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抚民,马玉梅
(昆明市西山区茶桑果站,云南 昆明 650100)
中药材作为中国独特的健康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打造“精准扶贫”增收新亮点,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国家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和云南加快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以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对中药材原料需求必将保持长期快速增长,中药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昆明市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最低海拔695m,最高海拔4247m,具有热、温、寒和干旱、半干旱、湿润和半湿润等多种气候类型,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日照时数2448.7h,无霜期约227d,年平均降雨量1035mm,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中药材资源蕴藏丰富。昆明市中药材品种2500多种,其中常用野生中药材近300种,禄劝县、寻甸县是云南省首批认定的20个云药之乡。作为省会城市,昆明地处滇中经济圈核心区,区域中药材发展资本要素雄厚,交通条件便捷,且是重要的物流集散地,昆明市国际地缘优势突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毗邻,交通便捷,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更为昆明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近年来,昆明市将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建设“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中国健康之城”的目标,制定出台了《昆明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昆明市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昆明市十三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和《昆明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中药材产业“第一车间”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依托全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充分发挥区位、人才、科技、市场、资本和产业集群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道地药材、特色药材、药食两用药材为重点,努力培育重点企业,加强原料基地建设,提升加工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竞争力,增强科技支撑力,确保了全市中药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2017年中药材种植面积1.13万hm2,产值20.09亿元,中药材农业产值同比增长54.6%。全市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在禄劝、东川、寻甸、富民等北部县(区),五华、西山、石林、宜良等县(区)也有一定的规模种植。其中,种植面积在333hm2以上的中药材品种有6个,分别是三七、重楼、草乌、当归、芍药、附子;种植面积在66.7~333.3hm2的品种有15个,分别是续断、金铁锁、葛根、生姜、云参、白芨、砂仁、丹参、石斛、白术、金银花、天麻、木香、杭白菊;种植面积在66.7hm2以下的品种有39个,包括雪上一枝蒿、板蓝根、黄精、黄芩、射干等。禄劝县的黄草乌、滇重楼、当归、附子和香砂仁等中药材骨干品种突出,成为昆明市最重要的中药材产区;倘甸和轿子山两区的云参(臭参)、党参、厚朴、续断、三七等骨干品种初具规模;石林县的三七、雨生红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寻甸县的三七、附子、板蓝根、丹参等中药材展现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东川区的雪上一枝蒿、法落海、黄草乌、中华雪胆等特色中药材骨干品种特色鲜明,具有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昆明市中药材原料生产进展良好,三七、黄草乌、滇重楼、党参、雪上一枝蒿、当归、芍药、附子、云参、雨生红球藻等骨干品种凸显,禄劝、东川、寻甸、倘甸和轿子山两区、石林5个产区成为昆明市中药材原料生产中的重点产区。全市中药材种植涉及农户5万户、17万人,中药材种植户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中药材产业成为昆明市北部山区精准扶贫的优势特色产业和全市生物医药以及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撑和亮点。
随着中药材的种植规模和效益增加,其种植技术和水平也不断提高。全市温室、大棚等保护地种植的面积有4000余hm2,石斛、滇重楼、白芨等名贵中药材设施种植不断增加。三七、百合、薄荷、黄草乌、滇重楼、当归、石斛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显著提升。种植模式、栽培管理、产地初加工等生产环节日趋规范。滇重楼、白芨、黄草乌、石斛、三七等规范化种苗生产逐渐增加。草乌、中华雪胆、雪上一枝蒿、阿坝当归、三七等中药材通过GAP 认证。重楼、白芨、石斛、黄精、三七等专业化种苗供应基地逐渐增加。昆明益生药业、云南五佳中药、云南彝道等专业的药材种植企业不断涌现。
依托昆明市特有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昆明市成为全省中药材加工中心。云南白药、积大药业、龙津药业、云南植物药业、理想药业、三七科技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高新区。逐渐形成了产销企业集聚区、仓储物流配送、现代中药饮片GMP 生产、展示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新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形成了以高新区为核心,各生物医药工业园区为辐射的中药材加工产业发展格局。
全市中药材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全市有中药材企业113多家,企业从业人员1.6万人,专业合作组织27个。中药材重点加工企业产值200.7亿元,其中,中成药企业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1户,10~100亿元的企业1户,5~10亿元的企业3户,1~5亿元的企业13户。涌现出云南白药、昆药股份、积大制药、龙津药业、云南生物谷药业、滇虹药业、昊邦药业、鸿翔药业、三七科技等一批具有一定创新发展能力的生产、流通、种植、加工龙头企业,对昆明市中药材产业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为架起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桥梁,规避市场风险,保护农户利益,昆明市政府与云南白药集团合作,以“龙头企业+政府+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在昆明市建立云南白药中药材原料基地。益生药业在禄劝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形式,发展丹参、草乌、附子、三七等中药材种植基地1333余hm2,云南五佳中药在五华区以“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发展当归、白芷、党参、板蓝根等中药材种植基地200余hm2。公司免费提供种苗、技术指导等服务,对种植农户从选址、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提供一条龙全程技术服务,并收购种植户产品,有效解决中药材的销路问题。
以云南白药、昆明中药等传统品牌为基础,不断加强产品品牌化建设,扩大优势产品规模,提升产品竞争力,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药品牌,形成了黄草乌、附子等一批中药材产业从被动营销向经营品牌转变。昆明菊花园中药材市场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中药材原料交易市场,市场内经营商户800余户,经营面积14余万m2,经营的中药材品种4000余种,年交易额20亿元,市场交易的药材占全省中药材供给总量的50%以上,是云南省中药材产、供、销一体化的流通中心。
近年来,全市用于支持中药材种植的财政资金逐年增加,2017年市级扶持资金217万元,但与整个产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中药材种苗及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工企业引进培育、种植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市场培育等方面,迫切需要加大支持力度。昆明市虽然制定过一些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就发展中药材产业而言,还缺乏针对性强、措施有力的配套政策。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对中药材产业也缺乏有效支持。
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破坏性、掠夺性地采挖野生药用植物的现象屡见不鲜,中药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随着中药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些野生中药材在昆明地区已濒临灭绝,三七等珍稀的野生药用植物已从自然界中消失,像灯盏花、黄连等一些曾经常见的、分布广泛的中药材,现在已难见踪迹。而野生变家种、引种栽培、种苗繁育等又远远满足不了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影响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中药材种植与常规作物相比,投入较大,种植管理技术要求较高,市场风险也大。在缺乏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的情况下,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较差,带动能力不强,重点品种种植零星分散,拳头品种不突出。目前,昆明市中药材种植生产规模小而散,缺乏大品种、大规模的生产基地,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现象依然存在,监管难度大,致使部分中药材农残超标,尤其生产主体以产量为目标的生产模式使得三七、铁皮石斛等部分原料产品农残和重金属等超标问题突出;另外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外观漂亮、保存时间长,少部分药农或经销商用硫磺熏蒸中药材,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健康。
中药材加工是支撑整个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心。昆明市中药材企业少、规模小。企业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申报力度不够,品牌竞争力不足,缺乏统一的策划包装、宣传推介,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新药研发上,采取“短、平、快”战略,忽视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导致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搞低水平的价格战。缺乏中药材加工骨干龙头企业是整个中药产业的突出薄弱环节,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昆明市曾经大面积发展金银花种植,只因市场信息误导,又缺乏自己的加工企业,导致产业受到严重打击,影响了中药材种植的积极性。
昆明市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引种驯化、提纯复壮和种苗繁育等技术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中药材品种选育和复壮提纯工作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大部分中药材的种质来源仍主要依靠野生采集或从省外引进,经当地人工筛选驯化并推广应用的品种不到栽培品种的10%。中药材优良种子种苗生产繁育基地建设滞后,造成中药材优良种子种苗供给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全市中药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专业从事栽培、育种、加工和新药研发的高级人才奇缺,基层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极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加工储藏技术等推广困难,种植水平亟待提高。
全国中药材主产区及周边省区,已建立了河北安国、安徽亳州、四川荷花池、广西玉林等17个国家级中药材交易市场,昆明市的昆明菊花园中药材市场原计划在经开区清水河生物园区规划新建,后搬迁至中豪螺蛳湾商贸城三期市场的18、19、20区3楼、4楼,由于该商贸城并不是按照专业性的中药材市场进行规划建设,电商、物流和配套设施等还不能满足现代化交易的需要。昆明市尚未建立统一的中药材市场供求信息共享平台,产供销信息交流不畅,药农种植、销售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导致供需信息不对称,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农民需要承担中药种植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这种双重风险严重打击了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近几年,三七、石斛等部分中药材原料基地建设规模增长过快,产品供求关系严重失衡,部分原料产业“过山车”式的发展格局亟待转变。
依托全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充分发挥区位、人才、科技、市场、资本和产业集群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昆明道地药材、特色药材、药食两用药材为重点,努力培育重点企业,加强原料基地建设,提升加工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竞争力,增强科技支撑力,建设中药材第一车间,打造高原药都,加快推进昆明市中药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把昆明市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及东南亚的中药材科技、生产、加工、贸易中心。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繁育,通过建设中药材原料基地,打造中药材原料第一车间,提升饮片和提取物加工能力、培育产业重点企业、完善市场建设,加强品牌培育、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建成云南省优质的中药材产业原料基地、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中心。力争到2020年,实现中药材总产值达到240亿元,年均增长10%;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33万hm2,产值达17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加工业产值达到220亿元,年均增长10%。
各级党委、政府要创新机制,强化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持中药材产业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组织保险企业开展中药材种植保险试点,探索切实可行的中药材生产保险机制和方法,降低企业和药农生产风险;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根据规划和企业需求,优先安排项目,保证中药材基地、加工、流通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推动产业发展。市、区级财政要逐年增加中药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基地建设、加工能力提升、品牌创建和市场流通。加大对基础性研究、技术推广的扶持,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
加强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掌握全市中药资源种类、分布、重点品种蕴藏量等中药资源情况,以及主要栽培药材的种植面积、加工技术、供需量、质量情况,加强中药材资源特别是濒危药材品种保护,建立重楼、草乌、石斛、白芨、雪上一支蒿等特色中药材种质资源库。
建立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加快省内外优良新品种引进、筛选、示范和推广,建设种质资源圃,收集名优野生中药材资源,保证道地药材的道地性。加强黄草乌、重楼、石斛、白芨、雪上一支蒿等药材资源的收集、评价和整理,加快药材育种材料的培育和品种培育,筛选名、特、优、稀的中药材新品种,为开发选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新品种奠定基础[1]。
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打造产业第一车间。以黄草乌、重楼、附子、续断、丹参、板蓝根、白芨、当归、石斛、灯盏花为主要品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中药材企业和合作社与市场联结的优势,以订单合同的形式,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大力实施中药材GAP 种植,鼓励企业申报备案中药材GAP 认证,特别是加快黄草乌、重楼的GAP 认证备案,通过认证备案及中药材产品质量信息追溯系统建设,建立昆明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促进中药材种植绿色、道地发展。
按照“适当集中、扶优扶强、扶带动型、成长型项目”的要求,以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企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一批产品有较强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保健品、食品、日化品等主导产品。
通过加强市场建设,实施交易市场提档升级计划,完善市场信息发布、中药材原料饮片精品交易、电商平台、仓储物流、药材展会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中药材市场的交易量和影响力,努力把菊花园中药材市场打造成连接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中药材交易中心。
加强产品品牌化建设,扩大优势产品规模,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强对中药材原产地域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注册商标的申报保护工作,在树立品牌的同时,宣传品牌、利用品牌,尽快促进中药材产业从被动营销向经营品牌转变;支持一批中药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积极发展药膳食品、保健品、中药材日化用品等相关产业,开发民间药食两用中草药等保健养生产品,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提高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和产品开发力度,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中药材种植、加工、产品研发方面的科技优势,结合昆明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在产业咨询、产业培训、企业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特别是种植基地建设和中药材精深加工方面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