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龙,牟 青
(1.白龙江林业管理局迭部生态建设局,甘肃 迭部 747401;2.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迭部 747401)
伴随着全球气温升高的背景近年来全球生态问题趋于广泛化。林业资源作为生态保护的首要一环,在现如今的政策导向以及趋势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森林所具有的对于空气、生态的多方位功能,使得其与当代人民的生活关联越来越紧密。所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社会的现实意义以及对于生态的环境效益都极具针对性。
白龙江林区位于青藏高原与秦岭西段的交汇处,地形起伏较大,地势较为悬殊,地形情况复杂多变,且两水系间的地形条件存在着显著差异。同时受到来自林区内不同地形纬度等多角度的共同影响,林地总面积达到82.58×104hm2,虽同处白龙江林区,但不同地域间的气候差异极大,白龙江林区所辖20个国有林场,跨越了4个气候带,所带来的病虫害防治中的区域性影响也值得人们注意。在复杂的林业生态系统中,尤其要注意病虫害在差异化地域的迅速传播与变异增殖等问题。伴随着现有社会外部环境的逐步恶化,白龙江林区内所分布的4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否能够在现有的环境下避免病虫害的大规模侵袭,也是当前工作所要考虑的范围。白龙江林区内的两大水系也是防治工作中可以重点利用的有效资源。
白龙江林区森林病虫害经过多次林业普查,表现出许多自身特点:处于林区不同地域的病虫害所带来的威胁不同,且造成的破环程度也各不相同。例如云杉落针病在白龙江林区中的各辖属林场均有发生,属于地区常发性病害,作为白龙江林区中分布范围最广且危害程度最大的病虫害类型,具有其自身的广泛地域危害特征。经常广泛发生的各类区域性森林病虫害会给白龙江地区的持续植被生长造成损失;同时偶发性的病虫害对于林区的应急处理水平也是一种检验,若应对不当,林区将遭受严重损失。特定化的病虫害发生方式,植物在森林中由于其自身特性会迅速扩散,对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危害不言而喻;但目前阶段部分地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主观能动性尚且不足,被动管理的防治工作对于千变万化的病虫害仍旧以补救措施为主,同时防治工作中化学方式的农药防治如何有效化使用,追溯控制不能满足病虫害的控制要求。若长此以往。将会导致白龙江林区天然林长期发展的匮乏,导致出现新的林区病虫害危机。
目前来说,白龙江林场仍采取较为单一的林区病虫害防治技术,因此,与其相对应的要素研究工作也需要加强。目前,白龙江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形势仍是积极向好的,工作人员正在积极推广森林病虫害防治手段新技术。白龙江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开展基础必须在传统的模式上进行创新与交融。充分发挥林区内原有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作用,使之与外部干扰手段达成一致,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形成合力。同时,由于目前各林场的病虫害预警机制还不够完善,仍处于初级阶段的监测与病虫害治理体系中,在大规模蔓延后采取措施的被动处理模式,仍有进步的前景与发展方向。
要长期做好白龙江林区病虫害类别的监测管理预报工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国内林业水平交流合作的深入拓展,病虫害的远距离传播也成为了可能。例如落叶松球蚜等白龙江林区所存在的范围性病虫害,通过林木种苗的调运,会在林区内实现广泛传播与蔓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白龙江林区的日常工作开展中,一方面要加强先进的检疫技术的引进与投入,从而降低病虫害在范围化林区传播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开拓更为先进的林场规模化监测机制,增加白龙江林区气候条件和外部因素地区的管控。
在白龙江林区因地制宜开展森林病虫害预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分析林区特征和当地的实际物理环境,通过适应自然环境并由此产生的遏制效应,达到维持白龙江林区生态平衡的积极影响。而昆虫植物是最基本的预防措施。只有以预防为主,结合综合治理,才能实现区域化综合治理体系的全覆盖。
提升森林主体对于区域化生态系统的作用。实现白龙江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积极做好封山育林工作,减少林区内的相关人类活动,要优化内部森林覆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就必须保护原有生态环境,杜绝一切毁林现象的发生,在进一步的护林工作过程中,要引进多种符合白龙江林区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与方法,要分析地区化树木的生长繁殖习性和不同的特性,同时,林区树木必须建设起具有较高的防御外部危害的能力和综合抗性;合理、科学的生态系统有利于地区化树木资源的充分生长发育,因此,在白龙江林区地区化的防治过程中,可通过积极优化森林覆盖面积的生态系统,充分发挥白龙江林区内原生生态系统的天然作用,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目标,同时也是加强森林植被防御和病虫害防治的手段。
在基层林业建设的开展与普及中,林业资源作为时间跨度较大的一个产业,其病虫害的产生以及后期的有效防治措施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防治工作将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奋斗历程,需要长期的坚持与林场的密切配合。因此,白龙江林场地区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就显得愈发重要,需要切实将白龙江的林业保护工作纳入地区化病虫害防治手段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相关监测部门的考核与林业局业务开展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完善林区病虫害检查机制,使得林场基础保护措施能够得以长期开展下去。同时,各林业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对于病虫害防治的源头把控也显得极为重要,各辅助部门在各类防治机制下的有效作为将切实提高应急化林业处理的模式与水平。同时,向上级林业部门的汇报工作也要及时而充分,第一时间分析白龙江林场现阶段的主要问题与遭遇病虫害的规模化程度,在采取相关有效举措的前提下,也要注重林业宣传工作这一利器。从根本上提高林区内人们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做到交托于人民,从思想深处将白龙江林场的利益、自身行为有机结合在一起。
目前,伴随着现有林业机构的大规模改革,在基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要充分认识到相关产业建设的重要性,对基础的林业设施建设要在其原有基础上深化拓展改革。通过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使白龙江林区在满足日前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培养出高水平的林业体系技术人员,充分调动各阶层积极性,发挥好白龙江各林场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使得周边力量的密切配合成为林场生态建设的一道有力保障。
基础设施可以说是防治工作开展的有效保障,完善现有防治手段的建设,提升对于森林病虫害的监管水平,确保检测机制建立后能够在白龙江林区有效运行,并保证信息资源的及时整合发布。
白龙江林区作为地形地貌水资源等多要素充分且规模化的林区,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做好白龙江林区及周边地区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切实保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重点突出林区工作的重点,科学联系实际工作,可以有力地保证白龙江林区各层次病虫害防治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