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粳37 特征特性与半机械直播栽培技术

2020-12-16 17:42:15黄伟王海林王华陈善兴卢聪
园艺与种苗 2020年3期
关键词:田面浅水稻瘟病

黄伟,王海林,王华,陈善兴,卢聪

(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遵义563100)

云粳37 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粳稻课题组以云粳26 号为母本,银光为父本杂交后代经8 代自交及系统选育而成的粳型香软米常规稻新品种(品种权申请公告号:CNA008474E),具有耐寒、感光性强、抗病、米质好、香味重、食味好、高产、生育期早等特点,在云南、贵州两省有较大的推广面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优质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云粳37 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质常规粳稻品种在贵州省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种植[1],同时还开展了育苗移栽、人工直播、半机械直播、机械直播等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为常规优质稻品种的推广利用做了大量的技术储备[2-3]。笔者对近3 年来云粳37 的高产栽培技术作系统集成,为该品种轻简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1 云粳37 特征特性

1.1 综合性状

云粳37 为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适宜在云南省作单季晚稻种植;在贵州省遵义市种植,全生育期为153 d,株高120 cm 左右,穗长18.3 cm,有效穗数256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43.6 粒,结实率88.7%,千粒重24.94 g;稻瘟病综合指数为2.2,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1 级,条纹叶枯病损失率最高级3 级,长宽比2.0,米质达国家优质稻谷2 级标准。

1.2 产量表现

云粳37 在2017 年的小区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 038.1 kg/hm2,比对照金麻粘(当地主推优质常规品种)增产18.56%;在2018 年的大区试验中产量7675.5 kg/hm2,在繁殖试验中平均产量7 296.5 kg/hm2,在大面积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6 746.2 kg/hm2。

2 半机械直播栽培技术

2.1 平整稻田

云粳37 熟期偏早,需肥量中等,采用直播栽培,对灌溉条件有一定要求,水源好,能灌能排是首要条件,尽量避免选择地势低洼的寨脚田和易涨水的河边田。播种前25 d 左右用草胺磷除草剂处理杂草(3 月底或4 月初),4 月24 日左右选用中大型旋耕机进行耕整,一般三犁二耙,犁田深度0.25 m 以内,浅水耙田,要求旋耕机后带刮泥板,将田面轮胎痕迹刮平,耙到整块稻田无大型水氹,关深水2~3 d,然后保留浅水,并根据稻田平整度开好中间排水沟1~3 条,达到基本能排干田水为准[4]。

2.2 浸种催芽

耙田时进行浸种,按浸种量35~40 kg/hm2进行种子消毒后浸种,36 h 后,用清水洗种2 次,放入恒温催芽箱中进行催芽24~30 h,取出在遮阳通风处晾干种子表面多余水分,用70%噻虫嗪(锐胜)+精甲霜灵·咯菌腈(满适金)各10 包混合均匀拌种,晾干1~2 h 后即可播种。

2.3 精量播种

4 月27—30 日用手拉式半机械直播机进行播种,每个播种带6 行,行距0.23~0.24 m,穴距0.14~0.16 m,调节播种器出口大小,保持穴种子数在5~7 粒,直播器后可拖带一块塑料布,可压实稻种入泥,每2 个播种带间留0.3~0.4 m 作田间走道,播种量控制在32~36 kg/hm2,剩余种子在1~2 d 后可对未及时排干田水的低洼区域进行人工补撒种子[5]。

2.4 杂草控制

前人研究认为,直播水稻杂草控制强调“一封、二杀、三补”方针,其中重点在封闭[6]。

2.4.1 杂草封闭。播种完成后2~7 d,用10%苄嘧磺隆(稻鼓)350~450 g/hm2+42%噁草·丁草胺(稻上)600~700 g/hm2+橙皮精油300 g/hm2对水450~600 kg人工均匀喷雾在全田面。喷药时田面不能有积水,以湿润为佳,用药2 d 后可短时间灌浅水1~2 cm 深度,然后排出多余田水[7]。

2.4.2 后期除草。在水稻生长到3 叶1 心时期,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选用36%二氯·苄可湿性粉剂600~750 g/hm2对水喷雾除草,喷药前排出田水,喷药后1~2 d 灌浅水,并保水3~5 d。

在水稻分蘖期(6 叶以后)对前期杂草防治不理想的田块,根据杂草类型,选择不同除草剂进行补充喷雾防治;用10%氰氟草酯(千金)乳油900~1 200 mL/hm2喷雾对千金子有特效,用2.5%五氟磺草胺(稻杰)油悬浮剂750~1 200 mL/hm2防治稗草,用30%吡嘧·唑草酮(稻成)可湿性粉剂120~150 g/hm2防治以阔叶杂草为主的混合杂草(含马唐、莎草、千金子等);用药前排干田水(或浅水),喷药后1~2 d 灌水,并保水3~5 d。

2.5 科学施肥

2.5.1 底肥。耙田后保存浅水状态,用45%(N∶P2O5∶K2O=15∶15∶15)复合肥750 kg/hm2均匀撒施在田中,第2、3 d 即可播种。

2.5.2 追肥。秧苗3 叶1 心期撒施尿素90~120 kg/hm2作追肥,7~8 叶期撒施尿素150~180 kg/hm2作分蘖肥,孕穗期用尿素40~45 kg/hm2+氯化钾60~75 kg/hm2混合撒施作粒肥[8]。

2.6 合理灌溉

播种后保持田面湿润而无积水,出苗前如遇干旱天气,可采用灌跑马水的方式进行补水,灌水5~10 h 后排水。出苗后每3~5 d 灌浅水1 次,保持稻田中低矮处有少量积水,4~6 h 后排水;2 叶期晒田2~4 d,3 叶1 心期灌浅水4~5 d 以利施肥,田间自然落干后保持田面湿润与浅水交替进行;6 叶1 心期灌水0.05 m 左右进行施肥,7 月15 日左右进行晒田4~6 d,然后灌水0.06~0.10 m 施粒肥,保持灌水至抽穗、授粉;授粉结束后田间自然落干,在蜡熟期开放出水口[9]。

2.7 病虫害防治

黔北山区水稻全生育期中发生的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主要虫害有稻蓟马、稻飞虱、叶蝉、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生产实践中,坚持以农艺措施+生物防治为主、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为辅的防治方针。利用显花植物芝麻、黄豆、凤仙花、格桑花、万寿菊等与香根草在田间按一定比例相间种植,构建稻田良性生态系统;采用杀虫灯、黑光灯、蓝光板、诱蛾器等物理装置及信息素等诱杀成虫。投放害虫天敌,诱集与天敌捕食相结合,实现水稻健康栽培。

2.7.1 病害防治。稻瘟病:云粳37 对稻瘟病抗性中等,全生育期中应预防稻瘟病2~3 次,用9%吡唑醚菌酯(稻清)微囊悬浮液800~1 000 mL/hm2+40%稻瘟灵(富士一号)水溶液1200~1600mL/hm2或36%丙环·咪鲜胺(米优)悬浮剂600~750 g/hm2对水450~650 kg/hm2均匀喷施,可采用无人机飞防喷药,减少人工费用。

纹枯病:发病初期用5%井冈·蜡芽菌水剂600~1000 mL/hm2+12.5%氟环唑(欧博)100~120 mL/hm2或300 g/L 苯甲·丙环唑(爱苗)乳油300~500 mL/hm2+青皮桔油1 000~1 500 mL/hm2对水喷雾防治,第2次发病用药剂量增加50%;或用5%井冈·蜡芽菌水剂600~1 000 mL/hm2+20%噻唑锌(碧生)1 800 g/hm2对水喷雾防治;或36%丙环·咪鲜胺(米优)悬浮剂600~750 g/hm2对水450~650 kg/hm2均匀喷施。

稻曲病:用5%井冈霉素水剂1 500~2 250 mL/hm2

或36%丙环·咪鲜胺(米优)悬浮剂600~750 g/hm2对水450~650 kg 均匀喷施(注:米优一个生长季节最多使用2 次)。

2.7.2 虫害防治。苗期:4 叶1 心期左右用毒死蜱900~1 200 mL/hm2+吡蚜酮250~300 g/hm2+青皮桔油300~450 mL/hm2防治稻蓟马、稻飞虱、叶蝉等,6 叶1心期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剂(福戈)30~45 包/hm2+毒死蜱900~1 200 mL/hm2防治水稻螟虫。

分蘖期: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剂30~45包/hm2+杀虫双1 800~3 000 mL/hm2+ 青皮桔油300~450 mL/hm2或杀虫双1 800~3 000 mL/hm2+35%氯虫苯甲酰胺(康丹)90~150 g/hm2防治稻纵卷叶螟1~2 次。

后期:用35%氯虫苯甲酰胺90~150 g/hm2+80%烯啶·吡蚜酮(飘落)水分散粒剂75~150 g/hm2+青皮桔油300~450 mL/hm2防治后期螟虫及稻飞虱。

2.8 适时收割

由于云粳37 品质优、香味重、食味好,成熟期老鼠与鸟类危害偏重,应做好防治措施,在稻穗基部尚有1~3 粒稻谷为黄绿色时及时收获,及时晾晒或烘干入库。

猜你喜欢
田面浅水稻瘟病
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与田面水环境的影响
中国稻米(2023年5期)2023-10-22 03:50:20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作物学报(2022年6期)2022-04-08 01:26:44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40
春耕稻田滞水减排控制面源污染效果研究
掺混控释肥侧深施对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水稻全程机械化灌溉技术模式应用
新农民(2019年33期)2019-02-20 12:34:20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河南农业(2016年6期)2016-11-26 07:06:46
带阻尼的随机浅水波方程的随机吸引子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7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试验
现代农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