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大剂对猕猴桃产业的影响分析

2020-12-16 10:10吴素芳王国立黄亚欣龙友华王晓醒李秋萍谭永元
农技服务 2020年8期
关键词:树体猕猴桃影响

吴素芳, 王国立, 黄亚欣, 龙友华, 王晓醒, 李秋萍, 谭永元, 刘 艺

(1.修文县农业农村局, 贵州 修文550200; 2.贵州大学 农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膨大剂是一类刺激细胞分裂物质的总称,主要有氯吡脲、6-苄氨基嘌呤等,氯吡脲又名CPPU或KT-30,俗称“大果灵”,是一种生物活性较高的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细胞分裂活性,能增强抗逆性和延缓衰老[1]。膨大剂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强果实对光合产物的竞争能力,协调营养库源关系,改善果实中有机营养状况;扩大细胞体积;促进非分化组织的分化;促进叶绿素合成;防止组织老化;诱导休眠芽生长;打破顶芽优势;诱导单性结果;促进坐果和果实的肥大[2]。

目前,膨大剂在国外很多国家都已经获得使用登记,包括世界猕猴桃强国新西兰在内,登记的使用范围包括猕猴桃、葡萄、西瓜、甜瓜、茄子、烟草等多种作物[3]。在国内,一些企业生产的氯吡脲也已登记用于猕猴桃等多种作物,因增产效果显著给猕猴桃果农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从而被广泛使用。近年来关于膨大剂使用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消费者禁用膨大剂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国内外行业主管部门并未禁止使用,导致猕猴桃主产区的生产经营陷入两难境地。为全面客观评估膨大剂对猕猴桃产业的影响,从树体生长、果实品质、贮藏性能和质量安全等4个方面进行分析,对膨大剂使用进行科学研判,旨在为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有关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1 膨大剂对猕猴桃树体生长的影响分析

膨大剂在猕猴桃树体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萌芽率低的猕猴桃品种,比如海沃德、红阳等,在萌芽前对芽体施用膨大剂,可诱导发枝,促进树体成型,达到早产稳产的目的[4];二是在花后10~20 d,浸蘸或喷洒猕猴桃果实,通过增强果实对光合产物的竞争能力,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张帆等[5]研究表明,使用膨大剂后猕猴桃增产效果明显,可实现增产30%~60%。膨大剂对猕猴桃树体生长的负面影响主要发生在连年过量使用膨大剂浸蘸猕猴桃果实的果园,其根本原因在于使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失衡,树体抗逆性减弱。猕猴桃枝条生长、花芽分化和果实生产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猕猴桃果实经浸蘸或喷洒膨大剂后,对营养的吸收力大幅增加,而供给枝条生长、花芽分化的养分不足,如采果后落叶前营养得不到及时补充,易导致发生“大小”年现象,甚至造成树体早衰,发育成小老树。

2 膨大剂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

猕猴桃果实品质包括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两方面。膨大剂对外观品质的影响,研究者们一般从果实大小、形状、色泽等方面评定;对内在品质的影响,则主要从营养物质含量、肉质粗细、风味等方面评定。一般认为,合理使用膨大剂对猕猴桃品质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增加单果重、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糖含量等[6-7]。过量使用膨大剂对猕猴桃品质有一定负作用,如致果实畸形、萼头宽厚、果皮粗糙、果心变粗增大、有的甚至出现空心,果肉粗糙、颜色变浅、风味变淡等[8]。郭叶等[9]研究认为,5 mg/L CPPU处理能较好地保持猕猴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等营养指标的含量,而高浓度(20 mg/L)的CPPU处理对果实风味及品质影响较大,风味降低,品质变差,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

3 膨大剂对猕猴桃贮藏性能的影响分析

膨大剂科学合理施用对猕猴桃贮藏性能没有明显影响,过量使用会导致果实的贮藏期和货架期缩短。郭叶等[9]研究认为,5 mg/L CPPU处理可较好地维持细胞壁及膜的完整性,减缓膜结构的氧化作用,而高浓度(20 mg/L)的CPPU处理能使猕猴桃果肉的组织膜透性变大、丙二醛含量积累,破坏细胞的完整性,加速果实的衰老进程。饶景萍等[10]用不同浓度膨大剂对“华优”猕猴桃进行处理表明,低浓度CPPU对猕猴桃果实贮藏性能影响较小,高浓度CPPU处理降低了果实耐贮性,贮藏过程中,20 mg/L处理其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膜损伤程度高于其他处理,果实冷敏性提高,冷害率、冷害指数显著高于对照,贮藏 90 d后果实质量损失率高,好果率低。

4 膨大剂对猕猴桃质量安全的影响分析

在人体健康方面,氯吡脲属低毒性植物生长调节剂,美国、欧盟、韩国对其残留做了严格限定,我国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猕猴桃中氯吡脲残留限量为0.05 mg/kg[11]。李瑞娟等[12]测定了氯吡脲在猕猴桃中的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显示,猕猴桃中氯吡脲的半衰期为4.8~8.4 d,0.1%氯吡脲药剂以20~30 mg/kg蘸猕猴桃幼果1次,药后42 d猕猴桃中氯吡脲残留量未超过0.04 mg/kg,是安全的。此外,柴振林等[13]通过研究 5 mg/L、10 mg/L、20 mg/L、50 mg/L、100 mg/L等5种不同使用浓度氯吡脲在猕猴桃中的残留动态、降解率和半衰期,发现氯吡脲在猕猴桃中的降解速度较快,平均半衰期4.5 d,第 66 d后各样品均未检出氯吡脲,加之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时间较长,一般为150 d左右,成熟采摘时氯吡脲残留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限量(0.05 mg/kg),是不会产生质量安全风险的。张志恒等[14]采用国内外可以获得的氯吡脲毒理学数据、国内人群的膳食数据、在国内完成的规范的氯吡脲残留试验数据、中国市场农产品氯吡脲残留监测数据和残留管理标准,以及农药残留国家估计膳食摄入量和理论最大膳食摄入量评估法,对中国各类人群的氯吡脲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显示,中国各类人群氯吡脲残留的膳食摄入风险非常低,现有的氯吡脲 MRL标准对消费者具有较高的保护水平。在生态环境方面,李瑞娟等[12]测定了氯吡脲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显示,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8.8~12.7 d,药后42 d土壤中氯吡脲残留量未超过0.02 mg/kg。2014年,农业部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一份关于加强农产品添加剂管理建议的答复中重申,膨大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并不大[15]。

5 膨大剂在猕猴桃上的科学合理使用技术

膨大剂是一把双刃剑,在猕猴桃上的应用有利有弊,很多科研工作者都在探索合理的施用技术,既能发挥膨大剂增产增收、提早成熟、改善内在品质等优点,又能尽量降低树体衰弱、果实畸形、耐贮性降低等缺点。PATTERSON等[16]研究了氯吡脲对“海沃德”猕猴桃生长、成熟和储藏期品质的影响,发现使用相同浓度的氯吡脲(5 mg/L),经过浸果处理的猕猴桃平均鲜果重增加 43%,而经过喷洒处理的猕猴桃平均鲜果重增加33%。蒋小平[17]研究表明,花后 15~25 d,用喷雾器均匀喷洒果实表面,喷施浓度 5~8 mg/L具有较好效果。KIM等[18]研究了氯吡脲处理猕猴桃的外在条件,分别于盛花期、花后 10 d、花后 25 d,使用1 mg/L、5 mg/L、10 mg/L氯吡脲处理猕猴桃,发现于花后 10 d用 5~10 mg/L氯吡脲处理的猕猴桃果个明显增加,果重增加1倍。龙友华等[19]研究认为,在花后11 d用10 mg/L氯吡脲处理的猕猴桃果实生长速率和生长量明显提高,对促进果实产量的形成具有良好作用。综上,建议授粉后10~25 d(果实快速生长期)施用膨大剂,施用浓度为5~10 mg/L,施用方法为浸蘸幼果或用喷雾器喷洒在果实表面,喷洒务必均匀,否则易形成畸形果。

6 膨大剂在猕猴桃使用上的管理建议

为充分了解猕猴桃种植户使用膨大剂的意愿,李世平等[20]对陕西省周至县214户猕猴桃种植户使用膨大剂意愿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并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结果表明,猕猴桃种植户使用膨大剂意愿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农业人口贡献率、膨大剂使用对生产成本影响的预期、膨大剂使用对销售价格影响的预期、新闻曝光、农户对地方法规知晓程度、农户对猕猴桃生产标准的了解程度、地方政府对膨大剂使用的惩罚力度、检验检测等10项。为降低膨大剂使用对猕猴桃产业的负面影响,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6.1 规范猕猴桃市场准入

各猕猴桃主产区有关职能部门应严把市场准入关,一是加快实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猕猴桃种植户对果品质量安全负责,而不是把风险转嫁他人;二是积极推进“绿色认证、有机认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提升猕猴桃产业发展水平;三是大力开展质量安全抽检工作,对于抽检不合格的猕猴桃果品,应严肃处理,形成威慑力,确保质量安全全覆盖。

6.2 强化猕猴桃行业自律

借鉴新西兰猕猴桃垄断营销模式,搭建行业自律平台,整合猕猴桃主产区的国有平台、民营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经营主体,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基地”模式,充分发挥各类猕猴桃经营主体的优势资源,实现融合发展。

6.3 提高消费者认知水平

我国自1992年批准使用膨大剂以来,在长达28年的生产实践中,并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依据国内现行行业标准,生产绿色猕猴桃也是允许使用膨大剂的。加之,目前膨大剂在国外也被广泛应用,足以说明消费者对膨大剂认识存在误区,各猕猴桃主产区应正视膨大剂使用问题,引导消费者客观理性看待膨大剂,可将氯吡脲含量纳入质量安全检测指标体系,并及时公开检测结果,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为猕猴桃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树体猕猴桃影响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摘猕猴桃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提取猕猴桃的DNA
蓝莓栽培过程中的简易修剪方法
为什么猕猴桃身上长满了毛?
苹果发生冻害怎样补救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性状、树体及果实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