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丽
摘 要:苏轼《和陶贫士七首》与陶诗原作在对待生死的态度方面、语言风格方面、诗歌主题内涵方面存在异同。人生遭遇的相似和对儒道思想的融合是两者相同性与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苏轼;陶渊明;《咏贫士》
苏轼真正和陶诗始于被贬惠州的前两年,他仕宦生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人至晚年却是人生最低谷。在惠州期间是他和陶诗创作的高峰,和陶让他找到了一个情绪的释放口,让他对人生有了重新的思考。在读陶诗时他找到了自我,也找到了精神知己,从而做了一百多首和陶诗。在苏轼与陶渊明所处的生活情境相似,或心境相似时创作了《和陶贫士七首》,本文将从此组诗出发,探讨其与陶诗之异同及其原因。
一、对待生死态度之异同
陶渊明在苏轼心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说陶渊明就是苏轼的精神支柱。在两者的诗中对于这一思想都有体现,两者都带有达观的精神风貌,比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苏轼云:“百年六十化,念念竟非是。是身如虚空,谁受誉与毁。持酒未举杯,丧我固忘尔。倒床自甘寝,不择菅与绮。”
所不同的是苏轼心目中对陶渊明所推崇的那般超越生死与陶渊明实际不一致,苏轼对陶渊明的赞同带有丰满化的倾向。陶渊明《咏贫士》的第五首写到“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这里虽然说的是阮公、袁安两人的情况,但是也可以用来说是诗人自己的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的内心里对待安贫和求富仍然存在着斗争,这也足以证明他并没有超越生死。但为什么苏轼要将陶如此理想化呢?通过《和陶贫士七首》“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可以看出苏轼一方面在追求精神解脱,另一方面在历史人物中追寻精神伴侣。而陶渊明就是苏轼所要找的那个人。
二、语言风格之异同
《和陶贫士七首》与《咏贫士》在语言风格上也有很多异同之处。正如刘熙载说的,“陶诗醇厚,东坡和之以清劲,如宫商之奏各自为宫,其美正复不相掩也”[1]。
“余尝评陶公诗,化語平淡而寓意深远,外着枯槁,中实敷腴,真诗人之冠冕也。”[2]这是李公焕在《笺注陶渊明集》说的。陶渊明的语言风格突出在“淡”,我们细细品味会发现平淡中见奇警,朴素中含绮丽是诗的魅力所在。而如《咏贫士》第一首前八句写日常景、物,所用的语言平淡无奇,但是其寓意内涵却是很丰富的。又如《咏贫士》的第五首寓理于情,写的说的虽是贫士,实际上蕴含着诗人深厚的感情。此首诗正如施补华在《岘佣说诗》说:“凡作清淡古诗,须有沉至之语、朴实之理以为文骨,乃不可朽。”其特色语言质朴自然,不修雕饰,却又令人深思。苏轼晚年的风格越来越趋向于陶渊明的平淡,正如他所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3]然而,苏轼追求平淡之作的典范就是《和陶诗》。《和陶贫士七首》中“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直抒胸臆,自然大方,但又不失其志向。又如“谁谓渊明贫,尚有一素琴。心闲手自适,寄此无穷音”,用平铺直叙的语言来说陶渊明的不贫,但其背后隐藏着苏轼对贫的思考和理解。
《和陶贫士七首》和《咏贫士》因为苏轼所体现出的旷达胸怀使得两者的风格有所不同。纪昀对两者的评价是:“极平淡而有深味,神似陶公。”[4]其实,苏轼在和陶中已经把自己的风格融入诗当中了,“心闲手自适,寄此无穷音”。从一个“适”字足以说明苏轼的思想和风格了,在平淡中透露着苏轼的旷达,其诗的创作是陶苏风格的融合[5]。
三、主题内涵之异同
在诗歌表达的主题上,两者有相同的内涵,即都表达了安贫乐道、固穷守志的精神理念。陶渊明的《咏贫士》第一章总说,用孤云和孤鸟来自比,抒发无知音的慨叹。第二章自咏,写贫困的生活境况:“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以“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来开启下面的章节。后五章分咏古代的贤达之士,他们都具有固穷守志、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这正是作者想要寻求的精神理念[6]。苏轼的《和陶贫士七首》,前三首咏的是陶渊明:“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后面四首写的是自己“贫居真可叹”的心境和贫困窘迫的生活状况。从整组诗来看,其生活状况和心理情景都与陶渊明十分相似,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也是相差无几。
然而,苏轼的《和陶贫士七首》与陶渊明的《咏贫士》所不一样的是:在安贫固穷的同时,苏轼常常追求的是一种“适”。这种“适”并非是沉浸享乐和无所事事的懒散,而是指对挫折与困境能够用达观超脱的心境去面对、去克服,从而在内心达到安宁和舒适:“心闲手自适,寄此无穷音。”《和陶贫士七首》反映了苏轼在仕途受挫,无法改变现实状况,通过和陶描写自己实际生活内容来寻求精神上的解救,以陶为精神偶像,从而求取自我的“适”。
四、苏轼和陶诗与陶诗异同的原因
(一)人生遭遇相似
陶渊明“大济苍生”的壮志在他青年时就已形成,可是由于当时门阀制度森严,加上不断动荡的政局,他的抱负和才华根本无从施展。在他当彭泽县令时逢督邮来县,他需束带迎接,本就有归隐想法的他仰天长叹“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便辞官走向田园生活,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他不管旁人怎么劝说他出仕,他都拒绝了,独善其身,洁身自好。“意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翔思远翥”[7]的豪情壮志早已成为过眼云烟。
苏轼与陶渊明一样,人生多磨难。45岁那年“乌台诗案”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一心要置苏轼于死地,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以从轻发落,贬到黄州,一住就是四年。后来元祐党争,他被远谪岭南。在他59岁又被贬惠州,62岁贬至儋州,直到65岁时才遇赦归来,前后六年一直处于被贬境遇。“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去世之前如是说道,这话就其政治事业而言当然是自嘲,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他在文学中的成就正是在这种逆境中建立起来的。如此可见,苏轼一生的遭遇与陶渊明十分相似,充满了曲折与坎坷。
(二)儒道思想的融合
苏轼和陶渊明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陶渊明的《饮酒》中“少年罕人事,游学在《六经》”和“猛志逸四海”表现了他对儒家的敬重。《拟古》中的“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周庄。此事难再得,吾行欲何求”和《归去来兮辞》说明他对道家的推崇。
苏轼的思想被众人认为是儒、释、道融為一体的。不过,在苏轼的不同时期这些思想占据的地位是不同的。青年时期,在政治上他有的是激情和热情,所以建功立业,身居高位,此时儒家思想占据主位。“乌台诗案”加上后来接连遭贬,因此苏轼的思想随之有了很大改变,从“我是玉堂仙,谪来海南村。多生宿业尽,一气中夜存”“应缘曾现宰官身”“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妙高台”等诗句可以看出苏轼诗歌中的佛道思想占据主位,正是由于这些思想他才能在艰难困苦的贬谪生涯中保持达观的态度,才能做到“宠辱不惊”。
五、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苏轼《和陶贫士七首》与陶诗原作在对待生死的态度、语言风格、主题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的差异。在诗中对待生死的态度方面,两者对此的态度都比较达观,不同之处在于苏轼在追求解脱方面更为彻底,在超越生死、超脱世俗上有更高的思想成就。在语言风格方面,两者都追求平淡自然,但是苏轼的旷达情怀使得诗歌风格更加富有深意,是陶苏风格的结合体。在诗歌主题内涵方面,二者都表达了安贫乐道、固穷守志的精神理念,所不同的是苏轼强调安贫固穷的同时,常常追求一种“适”。人生遭遇的相似和对儒道思想的融合是两者相同性与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刘熙载.艺概注稿[M].袁津琥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332.
[2]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M].上海:上海书店,1989:580.
[3]王夫之.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983.
[4]何文焕.历代诗话·竹坡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348.
[5]纪昀.苏文忠公诗集·卷三十九[M].台湾:宏业书局,1969:745.
[6]张玉毂.古诗赏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17.
[7]洪应明.菜根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