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起因、特征及防治

2020-12-16 10:44:31孙艳红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猪链球菌败血症链球菌

孙艳红

(河北省隆化县农业农村局 068150)

1 病原

链球菌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常呈链状排列。 链的长度与致病性与否有关,通常来说致病性的链球菌链珠长,而非致病性的链珠短。 链球菌抵抗力弱,对热较敏感,煮沸可致其失活或死亡。 一般来说,抗菌药可抑杀链球菌,但由于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导致链球菌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增加了抗菌药物治疗及抗生素选择的难度[1]。

2 传播途径

患病猪、死猪或病愈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 病猪肌肉、关节、体液及内脏等均可检测出猪链球菌病原体。 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和消化道,除此之外还可能通过黏膜或皮肤创伤感染。 健康猪接触到病猪及被病猪污染的饲料、水源和用具均可能受到感染,人类主要为伤口感染。

3 流行特点

3.1 易感染性

链球菌的易感染动物很多,对于猪而言,不同年龄性别或是品种都可能被感染。 刚断奶的猪仔更易感,成熟猪和哺乳期的母猪发病相对较少。 相比较而言,母猪较易感染是由于体内隐藏着猪链球菌,有可能只是猪链球菌携带者,并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或者是表现出临床症状后变成猪链球菌携带者。 而人类感染猪链球菌的概率与职业密切相关,与猪或猪肉接触多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的概率远大于其他人群。

3.2 季节性

猪链球菌病四季均可能发生,但多发生在气候闷热、潮湿,养殖条件较差的夏秋季节。 7~10 月份容易大面积感染,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 该病一般呈现为地方性流行。 新疫区及流行初期大多为急性败血症型和脑炎,病期短,死亡率高; 老疫区及流行后期大多为淋巴结肿型关节炎,传播速度慢,发病率及死亡率低[2]。

4 临床症状

猪链球菌潜伏期约为一周。 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猪链球菌病可分为4 种: 败血症型,关节炎型,淋巴结脓型,脑膜炎型。 其中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症状较为严重,而关节炎症型和淋巴结脓型为亚急性或慢性。 在实际情况中,4 种症状可能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发生。

4.1 败血症型

分为急性和慢性。 若为急性败血症型,体温骤升至42℃,呼吸急促,结膜潮红,流鼻涕,流泪,出现抑郁,疲倦,厌食症状。 可导致在数小时内死亡,死亡率高达80%~90%。

4.2 脑膜炎型

常见于哺乳仔猪及刚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并出现一些神经症状,如尖叫、磨牙、抽搐等,致死率极高。

4.3 关节炎症型

关节出现肿大症状,站立及行走困难,严重时可导致身体衰弱,麻痹死亡。

4.4 淋巴结脓型

淋巴结处化脓,形成脓肿,一般不引起死亡[3]。

5 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传播感染途径众多,预防是首要任务。

5.1 加强饲养管理

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控制合适的饲养密度,搞好环境卫生,猪栏、器具要定期消毒。 保持环境干燥清洁,保证良好通风,光线合理,减少应激反应。 其次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消毒新生仔猪和育成猪,在仔猪断脐及阉割、断尾、去齿等手术时,严格使用合适药物进行消毒,防止受到感染,避免疫病的流行传播; 减少人员流动,禁止饲养员窜舍。

5.2 严格遵循检疫隔离机制

坚持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发现感染后及时上报,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带菌猪进行隔离,并对粪便、死胎及废弃物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 严禁宰杀病死猪及转运、售卖病死猪。

5.3 药物预防

病原易发生的地区可以在饲料中适当加入抗菌药物,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预防性用药必须遵循相关规定。 每年10~11 月份做好猪传染性胃肠炎及流行性腹泻的免疫接种工作。

5.4 采用中医药结合的治疗方法

制定合理的药物方案,禁止滥用抗生素,尽量选用中草药,营养添加剂及微生物制剂。 尽可能少用速效退烧药,以免机体免疫力的降低。 可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其中青霉素、土霉素对猪链球菌病的治疗效果较显著; 在乙酰甲喹中加入经过晾干粉碎处理的陈皮,在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 陈皮有健胃除湿的功效,且有助于消化,同时,陈皮中含有挥发油,对胃肠道具有温和刺激的作用,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排出积气,增加食欲,因此,陈皮与抗生素合用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在今后治疗中应积极探讨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案。

5.5 开展二元母猪繁育基地的建立

三元母猪技术需要以二元母猪生产为支撑。 依照生产规模需求,建立二元母猪生产基地。 以保证三元仔猪充足的供应量,为三元猪生产的进行打下基础。

5.6 政府扶持

生猪三元杂交技术需要充足的经济支撑。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予以资金扶持,鼓励三元杂交生产,推动优质生猪生产发展。

猜你喜欢
猪链球菌败血症链球菌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猪链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当代水产(2019年8期)2019-10-12 08:57:56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8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9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的制备与鉴定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