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天银
(民乐县海潮坝河水利管理处,甘肃 民乐 734500)
水是农业的命脉。近年来,水利部门把农业节水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重点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积极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型灌区是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伴随大型灌区区域配套设施和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管理内容不断延伸。但是,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为此,本文结合西北地区灌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和节水改造项目管理现状,就如何优化农业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的管理进行探究。
西北地区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旱作农业。西部多数河流是内流河,水量不足;唯二外流河黄河和额尔齐斯河水量也不多。北疆发展主要依靠截取额尔齐斯河水量,下流哈萨克斯坦意见很大。而黄河上游宁夏、内蒙古段基本被两侧沙漠包围,耗水量极大。数据显示,黄河的水资源使用量已超过80%,也就是能流入海中的水量已不足总量的20%。遇上水量偏枯年份,黄河水全部用完就会使下游断流。在水资源贫乏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地区水资源灌溉利用有效性成为相关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区域范围内的气候十分干旱,降水量稀少,除了陕西省降水量为667.8 mm,其他省区的降水量在270~320 mm,年蒸发量1 000~2 600 mm。关中盆地年平均降水量在500~600 mm,年蒸发量在900~1 200 mm。
西北地区总面积有309.14万hm2,占整个国家国土面积的33.1%,耕地和灌溉面积分别占全国总面积的12%和11%,地广人稀,土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
农业灌溉是提升干旱地区农业总产量的重要方法,与旱作农业相比,灌溉生产中谷物产量能提升6倍左右。灌溉是农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占据全国总体耕地面积40%的灌溉土地上产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西北地区拥有有效灌溉面积585.3 万hm2,其中陕西省有效灌溉面积为132.0 万hm2,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38.25%;甘肃省有效灌溉面积为113.3 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8%;宁夏有效灌溉面积为30.0 万hm2,占全省灌溉面积的1/3。由此可以发现,灌溉是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西北地区交通闭塞,在灌溉节水配套设施建设过程中没有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存在设施建设缺乏资金的现象。而出现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部门没有为大型灌溉区域发展和节水项目管理提供充足资金。
大型灌溉区域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的资金来源是地方财政,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整个项目的发展不仅缺乏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而且广大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不够高涨,最终严重影响了整个改造工程项目的实施。
大型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实施范围广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灌区和灌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例如,一些地区受地理位置较好的影响会获得更为先进的灌溉技术,而有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不佳而无法获得更多先进的灌溉技术。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不是一个能在短期内完成的项目工程,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终导致整个工程施工物价上涨,降低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
为了更好地支持农业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管理,需要为整个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采取公布财务制度的方式,由民众监督地方政府部门的财政支出,并为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提供专门的工程账户,实现对配套资金的统一管理[2]。同时,向广大民众普及大型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改造的重要性,通过宣传调动民众参与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管理的积极性。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地区经济落后,在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很难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为此,在有限的资金资源情况下,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强化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投资管控。第一,严格控制工程变更,避免在灌区节水改造中出现大规模投资现象。第二,强化施工现场的计量签证管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计量方式来管理工程量签证,施工方、监理方、建设管理方三方签字确认后才能确保合同生效。对于实际工程量超过合同工程量比较多的项目,需要仔细检查,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第三,严格执行结算程序。施工单位需要编订好结算账单,编订好后将结算账单交给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审核后交给工程技术人员[3]。
在节水改造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管理需要来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定,并将制定好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印发给节水改造项目现场管理机构,为整个灌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的管理提供规范的制度支持,在制度的约束下规范工作人员的管理行为,为节水改造项目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4]。
在节水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发展原则,项目法人全面负责和管理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施工单位要严格贯彻落实“三检制”,为整个项目配备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并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制度,强化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现场的管理[5]。
合同管理是节水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整个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工程项目合同都是由建设管理负责人签字盖章后生效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合同在整个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合同条款的制定要严格遵循合法、公正、可行的基本原则,合同一旦签订,双方需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执行施工,确保工程造价、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工期确定、工程付款都有迹可循,避免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6]。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大型灌区灌溉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应在此基础上加强管理,在解决因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导致的灌溉问题的同时,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率,节省更多的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