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规模养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策略

2020-12-16 10:57:11陈平山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养猪场猪群猪瘟

陈平山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大红沟镇畜牧兽医站 733206)

非洲猪瘟传播是猪养殖场重要的防范内容。中小规模养殖场中,由于缺乏较多的资金支持,一旦爆发非洲猪瘟将难以治疗。对于中小规模养殖场要从预防角度进行管理,防患于未然。中小规模养殖场工作人员要对非洲猪瘟防控措施进行全面掌握,利用科学有效的疫苗防控、封闭养殖、饲料管理等方式降低养殖场内猪群被非洲猪瘟感染的概率,提高猪的抗病毒能力。

1 非洲猪瘟概述

1.1 非洲猪瘟病毒特点

非洲猪瘟是一种典型的猪流行性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组序列已被科学家探知,这种非洲猪瘟病毒存在22 个不同类型,现阶段在我国发现的非洲猪瘟病毒为其中一种。非洲猪瘟病毒一旦爆发,控制起来非常困难。这主要是由于非洲猪瘟传染能力较强,且在猪体内能存活较长时间。非洲猪瘟病毒在不同宿主间传播,导致这种病毒的活性较强,且可以在脱离猪体后仍然能存活较久[1]。非洲猪瘟对温度较为敏感,一般来说,当温度达到60℃以上需要持续0.5~1h 后逐渐丧失病毒活性。非洲猪瘟病毒对一些具有消毒属性的化学成分较不耐受,可以通过使用针对性的消毒试剂进行消除。这种方法在非洲猪瘟控制方面已通过验证,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2 非洲猪瘟传播方式

非洲猪瘟病毒对猪体具有较强的侵入性,一般只在猪群体中传播。根据目前的研究发现,猪群体的不同种族,如家猪、野猪等都是这种非洲猪瘟病毒的侵袭对象。猪只对这种病毒极为敏感,通常情况下,非洲猪瘟病毒更容易从猪的口鼻进入体内。非洲猪瘟病毒会在不同猪群中形成循环传播路径,即野猪将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给家猪后,家猪也可以继续将病毒传给野猪。由于非洲猪瘟病毒能在一些环境中存活(如泔水等),极大增加了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速度。除此之外,如果猪饲料中添加猪血,而原来的猪群体内存在非洲猪瘟,使用这种饲料也会患病[2]。非洲猪瘟会随着外部人员进入养猪场而传播,如果外部人员接触过染有非洲猪瘟的病猪,且未经过严格的消毒就进入其他养猪区域,那么沾染在身体上的非洲猪瘟病毒虽然不会对携带者产生致病性,但养猪场内的猪群作为易感群体,会在接触外来人员后患病。

1.3 非洲猪瘟临床症状

非洲猪瘟在感染后会经历不同阶段的发展,猪体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在猪患病早期,会破坏猪体免疫力,造成发烧症状。非洲猪瘟的病症具有急症特征,猪体温会快速升高到42℃,这个体温对猪的身体机能有严重影响。感染非洲猪瘟后会出现厌食情况,严重时会出现群体性绝食。非洲猪瘟病毒在猪体内肆虐,会随着猪的循环系统到达体内各个部分。猪的四肢和耳朵上会出现红色出血点,这主要是由于非洲猪瘟病毒影响了皮下组织的血液循环。非洲猪瘟病毒还会造成猪视网膜病变,临床症状为猪眼底充血发红,眼部有黏液状物质流出。非洲猪瘟病毒进入胃部后,会对猪胃黏膜造成强烈刺激,导致猪呕吐症状[3]。非洲猪瘟进入猪肠道后会降低肠道蠕动能力,也会减少肠器官水分吸收,从而导致猪有便秘症状。由于肠部被非洲猪瘟病毒侵袭后,肠壁和肠黏膜遭到破坏,肠黏膜出血,在临床上可以观察到猪粪便里有血液。非洲猪瘟还会影响猪的呼吸系统,造成呼吸不畅等症状。受到非洲猪瘟感染的患病猪临床上表现为精神不济,动能降低等。

2 非洲猪瘟防控措施与途径

2.1 宣传教育

对于非洲猪瘟,畜牧工作人员要做好积极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养猪户加强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并做好猪瘟疾病的群防群治。畜牧站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掌握非洲猪瘟的发病情况和传播途径等,深入广大养猪场进行细致指导,提高养猪户掌握猪瘟病毒防治能力。非洲猪瘟在我国并没有规模性爆发历史,也造成很多猪养殖户,尤其是中小养殖户对疾病防范的忽视[4]。根据这种情况,畜牧站工作人员需要全面落实宣传教育,定期举办讲座培训,并发放相关的防治资料,使非洲猪瘟得到预防和控制。中小养殖户可以结合学到的知识,对自己养殖的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并能有效判断是否存在非洲猪瘟疫情。

2.2 封闭养殖

为避免外界病毒的侵入,在中小规模猪养殖场中要改进管理模式,采用封闭养殖的方式。封闭养殖是将养殖场内的猪群与外界进行有效隔离。外部人员如果要进入养殖场内,需经过严格消毒,还要对外来人员曾经去过的地方进行记录和核对,如果外来人员曾经去过近期爆发非洲猪瘟的地区,应禁止其进入养猪场内。中小规模养猪场普遍面积不大,给封闭养殖提供了重要基础[5]。养猪场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在外出后重新进行消毒等,如果到过屠宰场等易感区域,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在检验结果出来前避免触碰养殖场的设施和物品。

2.3 饲料管理

传统中小规模养猪场为了降低养殖成本,会将泔水作为饲料。在科学养猪中,中小规模养殖户要转变这种不正规的养殖方式,避免泔水中存留非洲猪瘟病毒。中小规模养殖场中要检测猪使用的饲料和水源,这些检测可以请当地畜牧站协同开展[6]。在猪饲料生产商的管理上需要严格把控饲料成本,坚决杜绝使用猪体组织作为原料。水源方面要从水源源头着手,避免水源和流经地受到污染。水源在引入养猪场后还要进行净化和消毒处理才能给猪饮用。

2.4 无害化处理

对已发生非洲猪瘟的中小养殖场需要进行全面隔离和无害化处理。中小规模养殖场往往不具备自行处理病死猪的能力。一旦发现猪群中出现非洲猪瘟症状,要及时与当地畜牧管理站联系。畜牧管理站的技术人员接到非洲猪瘟或疑似非洲猪瘟的报告后,应及时赶到养殖场进行处理。如果确定是非洲猪瘟病毒,要及时组织中小规模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对发生猪病的区域进行全面隔离,不允许不相关的人员进入爆发非洲猪瘟的养殖场内,养殖场内的人员及猪群等也不允许随意出入养殖场,避免非洲猪瘟病毒被带出养殖场,造成更大规模的猪群感染。对已被感染非洲猪瘟的猪群应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深度填埋或集中焚烧等。病猪和死猪处理完成后还要对中小规模养殖场内外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处理,降低非洲猪瘟传播的可能性。

2.5 病毒检测

非洲猪瘟一旦爆发会给中小规模养殖户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在非洲猪瘟防治过程中,积极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检测工作能全面掌握中小规模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严格把控可能存在非洲猪瘟的环节。非洲猪瘟病毒能在携带期间被有效检测出来,各地畜牧管理站应承担相应的病毒检测责任,对疑似非洲猪瘟的猪群及可能存在被非洲猪瘟病毒感染风险的猪群进行全面病毒检测,一旦发现猪群中存在非洲猪瘟病毒,可以及时隔离或处理,避免非洲猪瘟病毒爆发后造成更大面积感染。由于非洲猪瘟病毒类型较多,能根据检测出的非洲猪瘟病毒进行溯本追源,从而找到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染源头和传染路径,为非洲猪瘟防治提供重要的依据。

2.6 运输管理

中小规模养殖场在进入猪肉加工环节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运输。由于非洲猪瘟传播速度快,传播能力强,在猪群运输过程中加大管理力度,能更好地避免携带非洲猪瘟病毒进去其他区域。在非洲猪瘟爆发地区应严控猪群运输,可以通过运输管理证的方式把控猪群运输。在非洲猪瘟发生地区经过检验检疫合格的猪群可以颁发运输许可证。在猪群装车前需要对猪群、运输车辆、运输人员等进行全面消毒。由非洲猪瘟高风险地区运输至其他地区的猪群,在达到低风险地区后应再次进行检验和消毒。另外,对参与非洲猪瘟疫区防治工作的畜牧站工作人员,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前也应杜绝跨区域调动,避免非洲猪瘟传播和扩散。

3 结束语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中小规模饲养场已成为重要的猪养殖基地,能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在猪养殖中要关注非洲猪瘟对猪存活和生长带来的危害。中小规模的猪养殖场所可以积极采用有效的防控策略,从预防角度解决非洲猪瘟问题。预防措施要科学,可以阻隔非洲猪瘟的传播特性,减少中小养殖户在猪群患病后治疗费用的支出。

猜你喜欢
养猪场猪群猪瘟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幸福(2019年12期)2019-05-16 02:27:44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52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26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 04:31:56
浅谈猪瘟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6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