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廷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九龙镇水务站,云南 昆明 651514)
水资源是一切生命的本源。人类发展之初的每一个小村落,都依山傍水而建,城市建设之中的每一块砖墙,都离不开水的粘合。可以说世界上每一条微小的生命,都需要水的滋润才能健康生长。然而,当下水资源的污染却日渐成为了人们无法忽视的难题,尤其在河道治理改造中,水资源污染的问题更加突出。为了保护珍贵的水环境,本文分析了河道治理改造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水环境保护建议。
在一条河流之中,有着许多水生物的存在,比如小鱼、青蛙、河蚌等。原本在没有进行河道改造时,这些水里的生物自由生长,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欢快,但是当人们使用大量浆砌石或混凝土等材料进行河堤加固之后,水生物原本生存的自然环境被破坏了,这就干预了水生物的自然生长。举例来说,一条被治理改造过的大河,必然会使用大量化学物质材料进行河堤加固,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河堤的等级,促进涝季排洪,但大量化学材料的使用也会使水环境逐渐被破坏,致使原有的水生物难以生存。
对于一条自由流动的天然河流来说,其水质通常会受沿途植被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但大多数情况下,水源一般是比较清澈、自然的。但某些作为参观用途或日常供水的河流,有些时候为了保证水位维持在一个范围内,人们便会对河流底部进行相应的防渗施工,这种防渗施工很容易阻断了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交换、补给关系,使河流成为镶嵌在地下水之上的、无根的所在。此外,相关化学原料的使用,使得河流自身的净化能力下降,不利于水环境的自我清洁。
意识是指导实践的最根本驱动力,人们具备什么样的观念,就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因此要牢固树立水环境保护的意识,意识到水环境保护对人的自身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在河道治理改造的过程中,要时刻想到水环境保护的诉求,做任何决策之前都从水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思考,以期在水环境保护和人为施工之间保持平衡。在实践操作中,要将水环境保护理念与具体改造规划相结合,比如在对整体改造施工项目进行规划时,将生态因素、环境因素等考虑单独列出来,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作为最终目的。
在河道治理改造的整个过程中,要认真落实水环境保护工作。举例来说,在改造初期,主管部门可以聘请水环境专家来进行实地考察,与专家一同商议改造方案,询问专家可采取的水环境保护措施。在改造进行过程中,健全对水质水量的观察机制,密切关注水质和水生物的活动,从中得到反馈,此外,要进行降噪处理,防止出现改造扰民的问题。在施工结束后,要做好废弃材料的处置回收工作,一定不能将废弃物质就地填埋,而是要准备多条方案对其进行合理处置。在对河道改造完成后的河流进行监测时,要定期做好淤泥的清理,如果淤泥过多,就会导致河流本身的蓄洪量减少,从而不利于排洪防洪。
在河道治理改造的总体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比如,进行河流改造的部分区域内,可能很难达到原来的生物多样性,这时便可人工圈养一些水下生物,通过精准地照顾和人工喂养等方法来增加物种多样性,将这些成长成熟的生物投入到自然的水域中后,便可发挥“鲶鱼效应”,作为生物链的一端参与到整个河流流域水生物的发展当中去。此外,也要注意加强水体流动,水环境是否清洁,最根本在于是否有“源头活水”。因此,人们可以将区域外的水资源引到改造区域内,使两个不同的水系能实现水源的流动与互通,从而提升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
生态护岸,指的是利用岸边的植被等来保护河堤的一种方法。生态护岸不仅能保护河堤,不让其坍塌、凹陷,还能促进水土循环,实现水环境与周围土壤之间的良性互动,营造一种天然的景观效果。生态护岸的提法由来已久,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由于思想观念、能力不足等原因,很少有比较典型的案例。因此,人们要加强对生态护岸的探索,不断提升利用生态进行护岸的能力。
当下,人们愈发重视河流的多样化功能。除了原来的提供用水、航运、排洪传统功能外等,河流在目前被赋予了新的期待,即要兼具参观、旅游、生态等其他功能。因此,人们在对河道进行治理改造之时,愈发重视对水环境进行相应的保护。本文分析了河道治理改造对水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如干预了水生物的生长、影响了水源的清澈等,同时也提出相应的水环境保护建议,如树立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过程管理工作、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做好生态护岸工作等,相信通过以上措施,能推动水环境保护工作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