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多钰
(高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高台 734300)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其平川绿洲灌区海拔1 260~1 600 m的农田因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灌溉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种植的以早春拱棚栽培为主的西瓜瓤沙味甘、色泽鲜艳、汁多爽口,风味独特,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为了促进河西走廊灌区西瓜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开展了西瓜平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示范研究。结果表明,西瓜平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具有节省水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优点。
早春拱棚西瓜垄膜沟灌(常规)栽培全生育期一般灌水6次,每次每667 m2灌水量60 m3,全生育期灌水量360 m3;采用平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全生育期一般滴水11次,总滴水量为230 m3,比垄膜沟灌栽培每667 m2节水130 m3,节水率为56.5%。
早春拱棚西瓜采用平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基肥施用量与垄膜沟灌栽培相当,追肥必须是全溶性产品,不能有沉淀和分层。生产上可选以下肥料种类进行追肥:(1)大量元素肥料:一般在伸蔓期至雌花开放前和果实膨大期,结合滴灌随水施肥,追施尿素、硫酸钾和磷酸二氢钾,采用平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比垄膜沟灌栽培节肥22.9%;(2)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一般N含量10%~15%、P2O5含量6%~7%、K2O含量28%~40%,Zn、B等微量元素含量0.2%~0.3%,追施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比垄膜沟灌栽培节肥48.1%。
西瓜平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用滴灌节水的灌溉方式,降低了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不利于病菌和虫害的滋生,同时西瓜根部病害可随滴灌进行药剂防治。采用膜下滴灌技术,使用杀菌剂、杀虫剂防治病虫害的用量明显减少,可减施农药10%~20%。
西瓜平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用不起垄平作,通过多功能一体机可完成旋耕、铺滴灌带、覆膜等作业,通过滴灌的配套设备可实现灌水、施肥、防病虫一次性作业,提高了农业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每667 m2比垄膜沟灌栽培(常规)节省人工劳力3个左右。
种植西瓜一般应选择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排灌方便、通气良好、无污染的砂壤土地块,禁止与瓜类作物、十字花科作物连作。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6 000 kg或商品有机肥200 kg、磷酸二铵25 kg、尿素10 kg、硫酸钾20 kg。有机肥全面撒施后实行旋耕,翻旋结合,整平耙细,化肥一次性施入。
2.2.1 早春“三膜”(大棚+小拱棚+地膜)覆盖栽培
种子播种前10 d左右(3月5日),按2.5 m行距用小型机械铺滴灌带,并覆盖70 cm幅宽的地膜。一膜一管,滴灌带铺设在地膜中间。播种前7 d(3月7日)左右,滴灌带毛管与支管连接后开始滴1次透水,每667 m2滴水量30 m3。3月15日左右按一膜二行一管播种,大行距2.1 m,小行距40 cm,穴距40 cm,滴管滴距30 cm,每2行西瓜覆盖小拱棚。大棚跨度8.5~10.0 m,长60 m,高2.5~2.8 m。小拱棚跨度1.2~1.5 m,高1.5~1.8 m。西瓜上市时间6月20日左右。
2.2.2 早春“二膜”(小拱棚+地膜)覆盖栽培
播种前10 d(3月20日)左右,按2.5 m行距线用小型机械铺滴灌带并覆盖70 cm幅宽的地膜。一膜一管,滴灌带铺设在地膜中间。播种前7 d(3月25日)左右开始滴1次透水,每667 m2滴水量30 m3。4月1日左右播种,大行距2.1 m,小行距40 cm,穴距40 cm,滴管滴距30 cm,播种后每2行西瓜覆盖小拱棚。小拱棚跨度1.2~1.5 m,高1.5~1.8 m。西瓜上市时间6月25日左右。
此模式主要集中在具备滴灌配套设备、面积较大的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进行栽培,而农户分散种植大多以垄膜沟灌栽培为主。
西瓜早熟品种宜选用郑抗13号、抗枯巨龙、东方明珠、日本金丽等;中晚熟品种宜选用郑抗10号、农科大6号、绿抗龙、金冠909无籽等。
2.4.1 大棚温度管理
播种后大棚一般不进行通风换气,气温白天保持在25~35 ℃,夜间保持在14 ℃以上,地温在14~25 ℃。只在中午棚内气温达40 ℃时进行短时间通风降温。伸蔓至开花期,棚内气温控制在白天24~32 ℃,夜间不低于15 ℃,昼夜温差10~12 ℃;结瓜期,白天气温保持在25~35 ℃,夜间15~20 ℃,昼夜温差10~15 ℃,棚内最高气温不超过40 ℃,空气湿度以50%~60%为宜。
2.4.2 小拱棚温度管理
播种后及时覆盖小拱棚并密封保温,一般不进行通风换气,白天温度保持在30~35 ℃。当晴天中午棚温升到35 ℃时,应及时放风降温,下午棚内温度降到25 ℃时关闭风口。伸蔓前期白天温度28~30 ℃,上午棚温升到25 ℃时开始放风,当外界夜间温度高于12 ℃时昼夜通风,以后随外界气温升高逐渐加大通风量。晚霜过后(5月15日左右)及时撤除小拱棚。
西瓜幼苗期一般滴灌水2次,每次滴水20 m3左右,控制灌水以利扎根蹲苗。在伸蔓期至雌花开放前和果实膨大期,结合滴灌水追施全溶性大量元素肥料,每667 m2施用尿素5 kg、硫酸钾8 kg、磷酸二氢钾2 kg。果实膨大期每6~8 d滴灌水1次,每667 m2每次8~10 m3,随水施肥3次,每667 m2施尿素12 kg、硫酸钾18 kg、磷酸二氢钾4 kg,或施用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3次,每667 m2每次追施5 kg。果实成熟上市前5 d左右滴灌水1次后停止灌水。
西瓜一般采用二蔓或三蔓整枝。瓜蔓长40~50 cm时进行压蔓,压蔓一般在晴天下午进行,采用土块明压。
2.7.1 授粉
一般大棚西瓜开花期可采用熊蜂辅助授粉;小拱棚栽培西瓜开花期可采用蜜蜂辅助授粉。
2.7.2 选瓜、留瓜
一般选留主蔓第2或第3雌花坐果,选留子房肥大、瓜形端正、符合品种特性的幼瓜1个,及时摘除其余雌花、幼果。
2.8.1 西瓜枯萎病
发病初期用2%农抗120水剂100~2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200~250 mL。坐果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0%多硫悬乳剂500~600倍液喷雾,每隔5~7 d喷1次,连续喷2~3次。
2.8.2 虫害防治
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 3 000倍液或3%啶虫脒3 000倍液喷雾防治。菜青虫用1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 000~4 000倍液喷雾防治。
西瓜在外观形状、色泽等方面表现原有品种的固有特性时及时采收,一般早熟品种开花坐果至成熟30 d,中熟品种开花坐果至成熟35 d。外销西瓜可在果实八至九成熟时采收,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采收时将果柄剪成“T”字型,用软布将果面擦拭干净,轻放于包装容器中。西瓜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瓜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