,当前有用人民币作为石油贸易结算货币意向的国家有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苏丹、巴西等,中国是他们的重要石油贸易国,中国可以从这些国家入手来推动石油贸易的人民币结算。在其它几个国家当中,阿曼对于石油贸易中用人民币结算接受的可能性较大,沙特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和美元贬值的情况,也有可能在对华石油出口中用人民币结算。安格拉受美国市场的影响对于石油贸易用人民币结算接受的可能性有限。利比亚受美国的影响较大,刚果、安哥拉同样也是如此,它们接受石油贸易的人民币结算可能性较小。

中国推行人民币结算石油面临的系统阻力

(一)美国因素

人民币要和欧元一样在石油贸易中成为结算货币,必然对美元的霸权地位产生挑战,美国对此必然会持反对态度。

(二)俄罗斯因素

如果中国增加在石油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比例,那么必然会对卢布产生竞争。俄罗斯一直在购买前苏联地区与能源有关的资产来增强其中亚油气生产国的影响,以此来配合卢布国际化战略。当前,中国对俄罗斯的贸易仍是顺差,随着中国在俄罗斯油气进口量的增长,将来呈现逆差态势并输出人民币的可能性较大。到那个时候,人民币同卢布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三)中国自身因素

对于中国的石油进口来源国来说,除了俄罗斯以外它们对中国的贸易都是顺差,中国只有为人民币提供回流渠道,那么这些国家对于石油贸易中用人民币结算的接受才会更加顺畅,毕竟人民币现在还不是真正的国际货币,还没有媒介货币和储备货币的职能。不过,要为规模巨大的人民币提供有效的投资机会在短期内的实现并不容易。

结论

中国凭借自己在石油贸易中的买方地位,让人民币结算在石油贸易中变成现实,从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对于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等国的石油贸易可以加大人民币结算规模。对于伊朗、沙特、苏丹等国家可以加强沟通,寻找石油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出路。对于安哥拉、利比亚等国则不必进行考虑。当前,在石油贸易的人民币结算中,人民币的回流渠道已经成为最大阻碍。对于有可能接受石油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国家,中国要针对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加大与其经济贸易力度,满足这些国家的国内投资需求。此外,还要为俄罗斯之类比较发达的国家提供投资机会,只有这样它们对于石油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接受的可能性才会大幅度提高。随着A股市场的开放,人民币在石油贸易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道路。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中国政府和企业应该尽快达成共识,通过政府职能部门来推进相关事宜,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猜你喜欢
卢布沙特国际化
Ma'aden在沙特的新氨厂开始商业运营
聚焦港口国际化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沙特恫言抛售数千亿美债券
在莫斯科感受卢布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