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艳风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八河川镇林业工作站,辽宁 丹东 118225)
我国经济在现阶段蓬勃发展,林业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自然资源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然环境,目前人们非常重视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在生态模式之下,人们比较高的要求着林业的栽培管理技术,从而应该优化其栽培管理技术,以此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人们也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在林业方面,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林业经济发展。
我国发展经济过程中,会严重损害生态平衡,环境问题对我国发展形成一定制约,维护生态平衡紧密地联系着经济与民生发展。现阶段我国大面积林业资源被破坏,最终出现水土流失以及土地沙漠化情况,这对人们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该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来维持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合理发展林业经济,有效管理林地,能够将利用资源的效率提升。林业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将林业中的栽培以及管理技术水平提高,能够有效转换生态经济发展的模式,改善人们生存环境,最终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目前我国主要有两种经济树木,一种是在多次改良后枝干挺拔、能够迅速生长的树木,可以用在建筑家装行业中。另一种是树木果实以及种子等,能够当做农业产品进行加工与销售,可为林业增加额外收入[1]。不管是采伐用树还是果树,为确保其经济效益,相较于乔木,枝干会更低,这能够为混合种植树木打下良好基础。在混合种植树木之前,应该将规划工作做好,对乔木间种植间距进行控制,种植果树位置应该合理布置,确保低矮经济树木可以接受充足阳光,保证经济作物生长的健康程度,生态林业以此获得更多经济效益。除此之外,种植果树前需要处理土壤。通常森林内部土壤比较紧实,与经济树木生长条件不符合,因此移植树木前应合理翻土和灌溉,在必要的条件下,可人工对土壤生物含量进行调整,以此确保经济树木扎根时具备充足水分和空气。在防治树木病虫害方面,因为林业地区有着比较复杂的生态结构,会产生较多内部病原体以及何种害虫,大量种植经济树木可能大量繁殖某种害虫及病菌,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应该在移植林木初期做好调节生态工作,保证施肥和用药的合理性,及时修剪经济树木,以此来确保森林经济效益和生态稳定。
蔬菜和林木混合种植能够更高效地利用土地。林地内种植蔬菜前需要进行严格的生态评估。因为蔬菜更多是通过人工来培育的,有着丰富营养,并且生长速度较快,没有通过评估就在林地生态系统会中种植,将会使林地物种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这样会严重破坏林地生态系统。针对这一问题,对种植蔬菜位置应进行合理选择。因为蔬菜体积小,竞争营养能力较弱,种植地区会有很多树木难以竞争到生长所需营养,最终发育不良,对生态林业效益造成影响。在防治病虫害方面,林业地区存在较多害虫和病原体,蔬菜没有良好的病虫害抗性,这一林业生态模式中防治病虫害比较重要,能够保障林业经济效益。此外,改进种植蔬菜的方法。农田环境与林地环境存在很大差别,施用肥料和农药时,应该对影响其他生物情况进行充分考虑,施用比例应合理调整。此外,林地有较好蓄水性,降水多季节需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浸泡蔬菜,造成其死亡。
在市场中菌类是得到人们关注的经济作物,发展空间较为广阔,通常菌类需要在阴暗潮湿环境中生长,这符合森林生态环境;菌类大多数是森林原生作物,很少会影响到生态,是生态林业中理想作物[2]。在选择菌类品种时,保证其符合生态环境,提升最终经济效益。管理人员只需在极端天气下合理调控种植情况,确保环境的湿度。其中应重视菌类的繁殖性较强,人工播种时应控制其数量,防治基数过大,使其在人工环境中生长过度,这会积压其它生物生长和生存空间,林地物种多样性随之减少,林地生态系统将减少抗逆性。
与原本饲养禽类方式相比,禽类放养具有良好口感和营养价值,并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具有较好市场价格及发展空间。进行林下禽类饲养,这一模式主要优势是准备较少、便于管理。管理者需要规划禽类活动区域,保证区域内不存在禽类天敌,管理工作为定期投喂食物和防治病害。禽类结合林业能够提升经济效益,并且改善林地生态环境。此外,禽类粪便能够作为植物养料,可以将树木种子发芽率提高,最终将树木的成活率提高。
林木栽培管理水平与管理意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需要当地管理部门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栽培管理意识,并积极开展林木栽培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公开课以及宣传讲座等方式提高林木栽培管理人员对生态平衡及复合型栽培技术的正确认识,并将其合理的应用到林业栽培中来,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理念,对带动当地林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提高林业管理人员能力素养对促进生态林业模式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管理部门应对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工作,使其具备专业的林业管理技术,特别是对一些复合型栽培技术要有正确的认知,定期开展培训讲座,邀请这方面专家来带领管理人员认识复合型栽培的有点以及栽培要点,并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使每一名管理人员都能具备专业的栽培管理能力。同时,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个人文化素养,不断学习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并丰富林业资源科学开发,从而提升林业资源的生态回报。
一些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政府投资及不足,使得林业栽培工作迟迟得不到有效开展,因此,应建立全面的林业栽培管理制度体系,便于对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还要制定合理的改革方向,加大林业资源管理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保障林业资源开发工作顺利开展,资金投入除了政府补贴外,还可以通过拓宽林业生产融资渠道等方式,吸引投资人员积极参与到林牧结合、果蔬结合等生产方式中来,为林业栽培管理工作提供充足资金建设[3]。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是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是人类与发展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关系的总称,也可以将其看做是关系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复合型生态系统。林业栽培管理技术通过融入生态化栽培管理理念,对实现生态林业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林业栽培管理技术之中包括很多生态模式,林业发展中应根据地区土质和实际种植情况选择相应模式,合理确定树种,有效搭配不同栽培管理技术,进而扩大林业资源建设规模,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最终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