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与思考者和践行者同行,手持刚刚出炉的《猪业科学》杂志,浏览业界学者和从业者的智慧结晶,不禁让人眼前一亮。
10月刊孙德林老师策划了“猪育种的关键技术与思考”主题,从猪育种的宏观方向、繁育的具体策略、育种技术-猪冷冻精液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细致的解读。非洲猪瘟在国内已走过2年有余,在种源紧张的背景下,特别关注了当前猪育种工作的对应之策,为养猪业提供了理论和生产实践参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喻传洲教授、胡旭、杨华威的《轮回杂交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兼评牧原轮回二元育种体系》一文,让我深受启发。此文提到的轮回杂交技术,在非洲猪瘟背景下,便于猪场减少从外界引种风险、闭群繁殖稳定生产成绩上有其独到的应用价值。
中国养猪业,从民生上看涉及千家万户,从环境保护角度上看任何猪企都不可能一家独大。当前困扰传统猪场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将生物安全措施细化落地。而孙龙、梁龙华、覃燕灵等的《传统猪场应对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升级改造》一文对中小猪场的改造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0期杂志内容篇篇干货,《猪业科学》的选题发端于生产,内容服务于产业,对学者有启发,对从业者有借鉴,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