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侗族傩戏“咚咚推”采用侗语作为媒介,是集舞蹈、唱腔、旁白等于一体的具有叙事功能的小型戏剧种类,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侗族人民在长时间的发展和生产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的一种艺术活动就是咚咚推,不仅展现了侗族人民智慧,还让侗文化得到体现。然而,与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生态相似,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飞速进步的今天,咚咚推的继承和发展却面临着重重困境。本文从对湖南新晃咚咚推展开的田野调查入手,揭示咚咚推的现状,试图对咚咚推这种传统艺术在当代的保护和传承进行探索。
【关键词】咚咚推;艺术生态;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9-0230-03
【本文著录格式】陈连秀.侗傩的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湖南新晃侗傩为例[J].北方音乐,2020,10(19):230-232.
一、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傩戏,中国戏曲剧种,戏曲形式在祭祀中吸收了一定的民间歌舞和戏剧元素而成。傩戏在不同的地区,其表现形式和内容都是不尽相同的。天井寨位于新晃侗族自治县,咚咚推也在这个村寨得到传承。与其他的傩戏相比较,侗族的“咚咚推”是极具独特的。首先,侗傩是流传范围最小(仅在一个自然村寨中流行)并且是唯一一个以本民族语言——侗语,为介体进行表演的,不论是旁白或者是唱腔,均以侗语展示。其次,“咚咚推”在表演艺术上,除个别角色外,皆在锣鼓伴奏中以舞蹈形式来表演,以此推动剧情的发展;就“咚咚推”丰富的内容来看,它也是侗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历史缩影,具有极其重要的史值。一方面,“咚咚推”的流行范围很小,只是现于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村寨,但也正由于所处环境阻塞,本土傩戏文化才少受外界干扰,其仪式、内容的发展和演变痕迹保存的完好且鲜明,为研究侗民族文化历史提供了“活化石依据”。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咚咚推”吸引了国外学者的注意力,尤其是日韩等国,在研究考察咚咚推的时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侗傩“咚咚推”在2005年被推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还成立了傩戏学研究会,傩戏的研究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在研究期间取得大量的实际研究成果。关于儺戏的传承、演出及科本收集与研究方面有张应和,周名阜的《沅湘傩词汇览》,理论研究有张子伟的《湘西傩文化之谜》,杨世英的《侗族傩戏侗族傩戏“咚咚推”》等等,都是研究傩文化的著作,与新晃侗族傩戏相关的文献就有近两千篇。中国的傩戏与国外的很多戏剧的诞生有很大联系,特别是日本的“能剧”。对于中国傩戏研究最早的是日本学者田仲一成著有《中国戏剧的起源与产生》,福满正博的《傩文化和宋元明杂剧》等论文和著作。这些学者的参与对我国傩戏研究的促进是大有脾益的,可以提供很多新的参考。
二、湖南新晃咚咚推田野调查的切入
(一)调查地域的选择
1.地域选择的原因
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的天井寨被选作为此次主要的调查地点。至于为何选择他作为调查地点,以下几个因素是为主要的。
典型性和代表性。天井寨的独特导致它能作为咚咚推生存地的代表,因为只有这个小村落存留了最具特色并独一无二的咚咚推。
研究的方便性。被调查群体的信任和配合直接关系到调查的真实性不仅和调查者的信任息息相关,他们的配合也至关重要。因此,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有可信度,必须尽量拉近与天井寨村民的距离,消除其内心防备和陌生感。值得惊喜的是,当地的百姓非常热情好客,民风非常淳朴。所以当我去到天井寨的当天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并很快融入到他们的生活。
2.地域背景
新晃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西部,沅水支流舞水的中游。新晃县一直都是湘黔范围重要的商道和物资集散地。有“湘西明珠”之称。天井寨位于湘黔接壤的顶天山,当地有40多户人家。
3.调查时间上的选择
此次调查的时间是从2017年1月25日开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选择这个时间段有利有弊。
选择的优势与劣势。巧逢过年,外出打工的人大都已经回到村寨。所以,相对来说,就拥有更多的时间和人来配合调研工作的展开。另一方面,正值寒假,也接触到了仍然在学习咚咚推的学员。调研时间较短,时间上并不是很充裕。正处冬天,天气较为寒冷,也为调研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外出打工的人都回到家了,所以此行,调查对象这一块相对比较完善。
(二)选择调查对象
选择合适的调查对象有利于得到真实的调查结果。所以这次调查对象不仅有傩戏的负责人及表演的学员,还有村委会等。调查对象最终确定为以下机构和人士。
1.龙子明和龙开春是咚咚推的传承人。龙开春则为另一位传承人,咚咚推所有的21个剧目只有这两位老人能完整的演出了。
2.傩戏咚咚推的演员数名,还有一些关心傩戏咚咚推的公益人。政府机构则有四路村村委会和乡镇府,也能了解到他们对待傩戏咚咚推发展的态度和一些规划。
3.咚咚推表演时所使用的面具只有贡溪乡的三位雕刻师可以制作。
最后,调查的主体为乡里和村寨的村民。
(三)选择调查方法
我采取的这三种调查方式为我搜集到了更多的信息。
1.文献调查。通过翻阅文献可以了解侗傩相关的历史文化价值、地域分布的情况以及目前所处现状和价值意义。
2.网络调查。通过专业期刊阅读以前的研究成果,同时很多咚咚推的信息也得到了收集。
3.实地调查。调查侗傩所处的生存境况和面对这种镜况如何进行保护措施等是主要调查的主要方面,实地去考察,和当地人聊天了解信息,去观看演出的道具和场地,对调查也有一定的帮助。
三、湖南新晃咚咚推的田野调查
(一)关于新晃侗族傩戏咚咚推的介绍
1.侗傩咚咚推的来由
傩是古代祭祀仪式,普遍存在于我国的乡村,也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原始形态的一种展示。傩戏其实也是一种从祭祀活动中衍生出来的戏剧形式,为傩文化主要的表现形式。而今天的傩戏咚咚推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流传于新晃县天井寨。
2.侗儺咚咚推的价值体现和主要特征
(1)主要特征。咚咚推想必定有它的独到之处才会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了解和调查,我了解到咚咚推表演的形式是以侗语进行表演。最特别的是,表演者并不是完全由巫师进行表演,只要百姓想学,愿意去表演,都能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很全民的一种表演艺术了。
(2)主要价值。傩戏咚咚推在傩文化当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古老侗族傩文化的历史缩影,还是优秀的民间艺术,具有很大的社会文化价值。
咚咚推是侗族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一种民族文化,它具有一定的民族学价值,不仅可以通过它了解到侗族人民古时的思想和追求,还可以吸引了大量的民族研究学者去探索、研究。可以利用咚咚推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资源来开发当地的旅游产业。一来吸引游客前来领略咚咚推的文化魅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再而,也将傩文化传扬,使傩戏咚咚推得到推广,未来不至于面临失传的可能。咚咚推为戏剧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价值,有“中国戏剧界的活化石”之称。咚咚推从傩舞慢慢发展到傩戏,为中国戏剧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材料。
咚咚推还反映出侗族人民历史文化生活,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素材。对傩神盘古、杨再思的祭祀,使侗族人农耕生活下的原始生活状态得到展现,在研究人类的发展道路上提供了依据。
(二)侗傩咚咚推的现状
1.咚咚推目前仅存于天井寨的一个自然小村落。
2.咚咚推的传承人年纪较大,基本不参加演出,传授也是通过口口相授进行。
3.目前,咚咚推保存下来的剧目仅有21个,天井寨傩戏队的成员少。咚咚推表演的面具基本得到恢复,但是做工很粗糙。剧目中重要人物的服饰欠。
4.盘古庙和飞山庙这两座古庙是以前咚咚推进行表演的地方,但这两座庙不幸在文革时期遭到毁灭,至时至今日依旧得不到恢复。后来有一个专门的戏台,但很简陋。
5.咚咚推在表演性质上面发生了一些转变,以前为了祭祀祈福,现今是外界有需要,请他们表演才会表演。
6.在传授方面,以前传男不传女,但是现在只要有人学就会教,但是还是不会教未出嫁的女子,可以去外面演出,但是不能往外传授。
7.咚咚推被天井寨村民熟知,但是对咚咚推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却了解甚少。在县城里的居民则对咚咚推的了解和关注更少。
8.现今,咚咚推获得了一些资金资助,咚咚推的保护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研究成果。咚咚推仅存的21个剧目也被新晃县文化局录制成了光盘。
(三)目前,新晃侗傩所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1.面临的困境
1.咚咚推的传承后继无人。两位传承人已年迈,只能依靠口口相授,目前,除了两位继承人会21种剧目外,没有人会全部剧目了。光碟并不能将咚咚推的精髓都能表达出来。
2.学习咚咚推的人寥寥可数。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来的人记忆力跟不上,而正上学的孩子也不愿意舍弃学习来学习咚咚推。咚咚推的发展和传承面临着重重困难。
3.经营管理缺人手。保护和发展有矛盾,现在很多人都不能欣赏到咚咚推的美,没有大众审美,但是如果对咚咚推做出改变,那就失去了咚咚推的原貌。所以,这种矛盾暂时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只能尽最大可能去保护。
4.观众少,表演都用侗语,但是很少有人能听懂,导致咚咚推的生存变得举步维艰。了解咚咚推的人太少,群众的认同感不强,缺少了解咚咚推的欲望。
2.原因分析
1.当地经济条件限制,很多青年选择外出打工以维持生计,导致参加咚咚推活动的人寥寥无几,愿意学习咚咚推的人太少,咚咚推的继承面临着很大的阻碍。
2.咚咚推的生存空间也遭受着来自外来文化的挤压和冲击。各种娱乐方式在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下如春笋般层出不穷,咚咚推的表演模式已经脱离了大众需求。汉化程度越来越严重。语言的障碍也是导致咚咚推生存环境变得更加紧迫的原因。
3.政府的宣传力度和扶持力度不够,也缺少来自外界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咚咚推的演员技艺不够精湛。演出团队不够团结、积极。经济效益被放在了首位,忽视了可持续协调发展,关于咚咚推的保护工作因此出现了矛盾。政府对咚咚推制定的保护行动跟不上计划。
(四)湖南新晃咚咚推发展和保护的提议及措施
目前咚咚推的生存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其的保护工作应该提上日程并加紧。通过此次调研,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关于咚咚推保护工作的提议及保护措施。
一、政府给与高度重视,投入资金促进保护工作进行。文化部门定期投入资金用于推广咚咚推,给予咚咚推传承人和表演者资金补助,减少表演人才的流失,尽量满足咚咚推的保护和发展需求。
二、加大对咚咚推的宣传力度。政府部门应重视对咚咚推的宣传工作,宣传效果可以利用学校、媒体或杂志等多方面渠道达成,让咚咚推得到推广,为更多的人熟知并关注其发展动态。
三、等待机遇,抓住机遇。市级古村寨已将天井寨列入名单,当地政府可以在开发村寨项目时主动创造机遇,利用咚咚推这个特色文化,将咚咚推的保护发展与天井寨开发相结合。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四、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多渠道培育人才。充分利用教育机构,可以开发咚咚推的相关课程,在专业院校也可设置民间艺术的项目,多渠道培养人才。
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可以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督机制,确保政府、社会团体投入的资金能切实的用于咚咚推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中去。
六、成立专门的表演团体,开始走进市场。在保证咚咚推按照其原本面貌的前提下,成立专门的表演队伍,以市场化的经营和管理模式来使表演团队得到演出的机会,不仅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对咚咚推的推广和宣传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一开始只是听说家乡有傩戏这一民间艺术,也曾亲眼见识过,但长大后自己亲身去调查、去体验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了傩戏咚咚推的神秘魅力,古老而又富有生机。诚服于它自身坚韧和别具一格的特点,咚咚推极高的社会文化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叹为观止。但感叹其魅力的同时,咚咚推此时的生存状况也令人深深担忧。希望自己也能为咚咚推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一点绵薄之力。总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保护咚咚推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更不仅是侗族人民的事,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傩戏咚咚推,帮助它找到一条充满阳光的发展之路,不能让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民间艺术就此消失于世。
参考文献
[1]王兆乾,吕光群.中国傩文化[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2007.
[2]江月卫,杨世英,杨丽荣.中国侗族傩戏咚咚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3]刘之凤.发现湘西古夜郎·新晃侗族风情[M].北京: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4]新晃侗族自治县民族事物委员会.新晃侗族自治县民族志[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5.
[5]穆邵阳,杨长沛.傩戏“咚咚推”与天井侗族的文化记忆[J].戏剧文学,2012.
[6]杨世英,梁银凤.侗族傩戏“咚咚推”传承的思考[N].边城晚报,2010.
[7]王淑贞,王文明.湖南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问题与困难[J].怀化学院学报,2010(6).
作者简介:陈连秀(1995—),女,湖南怀化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