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迪,叶晓力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从而立之年步入古稀之岁,在朱九思执掌华中工学院的30余载里,华中工学院从一所专门工科院校发展成了一所实力雄厚的多科性综合院校,完成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院校发展成为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华丽转身。朱九思见证了华中工学院的发端,带领并促成了华中工学院的崛起。[1]朱九思与华中工学院崛起的背后是大学校长与大学命运的内在互动和发展逻辑,其中所蕴藏的深刻内涵值得我们不断深思和探讨。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背景下,重新审思新中国成立后朱九思在华中工学院的教育改革经验,既能够总结我国历史发展中大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将对大学发展的未来方向提供有益的启迪。
“珞珈弃学从革命历经延安长沙艰苦而成新闻界人物,喻家兴学事高教饱尝武昌咸宁荣辱终成教育界大家”[2]封底,此联是朱九思一生鲜明的写照。朱九思前半生兢兢业业为革命,后半生则勤勤恳恳办教育。在与华中工学院兴衰紧密相连的数十年里,朱九思与华中工学院一路风雨同舟,逐步奠定今日华中科技大学之基。
1.初创期:临危受命-蓄势待发。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开始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自1952年开始,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要,我国政府借鉴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并决定在武汉兴建3所工科类院校,华中工学院就是其中之一。筹备委员会在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难后,最终选址喻家山麓。学校于1953年开始招生,1954年全部师生及设备搬迁至华中工学院本部。在这一阶段,华中工学院以4个系、8个本科专业成功建校。
这一时期,朱九思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重要转折。经历了武汉大学的学习、“抗大”的洗礼之后,朱九思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抗日战争结束后,朱九思先后担任《冀热辽日报》《天津日报》《新湖南报》的副总编辑、总编辑等职务。多年的办报工作,使朱九思拥有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怀揣着对高等教育的深厚兴趣,1953年6月,朱九思欣然接受调令,走马上任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兼党组负责人,随后历任华中工学院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等职务。由此,朱九思的后半生紧紧地和华中工学院的命运结合在了一起。对于朱九思来说,这是一次教育领域办学的全新尝试;而对于华中工学院来说,更是一次前途未知的全新探索。事实上,正是由于朱九思的临危受命,华中工学院日后的发展才充满了无限可能。
1958年,全国高校开始进行“教育革命”,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961年,又调整为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建校初期的十几年中,华中工学院一直在仿照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简单机械地执行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对大学的指示,缺乏对高等教育的反思。例如,华中工学院曾在创校初期兴办了一些理科专业,旨在加强理科建设,然而在调整期间,学校又将新设的理科专业停办。办学思想受制于高度集中的行政指令,学校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总的来说,在这一时期,尽管受国家政策环境的影响,华中工学院处在建设发展的迷茫期,但同时也为学校未来发展积聚了一定的力量。
2.发展前期:首当其冲-艰难前进。经过初创阶段的发展,华中工学院的整体实力已有较大的提高。至1960年,在校学生由建校初期的2 600余人发展到8 000余人,学校拥有6个系、20个本科专业。此时华中工学院也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然而正在其快速发展之际,“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文革”期间,朱九思被打成“走资派”,遭到激烈的批判斗争,随后又下放至咸宁进行劳动改造,经受了被他称之为“触及灵魂未触及皮肉”的巨大冲击。在这场血雨腥风中,华中工学院首当其冲,连续5年无法正常招生。朱九思受到万炮齐轰,被戴上了“黑帮分子”“牛鬼蛇神”“反动学术权威”等帽子。之后,军工队驻扎华中工学院,军工代表刘崑山开始主持华中工学院的日常工作。但他坦言自己不会办教育,教育应该交给懂教育的人来办。在对朱九思进行多方面的考察之后,刘崑山从“牛棚”中解放出朱九思,将学院的具体工作交由朱九思负责。在刘崑山和朱九思的努力下,华中工学院做到了三个“没有”,即学校领导人没有变、师资队伍没有散、科研教学设备没有滥。[2]98在华中工学院的庇护下,学校教师、干部在动荡年代受伤害相对较少。也正因为如此,当时的华中工学院才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艰难前进。
这一时期,科教文化战线是重灾区,高等教育也基本陷入发展停滞的状态。对于华中工学院来说,这既是灾难,同时也暗藏着发展的机遇——通过庇护大量的人才,华中工学院在这段阴霾期积蕴了力量。1971年,学校恢复招生,但由于“四人帮”的破坏,教学工作并未完全走上正轨。即使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华中工学院的师生仍然想尽各种办法,采用不同的方式抵制和斗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包括高温真空拉伸疲劳试验机、曲轴动平衡自动线、数列数理机等20多项填补我国空白的科研项目。[3]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华中工学院虽然历经沧桑,但仍艰难前进,并逐渐开始在办学实践中思考探索一条属于自身的发展之路。
3.发展中期:休戚与共-不断超越。经历前期的积蕴,在朱九思的领导下,华中工学院牢牢抓住改革开放的发展契机,开始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大约15年的发展,华中工学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朱九思于1972年接任华中工学院党委书记,此时他就开始反思1952年的院系调整。朱九思在回忆自己的办学经历时曾说:“1952年实行院系调整,一部分对,一部分不对。一部分对是因为当时大部分大学办得确实不怎样好,调整是有必要的;说一部分不对是因为院系调整对当时办得很好的国立大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当时办得较为特色的清华大学受到肢解,理科、文科调整到北京大学,清华成为一所工科院校。一刀切的院系调整,导致当时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4]2而对于在特定历史时期创办的华中工学院来说,“选择何种发展道路”则显得尤为重要。朱九思在反思之后决定面向世界寻宝,探索世界一流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并借此机会开始以新的思路在华中工学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这一时期,华中工学院以麻省理工大学作为赶超目标,在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在专业定位上,仿效国外优秀的综合大学,先后3次增设新专业,比“文革”前增加了183%,专业数量不断增加,专业结构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在对外交往上,积极面向世界,坚持“派出去”与“引进来”,致力于推动华中工学院走向世界;在师资配置上,求贤若渴,先后共调进625名优秀教师,为学院的长期发展补足后劲;在科学研究上,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完成多项重要课题,1971-1983年,全院共完成400多项课题研究任务,全国科学大会上华中工学院被授予“科学研究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到1983年底,华中工学院已经拥有18个系、46个专业、近10 000名在校学生、5 700多名教职工。[5]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华中工学院在朱九思的领导下已经开始主动设计和规划自身的发展,走上了一条不断超越自身的道路。
4.发展后期:老骥伏枥-再创辉煌。1984年,68岁的朱九思离开了党委书记和院长一身二任的工作岗位。在华中工学院工作期间,他30余年如一日,苦心孤诣、殚精竭虑,为华中工学院倾注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发挥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实现华中工学院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变。[6]可以说,他是华中工学院永恒的骄傲和荣光,华中工学院也是他永久的丰碑。耄耋老人虽然不再担任学校的领导,但其心系华中工学院,仍关心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退休后的朱九思在其亲自组织成立的高等教育研究室中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并参与高等教育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生学业的指导工作。自1985年始,朱九思总共指导了12名硕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发表了多篇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学术文章,其高等教育领域的真知灼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朱九思一生都在为华中工学院和改名后的华中理工大学以及合校后的华中科技大学贡献着自己的热情和才智,用时间诉说着对华中工学院深沉的爱,用行动证明着对华中工学院无私的奉献。
这一时期,华中工学院已硕果累累。1981年,在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工作中,华中工学院获得27个专业硕士点、9个专业博士点,研究生在校人数大幅度增加。1984年,华中工学院成为全国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1981-1985年,华中工学院共完成科研课题294项,有100多项获奖。华中工学院的成功崛起为日后的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培根曾说:“今日之华中大,除了医科之外,理科、人文社科之发展的基础,都是九思时期所奠定的。”[2]1
大学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活力。[7]回顾华中工学院的发展历程,朱九思在执校办学的实践探索中,敢为人先、推陈出新,改革当时的大学积弊,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大学综合发展之路。
1.坚持科研是“源”,教学是“流”。在当时全国大学都以教学为主的背景下,华中工学院真正做到科研走在教学的前面,这是一次极具胆识的尝试。1972年,华中工学院创办激光专业时,没有熟悉这个专业的教师,没有现成的教材,也没有实验设备。在学校大力开展激光技术的研究后,不仅出了科研成果,而且培养出一批比较熟悉专业、具有一定水平的教师,编写了反映自己研究成果的教材,建立了适应专业需要的实验室。[8]除此之外,华中工学院的无线电通讯专业、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工艺与设备专业等均是通过对新领域进行突破式的科学研究,从而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处理科研和教学的关系上,华中工学院坚持教研室和研究室相结合、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研究方向和专业方向相结合、学生专业实习与科学研究活动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全面高效地统筹二者关系,真正把高等学校办成教学和科研的双中心。[9]
朱九思认为,科学研究应当是“源”,教学是“流”,没有科研这个“源”,教学这个“流”就难以充实新的内容、提高质量。在这一整体思想的指导下,华中工学院在这一时期积极推进科学研究,获得30项优秀科研成果,为学校发展积累知识力量。与此同时,这些科学研究也推动教学工作的发展:提高了师资水平、丰富了教学内容、强化了实验室的发展。科学研究和教学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逻辑,实现了科学研究与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一做法在朱九思之于华中工学院的办学实践中得以成功检验。
2.强调综合发展,发挥多科性优势。华中工学院在探索发展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极具自身特色的综合化发展道路。实际上,华中工学院建立之初的定位是为国家工业化培养专门人才的工科院校,在不突破自身发展的前提下,这可能将会是它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方向。但经历时代变迁和大学实践探索后,学校领导层开始思考院系调整的利弊。朱九思认为:“理,英文叫作science(科学);工,英文叫technology(技术)。自然科学是让人对自然现象及规律的认识,技术是以自然科学理论为基础的,所以为了使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高等教育把理与工、农、医几乎完全分开,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10]此后,朱九思对诸多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了访问,更加坚定其要把华中工学院办成一所以理工为基础的综合大学的信念,这一思想在当时十分具有前瞻性和远见。在这一思想的坚定指引下,朱九思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不断开办新的专业。为办理科专业,有理有节地跟教育部“磨”,最终获批举办数学专业。在教育部不允许办系的条件下,朱九思先成立研究院(当时不需要教育部批准,院校可自行决定),采用迂回的方式办文科。[4]5最后,华中工学院在朱九思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先后设立工科新专业,开办理科,新建文科,不仅实现了理工结合,而且成功开办文科,使得华中工学院不断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充分发挥了多科性大学得天独厚的优势。
3.主动延揽人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是团结、依靠、提高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11]华中工学院真正做到了尊师、育师、重师。“四人帮”倒台之后,朱九思以敏锐的眼光捕捉机遇,在其他院校还未重视人才吸纳之时,已经先后从“牛棚”中接出大批优秀教师。在那段特殊的年代,华中工学院成为教师的“保护伞”。这批“出身不好”的知识分子也在华中工学院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尊师重教在华中工学院快速发展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由于历史的原因,华中工学院有一批“文革”时期的教师。为了让这批教师得到发展,华中工学院努力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积极创造条件为这批教师开设“回炉班”,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为开阔骨干教师视野,学院大力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派出教师到外校学习,广泛开办读书讨论班,这样的方式让教师受益颇深。国内外思想名家的知识精髓在学院内交织碰撞,不仅为师资培养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也为学院的长久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华中工学院还积极保障学院教师生活,让众多教工在华中工学院能够安居乐业,极大地增强了教职员工的凝聚力。资料显示,当北京的许多知名大学的教授还在住单间阁楼的时候,华中工学院的教授们已经住上三室一厅、二室一厅,家家户户都开始向新的现代生活方式过渡。在当时条件相对艰苦的年代,华中工学院的教职工条件已经远远领先全国,这也为后期引进延揽师资人才极大地增加了吸引力和号召力。
4.积极优化环境,建设完备校园资源。建设完备的生态资源、学习资源、后勤资源为华中工学院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朱九思在回忆办校经验时,常说自己创造性的工作是“两件半事”,其中“半件事”就是植树造林。这“半件事”为华中工学院提供了良好的生态资源。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校园里大量栽种树木,绿化率超过90%,学校被师生和海内外朋友称之为“森林大学”。
进行好的科学研究需要精良的设备和前沿的资讯。为解决这一问题,朱九思花重金从各种渠道购置研究设备,精良的实验室和设备使得科学研究顺利开展。[12]为获国外先进科研资讯,特意订购国际刊物和图书。据了解,当时政府对学院拨款中的5%均用于图书馆建设。华中工学院图书馆藏书100万册、其中外文藏书30万册,中外期刊6 700多种、其中外文期刊3 200多种。[13]这些学习资源均为在校师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为了保障师生的生活质量,华中工学院设有医院,师生的一般疾病可不出校门直接治疗。为了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华中工学院不遗余力地办好华工附幼、华工附小、华工附中,一流的教育资源给教职工子女最大的保障。晚年的朱九思,仍旧经常骑自行车到学校到处巡察,切实关心学生和教师的各方面诉求。完善的后勤资源给予了每一位华中工学院师生坚实的保障。
5.探索拓宽口径,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华中工学院的变革始于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在面向世界发展这条路上越走越远。1979年,朱九思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走访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的著名大学,从而产生了新的办学灵感。这次访学不仅使其明确学院的发展之路,同时也坚定了学院要走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美好愿景。不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那些老校,在国外举目无亲的华中工学院早就意识到国际交流的重要性,从1978年开始筹划国际交流。[14]1979年和外国有关大学建立正式关系,其中最早建立关系的是美国南加州的圣迭哥加州大学。华中工学院重视派送访问学者,派读学位的研究生已被校内外所公认。[15]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华中工学院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不仅将国外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与实践“引进来”,在一定程度上也规避了高等教育的近亲繁殖问题。
华中工学院坚持“派出去、请进来”,从无到有,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尤其是积极创造条件派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活动,邀请国内和国外的专家来校讲学。1980年起,华中工学院先后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院等几十所国外一流大学建立学术交流关系。同期也邀请全世界各专业233名的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这直接推动了学院的学科建设。与此同时,许多教授、副教授被外派到国外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进行访学进修和从事科学研究,这些派出去的教师、学生不仅对日后学院的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为华中工学院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开辟了道路。经过长期的“面向世界、进入世界”,时至今日,华中科技大学已经与众多国际知名大学建立校际联系,其中日本26所,美国24所,澳大利亚14所,英国13所,加拿大10所,韩国、俄罗斯各6所,法国、德国各5所,新加坡、新西兰、巴西各2所,荷兰、比利时、墨西哥各1所,全方位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使它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16]追本溯源,这些都与华中工学院时期的办学实践密切相关。
“喻家山隆起于何时,不得而知,据说这里曾经是古代巨大的云梦泽。当人们追踪30年前这里的遗迹时,或许还能发现幸存的两棵白杨树,因被后来建的一片煤店围到围墙里面而被保留下来。除此之外,当年的村舍、荒丘、田垄、阡陌都不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从教学、科研、生产到生活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设施一应俱全的大学城。”[17]华中工学院的创办和发展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其办学实践与改革不仅具有丰富的价值意涵,而且对我国现代大学改革与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大学发展之核在校长。大学校长无疑是一所大学发展的核心。有了“好校长”奠定基业,然后方有“好大学”[18]。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高水平大学,通常都有著名的主政校长。时至今日,当人们提起那些大学,仍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所大学曾经出色的校长。就像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刘道玉之于武汉大学。我们很难说,到底是一所大学成就了一位校长,还是一位校长成就了一所大学。大学校长在大学发展中的价值,历史总能告诉人们最恰如其分的答案。
无论是曾经的华中工学院,还是如今华中科技大学,都不能忘记为之倾注毕生心血的朱九思。如今,更多的华工学子仍亲切地把朱九思称为“华工之父”。由此可见,大学校长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会起到重要甚至是关键的作用。一所大学的发展更应该注重和信任大学校长的能力与品质,这将会为大学的发展找好前进的引路人。事实上,在这些著名大学校长的心中,大学是研究学问的地方,不是培养官吏的场所;大学是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地方,不是追名逐利的场所;大学要有兼容并包的胸怀,不能狭隘,不能用一种文化排斥另一种文化,用一个流派排斥另一个流派,用一种思想排斥另一种思想;大学是社会的表率,不仅要适应社会,更要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管理有序、环境美化来引领社会的发展。[19]正是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实践,引导了大学成为“什么样的大学”,或者说明确了大学的发展方向,这便是大学校长之于大学的作用,也是大学校长之所以是大学发展之核的原因。
2.大学发展之源在科研。恰如朱九思关于科研与教学“源”与“流”的关系思想,大学发展之源在科研。朱九思在华中工学院的改革中明确提出科研要走在教学的前面,强调科研和教学是“源”与“流”的关系,重视科研、重视教学建设。由此,学校取得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实现华中工学院的成功转型。当时,华中工学院的成功即在于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符合时宜地提出大学发展的新思路,牢牢把握住了大学发展的源流与动力,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不使偏废。事实上,朱九思提出的大学科研与教学的“源流”关系,在本质上与时下国家和学界高度强调大学教学重要性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朱九思的“源流”关系论为当下大学教师协调科研与教学关系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即强调科研是教学的基础,在扎实的科研成果中教授学生前沿的知识和先进的方法,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自大学形成之初,人们就开始探究大学的功用。从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到洪堡时期的科研,再到美国威斯康星思想奠定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时至今日,现代大学又建构了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实际上,大学的功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现代大学的功能体系。华中工学院在自己的探索之路上关注科学研究和教学间的关系,并妥善处理二者间的关系,成就了当时华中工学院的辉煌,朱九思的科研与教学“源流”论在今日仍具有丰富的生命力。如今华中科技大学在其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更加关注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间的关系,这四者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了良性发展之循环。
3.大学发展之路在创新。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创新一直伴随其中。实际上,任何一种教育改革的提出与实行,其核心都是一种创新的探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在探索教育发展之路。而在国家颁行的政策法令中,创新是其中始终不变的主题。19世纪50年代,我国曾模仿苏联高等教育模式进行院系调整,培养出有助于国家建设生产的专门人才。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院系调整的“后遗症”逐渐显露出来。事实上,在任何时代,对于“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始终都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华中工学院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之上,认识到必须要“理工结合,工向文靠”。理学为工学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工学为理学提供技能经验,二者相结合,符合大学教育的发展规律,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要求。除此之外,大学还应重视文科和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这是大学走综合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这种创新在当时高等教育界既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其中充满了发展的不确定性,但在朱九思的带领下,华中工学院开辟了一条崭新发展的道路,成为那个时代大学改革的先驱和模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永不停歇地创新,不仅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大学能参与激烈的现代社会竞争的重要途径。大学教育改革涉及诸多层面,其中交织着复杂、深层、亟待解决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反思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足以印证创新在深化改革进程中的突出作用。特别是在全球化趋势向纵深发展的当下,结合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契机,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大学发展与改革必须以创新为指引,着力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创新中与时俱进,在发展中不断出新。
4.大学发展之本在教师。“尊师重教”自古以来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大学之道”强调育人为本,而育人的关键则在于教师。[20]因此,拥有高素质、高水准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大学自身发展和外在竞争的基础。在我国大力推进教师教育发展、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背景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即是重要的建设内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并希望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21]
华中工学院在朱九思的带领下,于特殊的历史时期能够真正做到尊重教师、关心教师、信任教师、依靠教师,尤其是尊重教师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大学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才能够在艰难的岁月中凝聚华中工学院所有教职工的心,成就之后华中工学院的辉煌。如今,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尊师重教似乎已经成为流于形式的口号,大学教师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制度层面的桎梏、学术权力的式微、发展环境的失谐等,都在制约大学教师的发展。要真切地意识到教师之于大学的重要性,大学应该回归理性,将“教师发展”转换成实际的行动。在传道授业中真正相信教师,在教书育人上真正依靠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关心教师,在大学中真正形成师生同心同德的校园环境,这才是今日大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5.大学发展之魂在学术自由。“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的“世纪之问”,值得我们不断地反思与追问。陈寅恪曾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主张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方针不仅成就了北大昔日的繁荣,也是大学最基本的理念之一,是天经地义、亘古不变的真理。[22]回顾华中工学院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华中工学院在朱九思校长的领导下,大学的主要领导者执行学术自由的政策,没有扼杀学术自由。[23]华中工学院的师生在学术上自由讨论,形成了敢于争辩、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学风。随着时代的变迁,学术自由已经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但大学“学术为本”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却依然是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不变的信仰与追求。华中工学院坚定学术发展的信念在当时无疑是先进的、有远见的,为其日后的发展定下学术自由的基调。
大学发展之魂在学术自由,不仅为华中工学院的发展指明前进的道路,同时也是当代大学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如曾在抗战胜利后出任武汉大学校长的周鲠生曾言:“一个大学的学术工作乃基本,而学校行政不过是辅助学术工作的进行。我们今后应当本着这种精神,使本校一切避免衙门的习气,维持学术的尊严。不然的话,就是一个一等的大学,在学术上站不住脚,地位也会降低下去的。”[24]近代以来,我国大学一直对追求学术自由充满激情。然而,在日趋复杂的现代社会和大学场域中,学术自由早已不再是民国时期的概念,其拥有了更为广阔和复杂的内涵,同时也形成了更与时代适恰的边界。如今,学术界普遍认可学术自由具有界限,传统的学术价值观在功利主义和学术系统秩序混乱的背景下正在逐步消解。尽管如此,内外部环境只是在影响学术自由的运作方式,“学术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依然是大学办学的旨归。从“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基本原则,到“传播知识、创造知识、引领知识”的实践意义,大学生命的真谛是学术与知识的创新。而在大学未来发展的道路中,学术自由将始终伴随着大学改革与发展,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都是大学着力追求和保障的发展之魂。
有校友说,有的学校有历史,有的学校出过大师,有的学校朝中有人;华中工学院多年以来“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内无历史积蕴,外无贵人相助”,取得的成绩都是“一刀一枪”搏来的。[2]236就是这样一所院校,现已成功蜕变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多科性综合院校。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朱九思是一位极富远见的教育家,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他凭借惊人的胆识和毅力,勇抓时代发展的机遇,独树一帜办教育。喻家兴学的辉煌或许难以复刻,朱九思之于华中工学院的崛起却堪称佳话。但在我国着力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现代大学教育改革迫切需要结合本土化发展的历史实践经验,呼唤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校长。在历史的记忆中探寻,朱九思在华中工学院的办学实践,创造了辉煌成就,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引领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鉴于此,重温朱九思之喻家兴学,时至今日仍然具有诸多价值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