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高乐果然沉得住气,操盘中国市场两年又七个月,才亮出手中的底牌。
虽然有新冠疫情突袭,但宝马在中国市场却没有放缓脚步:除了创新BMW iX3在沈阳投产、华晨宝马动力电池中心二期项目建成之外,还牵手中国科技公司建立创新技术孵化生态,大规模OTA推动产品智能化升级,喜马拉雅、西瓜视频、“腾讯小场景”、“微信车载版”等应用也纷纷装车……
这些容易被人一键忽略的小应用、小创新,直接反映了宝马立足中国市场的互联生态,尝试以更智能、更人性的方案满足消费者用车需求的不懈努力。日前上线的My BMW app以及即将上线的经销商数字化运营平台,同样是在以宝马的方式阐述“豪华”的发展愿景、彰显宝马集团在中国持续创新的精神、表达宝马集团全面推进数字化变革的决心。
在高乐出任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后不久,时任宝马中国市场副总裁的梅晓群开始从台前渐渐隐入“幕后”。至2018年底,已有消息确认她在全力筹建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全新项目。那时,“领悦”的名字尚未公布,只有“数字驱动销售”、“打破现有条块”、“跟随用户需求”等信息碎片一闪而过。
在所有的重要演讲中,高乐都会无一例外地提到“2+4”中国战略:“2个品牌+A.C.E.S”,前者是BMW品牌、MINI品牌国产,奠定宝马集团在华长期发展的基石;后者是汽车行业都要遵从的趋势,掌握电动化、互联化的玄机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足,2020年就是最后的Deadline。
但少有人知道,2019年年初注册的“领悦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才是“2+4”中国战略的真正杀手锏,而梅晓群正是发动攻势,为“2+4”积聚力量、整合资源、打通经脉的关键。
高乐曾经这样描述领悦:传统车企的组织框架是以“业务流程”为核心,而宝马在推动组织架构从“业务流程为中心”转向“用户为中心”。“领悦”是宝马的“用户公司”和“数据公司”,是以用户为核心的典范。
“领悦”的最终目标是确保用户在所有的渠道、触点都能享有一致的豪华品牌体验。但其中有个关键的门槛必须跨越:打破部门的界限、职能的分割,通过与宝马集团各业务部门紧密协作,推动宝马在中国市场的市场营销、销售管理及用户生命周期管理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对于已经走过百年的企业,改变是最难的,特别是那些“伤筋动骨”涉及架构的改变。
Digital Car
举个例子:在进店看车、金融贷款、售后服务,以及最能反映用户需求的二手车置换、车主群(论坛),用户可能以不同的ID出现,可能是一个手机号、一个邮件地址,甚至只有一个“昵称”;其软肋在于,市场、销售、金融、售后等多个部门采集数据,触点繁复且无法横向贯通,用户表达的诉求很难被完整勾勒。
“潜水”两年的梅晓群不负重托,完成了“数字化新基建”。梅晓群说,今年上线的“领悦”用户数据平台(CDP),在合规前提下建立整合的用户数据管理体系,赋予每位用户一个由10位数字和字母组成的“身份证”代码,实现数据层面上的“人车合一”,最终实现预测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求。
在中国市场,宝马集团拥有超过470万汽车保有量和千万品牌粉丝。通过数据分析,宝马各个业务运营部门将能够更加理解用户需求,让宝马的服务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而这正是豪华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乐说,除了服务和设计,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定义和全面满足,同样是豪华的特征。
在全球车企积极推动智能驾驶、电气化驱动的时代,高乐踏上了属于自己的节拍。
2016年,Mercedes me体验店在中国最IN、最文艺的三里屯开业,成为潮人的打卡圣地。但在咖啡、中餐和酒吧的背后,是梅赛德斯-奔驰的最新发展理念——以用户关系管理CRM为“引擎”驱动涵盖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产业链条,帮助管理车辆、提供互联服务,成为用户的个人数字伴侣。
同年,一汽-大众奥迪低调地启动了A Circle项目——不以汽车企业内容为核心,聚合app、经销商、用户的生活平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深度融合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覆盖新车销售、售后服务、二手车置换、日常出行等多种场景。
那一年,刚从MINI品牌全球副总裁转任华晨宝马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的高乐,正在重新认知曾经熟悉的中国市场,并注意到Mercedes me和A Circle的兴起。四年后,当“领悦”擎起“以用户为中心”的大旗,三里屯的Mercedes me体验店已经易主,线上的A Circle也被按下暂停键。
汽车行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前夜”,能否快速转型“数字化”将成为汽车企业未来成败的关键,而中国市场正是数字化发展的引领性市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公司已经构建了跨行业的数据平台,不仅将中国社会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也让中国成为兼具数字化需求、数字化生态、数字化服务和数字化人才的可持续市场。
就在今年3月,宝马集团宣布未来5年的研发投入将超过300亿欧元,以巩固创新领导地位。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新技术是未来出行的关键,创新集成和体系整合能力将变得至关重要。只有能够同时开发和集成软、硬件的公司才能塑造汽车的未来。
纲举则目张。今天,由三国四地团队研发、服务超过470万中国车主的My BMW app已经上线,用户可以激活智慧停车、天猫精灵车载助手、美团语音定座等服务,线上预约、取送车和充电服务等则是中国版独有功能。
“SPARK”经销商运营平台也会在10月底启动试运行,通过直观、可视化的方式帮助经销商提升店面的运营效率,增强营销集客能力、优化用户沟通效果。这个平台也会与宝马其它数字化用户接触端口集成,比如My BMW应用、“宝马用户服务中心”微信号和宝马会员系统,从而打通线上到线下的试驾、购买,金融服务,保养和维修体验。
可以说,搭建My BMW app、经销商运营平台,以及与阿里巴巴、腾讯的合作,不过是“表面文章”,有意愿的车企都能做到。让数据移动起来、将独立的IT平台整合,才是宝马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领悦”存在的根本意义。
高乐说,“数字化”的核心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创新成果为用户创造价值。我们的目标是创造车内车外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端对端的高档品牌体验。
在推动数字化、搭建数据运营平台的过程中,未满两岁的“领悦”不仅以实现“数据赋能”,还顺便让“中国研发”实现逆袭。
1984年元旦刚过,由北京汽车制造厂与AMC(美国汽车公司)合资成立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就挂牌开业。中国汽车行业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20年合资经营、72万辆累计生产,但其自主研发能力几乎为零。在股比不超50%、合作伙伴不超2家的原则之外,此后的合资企业都会有意发展自主研发体系,南北大众、上汽通用在中国市场纵横捭阖、傲视群雄,所依仗的也是强大的本土研发。
以数据驱动研发、以用户为中心。今天的中国市场,本土研发已不仅是体系实力的体现,更是决定未来竞争态势的关键。高乐履新后,宝马先后在沈阳、北京和上海设立综合研发网络,聚焦于电动化、数字化以及未来出行,提升中国本土创新能力。中国也因此成为宝马集团德国意外的最大研发网络。
在中国的1100多名研发人员中,软件开发团队超过400人;并专门设立了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的设计开发团队,专为探索中国用户对于数字化体验的需求,设计和验证适合中国用户的人机交互方式。
在“新四化”领域,中国市场可谓成果丰硕:在自动驾驶领域携手中国合作伙伴,如中国信通院、中国联通、腾讯和四维图新等创新力量,切实推动L3和L4级自动驾驶产品在中国的研发和落地;在智能互联领域,BMW云端互联APP用户数量已超过230万,BMW智能个人助理、车载天猫精灵等创新互联技术也已应用到众多量产车型;在电动出行领域,2019年交付新能源车超过5万辆,纯电动的BMW iX3也在沈阳国产。
10月1日,宝马集团的“数字化汽车(Digital Car)”部门正式成立,将自动驾驶及驾驶辅助、智能互联及数字化服务等所有数字化相关研发业务集合为一个部门,促进数字化研发力量的内部整合。高乐说,在数字化方面,中国的丰富经验可以分享到其它市场。以前是全球优先,然后才到中国;现在已经反转,越来越多的功能会在中国开发、中国应用,随后才会应用到宝马的其他市场。
今天的中国有“新基建”的宏伟蓝图、有成熟的数字化生态;今天的宝马有以用户为中心的指导原则、有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坚定决心。
高乐强调,数字化的程度,直接决定了用户选择的意愿。数据不仅是我们了解用户的惟一渠道,更是服务用户、创造价值的“终极武器”。只有读懂数据,才能读懂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