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 婧 (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大学生阶段处于从青年到成年的过渡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抑郁心理作为一种普遍消极心理现象,正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其内在要经验心理客体的失落、身份、角色认同及关系的波动变化;外在要面临学业竞争、人际交往、就业及经济压力等问题,从而导致大学生抑郁表现日益严重。国内关于大学生抑郁研究显示,大中学生抑郁症的检出率可高达18%-36%,杜召云等调查1597 名大学生,发现学生中轻度抑郁有42.1%,而刘宇宁等的调查中,大学生有抑郁症状达50.3%,吴洪辉等人选取了2003-2012 年61 篇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开展的有关大学生抑郁的研究报告,运用元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检出率普遍都在20%以上。近10 年来大学生抑郁的平均效果量为0.80,显著高于常模,并且随着年份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可见,大学生抑郁情况较为普遍,大学生阶段是抑郁心理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时期,值得社会、学校、家庭认真面对,也是讨论抑郁心理问题时必须严肃面对的。本文以多因素聚合作用理论为出发点,在描述出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具体表现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大学生抑郁心理的成因,以便于正确识别并有效干预,旨在希望能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抑郁(depression)是一种消极情绪反应,可从心理学、症状学、精神病学的角度对其进行阐释。从心理学的角度,抑郁是一种复杂的复合情绪,指个体对环境和内在刺激的一种消极情绪反应,具体表现为悲伤、幸福感程度降低、烦躁、兴趣降低等,并伴有一系列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意志活动减退等行为表现的心理状态。从症状学、精神病学的角度,抑郁是一种心境异常低落、不愉快,且个体感到无力应对外界压力时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羞愧、自卑等负性情绪体验。抑郁的症状表现有多种,主要体现为日常生活中的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注意力减退、焦虑、低自我评价等。还有学者认为抑郁是一种不良心境,不仅会直接影响人的机体健康,严重的抑郁还可能会影响个体的动机、情绪和认知功能,最后还有可能会导致个体的自杀行为。由此可知,抑郁是多种负性情绪综合而成的心理状态。
钱铭怡按照抑郁的不同程度将其划分为精神性抑郁症、神经性抑郁症和抑郁状态三类,但是这三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本文结合Mash&Wolfe(2010)对抑郁的探讨,将大学生抑郁依照程度、症状分为三种类别:第一,抑郁情绪(depressed mood):是个体因生活情境感受到悲伤或不快乐的情绪,如失去重要关系等。这种情绪持续时间可能较短暂,也可能是长久地持续表现。若长期的悲伤、不快乐或沮丧抑郁情绪则会与抑郁症有关。第二,抑郁症候群(depressed syndromes):抑郁症候群为个体对焦虑与抑郁的抱怨,同时感觉孤独、想哭、害怕做错事、觉得自己必须完美、感觉不被爱、相信他人在疏远自己、相信自己没有价值、紧张害怕、罪恶感、悲伤等。行为上则表现出退缩、抱怨病痛、社交困扰、认知困扰、注意力问题、偏差与破坏行为、自我伤害等。第三,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符合目前临床上的诊断,大多采用美国精神医学会所订定的心理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TR,2007)。
抑郁指涉的具体表现以及程度有相当广的范围,大学生往往抗拒“抑郁症”“抑郁患者”等称谓而接受“抑郁倾向”“抑郁心理”看待自己的抑郁情绪,同时也会尽量的降低外显行为,诸如归因作息不正常等外在因素,但这容易导致家人与心理工作者错过了尽早协助的机会。在现实生活中,仍有大部分中度、重度抑郁大学生并没有接受到适合的诊断与治疗,部分原因是大多数研究是站在流行病理学的观点,缺乏发展性、隐藏的脉络事件以及大学生对于病状的主观知觉的研究,无法对大学生抑郁表现做更完整的描绘。另外,由于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模式有别于中学阶段,学校、教师对其关注的程度不及中学阶段,且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在异地求学,没有家长的日夜陪伴,更多的全靠自己独立去应对内、外部事件,此时,若大学生仅有轻度抑郁表现,周围人很难第一时间觉察和识别出,而这种轻度抑郁表现仍会呈现相当程度的失能。更有轻微的(抑郁倾向)则是一种抑郁程度,临床症状不足,但却表现出比一般人更频繁、长时间且严重抑郁的心情。具有抑郁倾向、轻度抑郁者,部分能预测未来发作抑郁重症的可能。通过了解大学生抑郁之具体表现可以帮助提醒老师、家长要多注意一般大学生所谓的异常行为,如经常性缺课、迟到、人际疏离、生理上的自卑等。遗憾的是家长或老师要么是不能觉察和识别,要么误以为是行为懒散、偷懒、没有成就感或情绪问题,甚或单纯归因于个性、缺乏自信等而错过了尽早介入的时机,导致大学生抑郁情绪更加恶化。大学生抑郁具体表现如下:
大学生抑郁表现有生理上的症状如头痛、头昏眼花、失眠、无法专注、持续的疲劳倦怠导致不想做任何事,看不到生命中有任何美好的可能。也经常因没有任何行为动机,包括未完成作业而导致学业成绩滑落与丧失学业上的自信,进而自我批评、自责,低自尊,对未来更没信心。
抑郁大学生缺乏与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联结,无能力感受他人的情绪,即使觉得孤单也宁愿选择独处,于是在同伴中显得特异。同时也感受到丧失与自己相关联的所有的关系联结。
抑郁大学生常感受在他人眼中的无价值感,尤其是家庭成员。这让他们感受到缺乏安全与亲密。另一个情感上的失落来自因自己表现出的社会性退却、回避而导致不能得到更多的注意与关心。当对父母的支持感受到不确定时,就缺乏对父母的信任,进而导致自身缺乏信任周围人的能力。
生气、愤怒是抑郁经验中强烈且持续的情绪经验,也是自我评量好转与否的指标。抑郁大学生情绪容易被激起爆发,对他人产生危险,因此导致个人、家庭与社会付出代价。他们生气、愤怒背后往往是:“他们讨厌我、恨我,所以我讨厌、恨他们”。家人、老师、朋友可能是生气攻击的对象,可能咆哮、攻击他人身体或物体。但也因此付出关系破裂、父母处罚、失去朋友、成绩滑落与犯罪的代价。由上述大学生抑郁表现可知,不论源自家庭支持、情感联结的沮丧倦怠与空虚孤独、安全感的失落、强烈的生气等情绪都是大学生身处抑郁时的主要体验。抑郁大学生的生气情绪使人际关系恶化,家庭情感、父母支持、友谊的回应等导致对朋友、家人的不信任而逃避互动,攻击使得情感上更加空虚孤独,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不断加深加重大学生的抑郁心理。
综合国内外对抑郁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可知,导致大学生患抑郁的原因除了遗传、生物与疾病等生物因素外,心理方面的自尊、人际关系、认知、以及家庭因素与生活压力都是关注的焦点。而大学生抑郁很难归因某一因素,而是多因素彼此间交互影响。在生理方面有遗传因素;心理方面如自我概念、心理动力理论、认知理论;归因型态之无望感理论;以及社会方面的家庭因素与生活事件等。
遗传作为人类生命的根基,不仅影响个人的外在形体特质,也对内在心理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生理面向的抑郁成因中有50%的变异量可以用基因来加以解释,但研究也指出,基因因素只是一个先天的倾向。即使一个具有抑郁基因的个体仍需受到其他环境与生物因素的影响才会发展成重度抑郁。国内外的研究者很早就开始从遗传的角度研究抑郁症。有结果显示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 倍,且血缘越近,发病率越高。异卵双生子同病率为19.7%,自幼分开的同卵双生子同病率达66.7%,且遗传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女孩抑郁比男孩更受遗传影响。
1 心理社会发展观点
发展心理学理论认为大学生阶段个体必须发展出对自己的自我概念与自我认同,并以自我概念为基础形成人格的统合。自我概念是大学生自我体系的核心,也是个人对于自己以及对自己的理念的自我评价以及透过外界互动时,经由学业、身体、社会等形成架构出对自己的看法、态度、感情评价之综合知觉概念与自我定位。大学生根据不同的观点评价自己,时时比较自己对自己、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调整自己以形成稳定认同。寻求自我定位时产生落差导致认同混淆会产生许多焦虑、压力与不确定感。个人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我”而感受到的无助感与无力感的低自尊。持续的低自尊会使得个人丧失这些能力,以致面对压力事件时会出现招架不住而引发抑郁情绪。
2 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观点
大学生阶段会经由他人的反馈以及外界互动的看法、态度、感情评价综合形成自我概念。随着人际网络的扩展,互动中来自他人的评价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就有了更大的影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能让个体从社会网络中满足个体之人际需求与面临社会压力时的支持。社交功能损害、人际关系不佳与抑郁三者彼此交互影响。有学者指出抑郁症患者人际关系容易呈现紧绷是因早期家庭提供的不安全依附关系。因此,重度抑郁心理的大学生出现人际关系紧绷其原因极有可能是因为早期家庭提供的不安全的依附关系,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抑郁大学生内在世界带着矛盾冲突的需求,一方面在等待帮助,另一方面却陷落在无助、害怕亲近以及再次失望的恐惧中。他们在有所期待的同时仍会回避、躲避。此时,不舍不弃的关心与支持就是重要保证,让抑郁大学生能感受到“从没被放弃”是相当重要的。事实上抑郁大学生往往会期待更多人际安全,但过多人际安全感的寻求却容易让他人感到被侵犯与被拒绝。抑郁大学生持续过度的寻求他人关心,但却容易因负向自我概念而怀疑他人的正向反馈,继而导致人际关系恶化与抑郁症状。
同时,大学生抑郁与欠缺社交技巧有关。对抑郁大学生的朋友家人而言,与一个长时间缺乏兴趣、意气消沉、对生活无望的人相处互动的确是会产生不满意的情绪体验的。抑郁大学生可能因活动力与能力缺乏,而妨害自身成就以及人际关系,也造成无法体验人际与成就正向经验,进一步导致抑郁情绪的恶化。因此,改善人际认知与技巧对于增进个体在群体社会中的社会效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认知观点
认知理论认为抑郁大学生持续以负向的方式解释事件。容易因挫败引发习得无助感与无望感,认为自己似乎只是负面经验的总和。积极心理学家指出个体经由儿童开始的生活当中发展了不适当的态度与思考模式,如任意推论、选择性断章取义、过度概括化、个人化等。而抑郁大学生会在遇到苦恼情境时引发负向思考的基模,以负向思考方式解释自己的经验,产生悲观的解释风格,认为自己被打败、自己无价值以及未来没有希望,也就是知名的负向三元论(Negative triad)思考模式。
以认知疗法的理论分析大学生抑郁的原因即大学生产生了非理性的认知,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抑郁无望感:根据抑郁无望感理论(helplessness theory of depression)(指当个体认定自己想要的结果不会发生,且无力改变或阻止坏结果的发生所产生的无望感),无望感的思考模式是习惯将负向事件归因为稳定因素、概括的预期灾难发生,以及将事件归于内在的内控因素等引发抑郁,比如将一次考试失败归因于“我就是不行,怎样努力都不行。”二是完美主义:即努力创造更好的自我感受与自我意象,极度追求完美、毫无瑕疵的想法。然而过度完美主义者经常设定不切实际的标准,刻板且无差别的坚持这些标准;将表现等同于自我的价值且以全有全无的认知理念生活,完美主义导致的过度概括、个人化等而成为形成抑郁心理的主要认知因素之一。因此造成过度严厉自我评价、自我怀疑与贬抑等负性心理问题。
4 情绪适应观点
大学生在情绪适应上有相当大的差异性。他们自我调节的策略主要在克服、维持或预防负面情绪上。通常而言,大学生一方面能做较为深刻的情绪觉察;另一面却会以符合社会规范来表达情绪,以寻求社会支持。可见大学生情绪调节在“内在——外在”与“社会——个人”相对概念上会有冲突。但囿于成熟因素,情绪调节上仍有僵化、生涩的痕迹,经常受挫累积负面情绪。负面情绪长期的冲突、压抑,或经常逃避或否认负面情绪,而非解决问题,最终导致抑郁。
1 家庭因素
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方方面面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有研究指出,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与童年遭受较多虐待、丧失、分离等心理创伤有关。就家庭因素与大学生产生抑郁心理的关系而言,首先是父母亲是否有抑郁的情绪表现,父母亲有抑郁情绪表现的家庭不只会造成家庭压力,也会向孩子示范不良的情绪表现模式。其次是父母亲情绪效能,父母对孩子的情绪回应会影响孩子的儿时情绪经验。若孩子感受到的是无效的情绪回应或挫折,将导致大学生的情绪上的退缩及畏惧逃避,甚或是慢性抑郁及重度郁症的潜在风险。最后,父母的过度严格管教以及与孩子的亲子冲突导致家庭情绪气氛高度的不和谐、低凝聚力、较无感情性的控制。孩子自小感受到的不安全感、恐惧感让小孩的情绪感受受到扭曲而抑郁。
2 生活压力
压力乃是个体对外界刺激感受到威胁,是个体主观的感受状态,其轻重未必与外界刺激大小成正比,但与抑郁关系却相当密切。压力导致个体容易受到对自己和对环境的负面解释与负面情绪的伤害。一旦觉得无法应对而不知所措,可能变得不快乐、无助与绝望,结果发展出抑郁症状。如池丽萍等对300 多个家庭研究发现,经济状况与家庭亲密度成曲线相关,在经济不良的家庭中,青少年子女的拒绝行为增多,家庭成员之间关心支持减少,出现抑郁的可能性增强。
总之,大学生抑郁形成成因是错综复杂且相互连动的,绝无法以单一因素进行归因。先天的基因与神经生物要素中负向情绪的敏感气质让个体容易感受到负向情绪,若个体成长过程中持续暴露于家庭的负向经验增强自我与他人的负向核心信念,且于父母处感受到不安全的依附以及疏离则会认为自己是无能的而降低自我价值感,在此基础上错误解读别人具有威胁或没有回应而误以为人际关系是无法预测的等等。因此,正确识别大学生抑郁心理的表现及程度,并做出正确的归因模型,从而适时介入并有效干预,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