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木和行距影响日本李性状

2020-12-16 07:07:19周洲
中国果业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李的农业大学行距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0.109380),来自印度旁遮普邦农业大学水果科学系的人员研究了砧木和行距对亚热带条件下生长的日本李性状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李的商品化种植品种相对较少,这限制了李产业的发展及李的全年水果供应。日本李品种“Satluj Purple”(Fla 1-2)以果肉硬脆、早熟、高产和结果规律而著称,制汁及鲜食皆宜。研究人员在旁遮普邦农业大学进行了连续两年的田间研究,以评估嫁接在4种砧木(“Kala Amritsari”—Prunus salicinaL.、“Kabul Green Gage”—Prunus salicinaL.、“Sharbati”-Prunus persicaBatsch和“Flordaguard”—Prunus persicaBatsch)上的“Satluj Purple”日本李的产量。供试园于2015年建园,栽培株行距6 m×6 m和6 m×1.5 m,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供试园分别为半干旱和亚热带地区典型气候条件。研究人员评估不同栽植株行距下每种砧木的结实、产量和果实品质。

结果发现,嫁接在“Kala Amritsari”砧木上的日本李的生殖生长(着果率、保果率和单株产量)更好,果实品质(果实重量、果实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成熟指数)均优于其他砧木。株行距6 m×6 m的日本李的结实、产量和果实品质均优于6 m×1.5 m的日本李,产量与果实重量、色度、可溶性固形物和成熟指数成正相关。总体而言,“Kala Amritsari”和“Kabul Green Gage”是最适合“Satluj Purple”的砧木;与6 m×1.5 m的株行距相比,6 m×6 m株行距的日本李表现更好。

猜你喜欢
李的农业大学行距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新农民(2021年15期)2021-09-16 09:47:57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征稿简则
餐桌上的童话(下)
餐桌上的童话(上)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중국인 학습자의 한국어 발음에서나타나는 오류 분석 연구―홑받침 발음오류를 중심으로
不同株行距配置方式对甘薯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看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