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杏芹 张启耀 赵文年 何国林
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王杏芹1张启耀2赵文年2何国林3
(1.乌鲁木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11;2.乌鲁木齐县畜牧兽医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36;3.乌鲁木齐市农业农村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63)
动物防疫工作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农业的增效和农民的增收,还关系到人类的公共卫生,更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文章以乌鲁木齐县为例,分析了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以期为基层畜牧业发展提供参考。
动物防疫;问题;建议
动物防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且关系到人类的公共卫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1]。乌鲁木齐县作为首府的重要农畜产品供应基地,畜牧业在全县农牧民收入中仍占据主要地位。目前,动物防疫工作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亟待进一步完善。
1.1.1 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
村级防疫员待遇偏低,(1)受乌鲁木齐县山区地广人稀和交通的限制,工作范围广,经常翻山越岭,防疫注射工作十分繁重[2]。(2)目前各村防疫人员防疫片区畜禽存栏数量不等、防疫工作条件不相同,待遇未能按照《乌鲁木齐市村级动物防疫员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实行“以绩定酬”,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劳动报酬与业绩挂钩。同时,村级防疫员未配备工作车辆,使用私家车,无交通补贴,收入相对减少,工作积极性不高。(3)防疫过程中与畜禽接触机会多,感染人畜共患病的概率大,尤其达坂城区发生畜牧兽医及防疫人员大量感染布鲁氏菌病事件,极大地削弱了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之养老、福利等保障机制不健全,造成防疫人员工作不积极,防疫工作流于形式,工作质量难以保障。
1.1.2 村级防疫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全县有村防疫员62人,年龄参差不齐,文化程度低,90 %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但事实上防疫工作需要应用许多专业知识,所以相关人员首先要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但是目前部分村级防疫员年龄偏大,未接受过系统的兽医专业学习和培训,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速度慢,劳动效率低下,基本没有兽医临床经验,存在疫苗保存不当,疫苗接种方式不正确,接种剂量不标准等导致免疫失败的现象。再加上,许多人认为兽医及防疫人员的发展前景具有局限性,所以导致畜牧业人才匮乏,难以满足防疫工作需求。而且当前畜牧业相关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高,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尤其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人员来说,他们的思想传统,对现代技术认识和应用能力较差,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按照经验来进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误诊现象。
(1)养殖方式落后。全县畜禽散养、混养方式占主体,散养户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动物防疫条件差,尤其是牧业村,山高路远,住户分散,且个别片区牲畜野性大,费时费力,无形之中给防疫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很难保证动物免疫效果。畜禽规模养殖场整体布局不合理,许多老的畜禽养殖场饲养功能区划分不明确,饲养区、隔离区和办公生活区没有严格分离;进出饲养区没有车辆消毒装置和人员消毒通道;场内道路无净道和污道、雨水和污水分流之分;无害化处理设施与养殖场生产能力不相匹配等。另外,一些养殖场各个区域的围墙较低,没有真正发挥隔离的作用,这严重影响防疫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2)养殖户养殖观念落后,防疫意识淡薄。受经济条件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养殖户对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的危害性认识不够,认为山区自然屏障好,不易发生畜禽疫病;法治观念缺乏,认为饲养的畜禽是自己的私人财产,打不打防疫、畜禽病死是个人的事,他人无权干涉,疫情发生后,隐瞒疫情,阻碍执法,导致国家强制免疫的各项措施难以落实到基层。
(3)免疫副反应补偿机制不健全。防疫注射过程中,一旦发生免疫副反应导致流产或死亡,补偿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导致养殖户对防疫工作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辱骂、纠缠、围困村级防疫员等过激行为,对个别防疫员造成心理阴影,严重影响免疫工作正常开展,免疫密度和质量难以保证。
(4)防疫技术落后,消毒工作是防疫工作的关键,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消毒工作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些养殖人员在养殖过程中没有认识到消毒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没有更换衣物的意识,以至于在工作中将外界的细菌、病菌带到养殖区域内,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其次,养殖场大多数是采用通间的方式,这种模式只能实现局部的消毒,以至于消毒工作不够全面和彻底。此外,一些运输车辆也是影响防疫工作的重要因素,只有做好车辆防疫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疾病的产生。并且当前乌鲁木齐县的许多养殖场还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消毒链,这也是影响养殖场消毒工作科学性的重要原因,因此相关部门应该从消毒工作入手,加强防疫工作的建设。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动物及其产品的大量流动,为农牧民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增加了防控工作难度。农牧民及贩运户不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不积极履行跨区域调运动物审批手续,调运动物既不上报又不进行隔离观察,购进畜禽的报检率几乎为零,而且对运输工具装载前、卸载后不执行严格的消毒程序,造成疫情传播隐患,严重威胁着乌鲁木齐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动物防疫工作作为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畜牧业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加大对资金的投入来加强技术建设,为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比如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1)在资金、力量上加大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投入。将乡镇动物防疫工作经费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不断完善乡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夯实动物防疫工作基础。(2)建立免疫副反应保障制度,稳定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按照牲畜免疫数量配套保障经费,严格执行“专款专用”。(3)落实《乌鲁木齐市村级动物防疫员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实行“以绩定酬”,并为其缴纳社保、重大疾病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妥善解决劳动报酬和交通补贴等问题[2]。
防疫人员作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核心力量,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决定防疫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科学预防动物疫情的发生,首先要重视防疫人员队伍建设。防疫人员负责强制免疫、建立档案以及报告动物疫情信息等工作,只有他们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才能及时发现疫情,处理疫情。为此,相关部门要强化对乡镇和村级防疫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每年邀请专家、教授对养殖专业大户进行动物防疫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疫病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提高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和疫病防控技术。
乌鲁木齐县奶牛以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合作社仅1家,且养殖数量不足50头,牛奶以低廉的散奶形式销售给二道贩子,制约了全县奶牛养殖业发展,建议以奶牛规模化养殖为突破口,借鉴米东区、昌吉州奶牛养殖经验建立托牛所,实行集中养殖、集中防疫,从而促进全县奶牛养殖业更快、更好发展。
防疫工作人员作为防疫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他们应该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时观察,预防潜在的风险,从根本上减少疫情发生的概率。一旦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可能感染疫情的动物,要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并对其周围动物进行检测,避免大范围的感染和传播,以此来提高防疫工作的有效性。
设备是免疫工作的基础保障,高质量的设备可以提高免疫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避免因为设备落后导致结果错误,影响防疫人员的判断。另外,防疫工作人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以此来增加设备的使用时间,防止设备老化,而且在防疫工作中只有先进的防疫设备和技术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为使动物防疫体系得以改进和完善,需强化宣传工作[3],做好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的普及。经常举办各种培训、讲座、咨询等,以典型的事例、生动的形式、通俗易懂的方式,教育他们认真对待动物防疫工作,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同时建议出台《乌鲁木齐县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报检奖惩办法(试行)》,以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调运牲畜主动报检并检举流通贩运户的积极性,密切配合开展动物防疫工作。
提供防疫人员的评价考核体系和管理制度是开展防疫工作的重要条件,为此,相关部门可以将报告动物疫情、建立档案、加挂标识等作为考核防疫人员的标准,如可以在集中防疫结束时,选择80 %的人员,将他们分成4 ~ 6组,以组为单位对他们的防疫工作进行检查,然后将检查结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同时为了调动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完善奖惩机制,使防疫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比如,对于有突出贡献或者重要成绩的工作人员可以给予报酬补贴或者奖励,对于表现不好,对工作不负责的人员要对他们进行相应处罚。此外,在防疫工作中,应该加大执法力度,严格遵守相关条例,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以此来提高防疫工作的规范性。
建设和完善动物防疫体系,提高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是实现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必然要求,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应继续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方针[4],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整体水平,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1]王学增.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5):231.
[2]阳廷朗,崔大云,卢光鲜等.云南省昭通市邵阳区动物防疫现状与思考[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1):37-38.
[3]石显宗.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2020(7):138.
[4]刘霞.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动物保健,2020(2):66.
S851.33
A
2095-1205(2020)04-47-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