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日军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墩头镇畜牧兽医站 226691)
猪疥螨病的病原体为疥螨虫,其整个发育过程都靠寄生在动物体内完成的,常见的寄生部位是皮肤。疥螨首先在宿主皮肤内挖掘穴道,之后在其中寄生,通常情况下疥螨的生长需要经过4 个阶段,即卵、幼虫、若虫和成虫,从各个时期的特征来看,不同时期的疥螨形态特征差异很大,在虫卵时期疥螨的头、腹、胸等部位一般会融合在一起,呈现出圆形,长度约为0.15mm,宽度为0.1mm;幼虫时期疥螨会长出三对肢,到了若虫或成虫时期会出现四对肢,且出现性别分化。从临床观察情况来看,疥螨从卵发育成成虫通常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在寄生期间疥螨所依赖的主要食物是角质层组织及角质层渗出液[1]。
导致猪疥螨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猪舍环境被虫卵污染,或者是饲养用具等被虫卵污染,导致猪只被间接感染。另外,一旦猪群中有一只猪发病,当这只病猪和其他猪接触时候会引发该病的大规模传播,再加上仔猪喜欢聚集休息,加快了猪疥螨病的传播效率。除此之外,交配也是猪疥螨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有公猪患猪疥螨病,当患病公猪和母猪交配时会传染给母猪,母猪生产后又会将其传染给仔猪,仔猪再传染整个猪群,形成恶性循环。该病的传染性极强,甚至病猪搔痒脱落物接触到用具也会引发其他猪只产生感染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讲,猪疥螨病的发病主要是因为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猪舍环境受到影响,进而引发病症,如果饲养人员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对整个猪舍进行消毒、清洁,就很可能会引发该病的大规模爆发,给养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
猪疥螨病在任何品种、任何年龄的猪群中都可发病,其中仔猪发病率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因为生存时间越久的猪免疫能力越强,抵抗猪疥螨病的有效性也会更高。另外,猪疥螨病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也有的是通过间接传染,在一些通风不良、环境恶劣的猪场中发病率会更高,有的病猪在一年甚至数年之内都不会出现明显的发病症状,但也会传染给其他猪只,引发大规模发病的情况。从猪疥螨病发病时间来看,该病在任何季节都有可能发病,特别是秋冬季节发病情况更加严重,如果天气比较潮湿阴冷,饲养人员没有做好通风措施,很容易诱发该病[3]。春夏季节由于气候比较干燥,光照充足,所以发生猪疥螨病的概率非常低,但也不排除有的猪场会出现猪疥螨病大规模爆发情况。
角化过度型也可称为慢性猪疥螨病,该病主要在公猪或待产母猪中发病,病猪通常会表现为明显的皮肤变厚、结缔组织增生、皮肤褶皱、脱毛等症状。另外,成年病猪踝关节处也会呈现出灰色,患病公猪会表现为明显的过度角化,患病母猪会迅速波及仔猪,给仔猪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进而对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我国现代养猪业的发展。
过敏反应型猪疥螨病是当前最常见的一种猪疥螨病,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猪疥螨病通常在断奶后的仔猪中比较常见,病猪通常会表现为耳朵、鼻子、眼睛等部位出现小痂皮,之后会蔓延到整个体表,另外也有病猪会出现明显的脱毛情况,且身体各部位会出现一些红色斑点。
临床上通常会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结果来进行综合判断,实验室诊断具体可以先将病死猪的患病部位去掉皮毛,然后再蘸取浓度为50%的甘油来刮取病死猪的皮屑,直到皮肤表面有血液渗出才可以停止;接着在取到的病料中添加适量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将混合液加热煮沸,离心沉淀后取下层沉渣放在载玻片上,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观察到一些虫卵,或者也可以直接将病料上滴加生理盐水,将其放在低倍镜下观察即可发现有虫卵出现[4]。
6.1.1 药浴疗法
用浓度为2%的敌百虫溶液稀释500 倍后给病猪药浴,药浴时间控制在7~10h,这样可以保证最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在进行药浴前,饲养人员也应做好相关清洁、消毒工作,避免在药浴过程中发生继发感染的情况。但从实际治疗效果看,药浴治疗法并不能很好地达到杀灭虫卵的目的,因此,在药浴的同时,诊疗人员也应在猪耳后涂抹一些软膏,增强药浴治疗效果。可将杀灭菊酯和凡士林按照1:1000 的比例进行配制。
6.1.2 继发病的治疗
当病猪患猪疥螨病后,如果诊疗人员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病猪,会导致病猪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与此同时,病猪也有可能会继发感染金色葡萄球菌病,这时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诊疗人员也应用青霉素类药物给病猪进行全身涂抹,每天使用一次,如果病症比较严重的也可以每天使用2 次,连用2d 后病猪的症状会得到明显缓解。
6.2.1 注射预防
注射预防相对来说见效比较快,当前我国在猪疥螨病预防方面经常用到的注射液是浓度为1%的伊维菌素注射液,具体用量应根据猪的体重合理配制,注意如果是育肥猪则应在其出栏前肌肉注射1 次。另外,如果是妊娠期母猪则应在配种后2个月左右皮下注射1 次。如果是后备母猪,则应在配种前1~2周注射1 次,这样可以达到最佳的预防效果。
6.2.2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猪疥螨病是一种可以通过接触传播的传染病,一般会出现大规模发病,饲养人员应从日常养殖过程做起,有效减少猪疥螨病发病情况。饲养人员应严格监控猪群饮食,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来饲喂猪群。另外,饲养人员也应做好相关驱虫工作,由于当前很多杀螨剂只能将寄生在猪体内的寄生虫杀灭,却不能将寄生虫的幼虫或虫卵杀灭,因此,饲养人员必须要对猪舍进行多次消毒才可以达到最佳消毒效果。可用浓度为2%的敌百虫溶液按照1:300 的比例配制,然后喷洒在空气中,这样可以很好地将散落的虫体杀灭。除此之外,饲养人员也可以将粪便及其排泄物堆积起来,经高温发酵,也可达到杀灭虫体的目的。
总而言之,由于猪疥螨病的特殊性,饲养人员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病猪生长情况,如果有猪只表现出异常就应立即隔离,并对整个猪舍进行全面清扫,这样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病情蔓延的目的。另外,在对病猪进行治疗时,诊疗人员也应注意,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都应在治疗前先将病猪患病部位的皮毛减去,并用清水将污垢清除掉,之后才可以进行治疗,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