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长安汽车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战略发展期。如果说,企业转型这条路线陡峭、貌似难以逾越,但闯过去之后,就会发现山巅之外的群峦叠嶂。随着创新创业进入到了3.0阶段,即将迈入4.0阶段,长安汽车已经越过第一个山丘。
刚刚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十四五”以及未来15年的发展新蓝图。
与前几次五年规划相比,“十四五”规划之所以非同寻常,是因为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部环境,并且恰好站在“第二个一百年”的起点,也处于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阶段。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多次提及“科技”与“创新”,并首次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公报强调,到2035年中国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这为中国下阶段经济定下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基调,明确科技创新将在未来驱动经济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
这一战略部署,为汽车企业带来了转型升级发展机遇。
众所周知,汽车业已成为技术快速迭代的重要领域。科技与汽车领域的紧密拥抱,正触发新一轮汽车行业竞争的序幕。软件定义汽车已经成为产业链头部企业的战略共识。在此影响下,汽车消费升级态势不可逆转。
越来越多的头部车企开始踏上了自我革命的道路,全速向科技企业转型。长安汽车走在前面。
早在三年前,长安汽车提出“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这既包含对全行业面临战略挑战的判断,也表示长安要主动抓住战略机遇的前瞻。彼时,长安汽车正连续多年实现自主品牌乘用车产销百万辆,高层内心的危机感让不少人感到惊讶。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怀有敬畏,从来不是弱点。长安的危机意识深深植根于它作为制造企业的基因里,第三次创业的落地,就是他们对变革时代的回答。
在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看来,软件将是未来汽车智能化的基础和竞争力的核心。随着芯片、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赋能,未来的汽车,将是移动多功能空间、大型智能移动终端、数据采集载体、能源储能单元。
在创新创业中,长安汽车大力抓研发,加强核心技术攻坚力度,推动未来科技量产普及。加速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掌握新能源大三电核心技术,具备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电池系统集成设计、电驱系统集成设计等核心能力。加速推进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实现国内首个L3级自动驾驶量产体验。目前已实现IACC、APA5.0、微信车载版等21项技术国内首发。
长安汽车每年坚持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之中,“十一五”至今已累计投入近1000亿元。其在全球智力资源布局的协同效应,正潜移默化地体现在产品端。
通过产能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长安汽车3年来累计淘汰20多款低竞争力产品,关停并转整车产能140万辆实现资源聚焦。快速推动经典产品PLUS化,CS75PLUS、CS55PLUS、逸动PLUS等;另一方面,基于人群焕新推动产品焕新,推出长安乘用车高端产品序列首款车型UNI-T,得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可。
得益于此,长安自主品牌单车市场均价提升了4800多元,让品牌竞争力再上新台阶,也使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
长安正在力求把每一笔投入转化为实际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在长安汽车披露的9月份产销快报中,长安汽车披露的10月份销量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以同比增长29.7%、销售212640辆的表现,迎来今年单月销量新高。1-10月,长安汽车累计销售1583521辆,同比增长14.1%,提前突破150万大关。质量有保障,品牌才立得住。长安优秀成绩的取得是长安坚持技术创造价值、价值赋能品牌的结果。
2020年北京车展上,长安汽车发布乘用车高端产品序列UNI以及概念车Vision V,全面推进品牌向上。同时在“科技长安、智慧伙伴”的全新品牌定位下,开启品牌焕新之旅。
通过一系列软件、智能技术布局,长安汽车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强化。经此一役,长安对自己的战略定力和战略执行力有更多自信,也更坚定了深化转型的决心。
对于“十四五”布局,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透露,长安将继续沿着第三次创业的大方向,加速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牢牢抓住本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重构带给汽车企业的新的收益机会。进一步拓展汽车后市场、拓宽产业布局,以增加自己面向未来的收益来源。
随着中国市场地位更为稳固,长安将在此支撑下,更有力量地走向海外,在世界范围内立足。为此,长安汽车正在积蓄力量。
而今,长安汽车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战略发展期。如果说,企业转型这条路线陡峭、貌似难以逾越,但闯过去之后,就会发现山巅之外的群峦叠嶂。随着第三次创业进入到了3.0阶段,年底即将迈入4.0阶段,长安汽车已经越过第一个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