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O 内控框架下技师学院资产采购风险问题研究

2020-12-17 11:41佘雪雯
经济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技师分值资产

●佘雪雯

引言

目前,我国技师院校资产采购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建立了技师院校资产采购管理系统,但大部分技师院校资产采购系统中缺乏财务内控理念。同时,国内外专门针对技师院校资产采购风险评估的研究相对缺少。本文所涉及的技师院校属于高职院校范畴,具有和高校类似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因此,借鉴和参考有关高校财务风险内控研究的成果,对技师学院资产采购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以G 学院为调查实例。

一、技师学院资产采购环节财务内控现状及存在问题

根据COSO 框架的五个基本要素(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分析如下:

(一)内控环境

由过往高校内部控制相关研究成果可知,在高校资产采购和管理环节,只有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才能发挥内控体系和流程的最大作用,保证资产采购等一系列流程的规范化实施。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技师学院在控制环境方面存在一些显著问题:

1.内控意识欠缺。以G 技师学院为例开展问卷调查。在被问及“你是否了解内部控制相关知识?”时,接近半数人对于内控知识的认知只停留在概念框架层面,缺乏深入理解探究,对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极为不利。

2.内控制度不完善。目前技师学院内部控制制度的确立多遵循国家、省、市(区)相关政策文件,缺少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制度,且照搬指导性内控政策制度会出现不合理、不协调、片面性现象,严重阻碍学院内控制度的执行和实施。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在高校资产采购环节中充当风向标的作用,由于技师学院内控制度的普遍滞后,存在风险应对不力、风险测评不准确等危机,对于个性化风险节点的设立也较为落后。

1.风险防控意识薄弱。大部分人对于风险防控的认识并不明确,认为在高校资产采购环节中没有必要特意去制定防风险措施。认为学院属于公办院校单位,上级财政拨款为主要财务来源,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对风险防控的重视程度较低。此外,多数人认为学院的内控重点应放在资产管理上,严格按照上级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对非教学科研的其他业务活动可以尽量减少投入。

2.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多数人对于学院的风险防控体系持消极态度,在控制资产采购风险过程中存在滞后、不及时、不合理等问题,相关风险防控措施也流于表面,难以解决实质问题。

(三)控制活动

1.对于政府公开招标和政府协议采购两种采购方式,学院权力外泄严重,主要采购决定权在于政府。

2.对于两种校内采购方式而言,同一类资产采购大多由相同单位中标,甚至出现某个部门的采购资产连续由同一家单位竞得三标,这说明招标过程存在内定或陪标现象,各部门对于资产采购单位具有一定的指定权力,这明显不利于建立良好资产采购环境的初衷。

3.对于零星采购而言,虽然单次采购总额被限定在3 万元以下,但是年采购总额却超过了其他三种采购方式,这说明学院在零星采购上存在监管不力、审批放松等现象,亟需引起G 学院相关部门的重视。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沟通不畅,无法达到资源共享。体现在下列2 点

1.信息化沟通工具单一。G 学院开发信息与沟通媒介的意愿不强,导致现有沟通媒介无法提高资产采购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会滞缓采购环节的流畅运行。

2. 信息化平台利用率低。虽然目前学院各部门均建立钉钉OA 系统以提高办公效率。但是外部系统主要针对大多数社会团体所设立,内属功能难以满足G 学院个性化需求,这就导致信息传达不及时,沟通效率低等问题。且各部门的业务操作缺乏衔接性,往往上一业务活动完成后,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传达到下一部门进行后续业务活动,造成资产采购决策不及时。

(五)内部监督

学院内部设立了纪检监察室,与党办体系合署办公,主要职责是在院党委领导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学院规章制度,有序、合理、独立开展监察审计工作,对学院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和反馈,并及时向书记、院长汇报,同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纪检监察室参与重大项目的招投标评审、项目合同审计、资产验收等工作,并根据党委组织部的要求对领导干部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干部所在部门的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但是,由于学院审计部门在职能上一直停留在学院内部的“第三方”监察部门,加上部门人员设置较少,无法全面开展各项细致详细的审计工作,这使得学院的审计部门无法发挥其职能优势,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二、建构技师学院资产采购风险评估指标

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技师学院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从定量角度辨别确认技师学院资产采购在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资产采购风险识别

技师学院资产采购环节具有多变性,所以风险识别环节要实现动态识别,管理者要时刻关注风险的变化和新的风险的诞生。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网络调研、经验总结等方法对资产采购风险进行归纳整理,汇总成风险识别防控表,

(二)资产采购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资产采购风险进行量化和重要性进行评估,并对各项风险进行定级,进而通过风险级别发出预警。学院资产管理存在体制、制度、运营等方面的风险,使得资产处于闲置、浪费、损坏、丢失、私占、乱配等状态中。结合技师学院资产采购特点,遵循资产采购原则,参照有关文献和成果,采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建立科学、合理、系统的资产采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三)资产采购风险预警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应划分合理的风险预警区间,参考李克特量表,划分区间为五个维度,分别为强风险、较强风险、中风险、弱风险、较弱风险。

三、基于资产采购风险评估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G 技师学院财务现状

为保证样本一致性,本文依然选择G 学院作为实证分析对象,以该技师学院为实证案例验证上文构建的资产采购风险评估模型及指标体系,其部分资产负债表和收支情况如表1、表2 所示。

(二)模型运行结果及报告

表1 G 技师学院2016-2018 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表2 G 技师学院2016-2018 收支明细表 (单位:元)

?

参照资产采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分定性和定量两个部分进行测度,定性部分采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计算出风险分值(0~10),定量部分根据资产负债表和收支明细表计算,并借鉴一致性公式映射到统一维度,便于跟定性部分进行比较。各指标风险分值如表3 所示。

由表3 可知模型运行结果,G 学院在财务会计方面的风险分值为6.321,对应“高”级别风险,预警灯为橙灯,为较强风险,说明G 学院在资产采购中涉及的财务会计活动中存在较高的风险系数,应采取动态监控措施。具体来看,在财务会计风险的三级指标中,速动比率风险和不良资产风险的分值分别为9.872 和8.599,达到了“很高”级别风险,预警灯为红灯,为强风险,应采取紧急应对措施,而这也是拉高财务会计风险分值的主要原因。G学院在资产管理方面的风险分值为4.445,对应“中”级别风险,预警灯为黄灯,为中风险,预示着学院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中等风险系数,应提高这一领域的关注程度。具体来看,三级指标中的资产验收风险分值达到了8.532,远大于其他指标分值,说明学院在验收环节的风险是导致资产管理出现黄色预警的主要源头,究其原因可能是资产验收未按合同金额支付尾款,导致预算超支,进而引发验收危机。此外,G 学院在管理体制、思想道德和审计监管方面的风险分值依次为3.385、2.385、3.172,并未超过弱风险或较弱风险等级,但也需要引起重视,保持这一方面的低风险系数。

四、技师学院在资产采购环节进行有效风险内控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制机制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和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等制度文件,由党办牵头,各单位领导部门协同制定科学、合理、系统、有效的资产管理体制机制,保证资产管理各项活动平稳运行。第二,明确划分资产管理各环节责任主体,注明权责利关系,如在资产采购中要针对采购单位、审批单位、预算单位、招标单位、验收单位等相关主体进行权责利划分,发生风险时直接追查责任主体。第三,业务部门要提出合理机构编制和岗位设置,建立科学考核制度以实现合理评价,内控部门要充分了解编制岗位,对其实施科学监督。

(二)科学实施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第一,财务部门对采购单位提出的采购需求和预算进行合理批复,批复过程严格按照各项法律规章制度,各采购单位必须按财务处批复的资金额度和开支范围支出。第二,定期检查预算编制与资产配置的一致性,对不匹配的案例进行责任追查,严格杜绝财务舞弊、腐败情况。第三,保证财务信息完整真实,加强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定期填补财务管理漏洞。

(三)提高教师思想认知及法律意识

第一,定期开展师德培训教育,组织教师定期学习党政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水平,规范教师行为准则。第二,提高教师法律意识,吃透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学习各项财务会计规章制度。第三,定期开展财务会计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实操水平,保证各项业务活动和操作的正确、安全运行。

(四)加强资产采购审计监管力度

第一,对采购资产预算进行审计监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实施追踪和定位,分析和监测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监测到风险勒令停止,并编制风险分析报告。第二,对采购计划制定、审批、招标、合同签订、验收、资金支付等过程进行动态监督,发现违反资产管理规定条例的行为及时整改,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第三,对资产验收、入账、清算、使用、维护等过程进行动态监督,有效化解内部纠纷,督促完成财务收益。

(五)有效控制资产运营管理

第一,资产采购部门、财务处、纪检监察室等机构设立专项验收小组,负责对产品进行合法验收,并根据合同规定分期付款。第二,严格执行资产入库出库登记和财务处理的规定,建立资产专项账户,对资产总量、分布、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第三,定期对产品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过度采购行为和过度浪费行为,同时购买资产保险转接风险。第四,定期盘点对账,核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建立资产清查核资制度,对资产进行分类建档,分类管理。

猜你喜欢
技师分值资产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