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华
【摘 要】在人口庞大的中国,除了汉族之外,一共有着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在这其中,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的壮族以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印记,在众多少数民族中脱颖而出。对于壮族民歌的演唱形式而言,主要运用的是原生态的民歌唱法,与此同时,在演唱过程中也融合了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使得壮族的民歌较之其他民族,有着独特的风格特点,并且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广西壮族民歌;演唱风格;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6-0087-02
在拥有55个少数民族的中国,壮族在人口数量上位居首位。壮族的文化从秦汉时期就逐渐形成了,并且成为了中华文化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鲜明的文化特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壮族民歌诞生于劳动人民的劳动之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并且已经融入了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壮族人民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生产活动中都习惯性地传唱壮族民歌,壮族民歌已经不单单是一种音乐文化,更成为了壮族人民进行交流沟通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在壮族人民当中,无论男女老少,都对民歌信手拈来,壮族大地已经成为了民歌的天堂。所以,能够看出民歌在壮族文化当中至关重要,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壮族民歌凭借自身丰富的内涵、清新的韵律、淳朴的民风和激昂的情感,也成为了中华音乐文化中的重要一脉。
一、广西壮族民歌的演唱风格
在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中,壮族的人数最多。在壮族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是自幼跟随父母学习唱山歌,这也是壮族民歌传承的显著特征。大多数的壮族男女都是通过唱歌来表达各种情绪和心理。很早以前,相比于其他民族,壮族人民更加喜爱唱歌,这也是壮族民歌不仅歌曲数量多而且曲调清新自然、优美婉约的主要原因,同时广阔的壮族地区也被人们称之为“歌海”。但是,关于壮族民歌演唱风格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具体对其演唱风格作以下探究。
(一)具有浓厚的情感特色
广西壮族民歌不仅体裁多样,韵律丰富,更为突出的是其具有非常浓厚的情感特色。由于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行,社会在不断进步,所以文化的变迁也为民歌赋予了新的情感特色,因而壮族民歌情感丰富,覆盖范围较为广泛。广西壮族民歌不仅包括单纯的叙事歌,还包括生活和生产歌,另外还有风俗歌和情歌。首先,所谓的叙事歌就是直接反映历史事件和传说的歌,例如《盘古歌》、《乱世歌》等;其次,所谓的生活和生产歌,就是在壮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民歌,主要用于描绘和记录人们的生产生活,例如《锯木歌》、《谜歌》等;另外,风俗歌主要是指直接反映壮族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的民歌,例如《打鼓歌》、《祭牛歌》等;最后,还包括情歌,主要就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情感,不仅包含苦情歌和爱情歌,还包含吊唁歌,根据个人情感的不同,音乐内容也不尽相同,例如苦情歌的代表《穷人歌》,吊唁歌的代表《二十四孝歌》,至于爱情歌就较为丰富了,也是壮族民歌当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形式,表达了壮族男女单纯美好的爱情,并且大多数的爱情歌都被赋予了故事性,趣味十足,让人回味无穷。
(二)具有原生态特色
所谓的原生态,就是指壮族民歌融合了壮族人民生产生活中的特色和文化元素,展现了壮族人民最原始、最淳朴的生活面貌。壮族的民歌是在壮族人民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的,集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壮族人民共同努力和创作的灿烂成果。可以发现,在壮族民歌当中,多数为即兴创作和演唱的,直接反映出劳动人民的生活,记录了壮族最灿烂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在今天,从壮族民歌作品当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壮族人民描绘的历史生活状态,能够了解当时的风土人情,领略历史的变迁。可见,壮族民歌作品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研究价值,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即便在今天的歌曲创作中,也能够看出广西壮族的歌曲中充斥着大量的原生态特色,壮族人民通过借鉴最原生态的内容和唱法,来展现壮族歌曲自然、淳朴的艺术特色,体现出了“真、善、美”的风格。现代都市中的人们,在壮族民歌当中能领略到别样的民族魅力。例如,在《壮乡美》和《山歌年年唱春光》中,演唱者黄春艳通过原汁原味的“土风”展现出了广西民歌独有的风采,其被誉为“壮乡歌后”。越来越多的原生态元素逐渐获得了大众的认可,迎合了当代人们对民歌的审美需求,并且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了壮族民歌的魅力,成为了壮族民歌走出本土、面向世界的有力推手。
二、广西壮族民歌的技巧探究
情感经常通过音乐来传达,在歌曲的演唱中,情感的表达是最为重要的,同时,其也能够对声乐的表演、教学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壮族民歌的演唱中多遵循“唱情”的特征。第一,对于壮族人民而言,大多数的民间歌曲都是人民触景生情由此得到创作灵感创作出来的歌曲,这主要是因为在壮族地区,人们生活自由,常常通过歌曲自娱自乐,并以此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由此可見,壮族的民歌通过遵循“唱情”的特征,不断地丰富内容,发展壮大。第二,民歌的演唱方法和艺术歌曲的演唱方法相差甚远,在民歌演唱中更注重真情实感的表露,壮族民歌亦是如此,更多的是通过歌曲的演唱表达演唱者的情感,而并非专注于演唱技巧。这使得壮族民歌在遵循“唱情”特征的前提下实现了歌曲与情感的统一,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民歌演唱风格。但是,技巧也并非不重要,在壮族民歌的具体演唱技巧上,则对其进行以下两方面的具体探究。
(一)借鉴美声的发声方法
通过研究广西壮族民歌可以发现,其在技巧方面不仅运用了传统的壮族民歌唱法,还借鉴了美声的唱法,不仅融入了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技巧,还应用了众多西洋声乐技巧,形成了一种包容性较强、内涵丰富的民歌艺术。这样不仅继承了我国传统的文化元素,还融合了西方的音乐美学艺术,艺术价值更高。广西壮族民歌非常强调善同美德的融合,主张在音乐表现的过程中注重协调美,韵律婉转悠扬。在演唱的过程中,注重民歌的音色明亮、细腻温和,以及灵动自然,具有大自然的美感;在发声的过程中,注重柔和的共鸣调节和微微的声波振动,大多都在硬腭和口腔的上前部分进行振动发声;在演唱技巧方面,更加注重自然淳朴,注重音乐的顺畅清新、自然流露,不会有过多的修饰和炫耀,会根据歌词本身的特色来进行发声,强调将情感自然地融入到音乐当中。所以,在演唱壮族民歌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壮族的语言特色,还要掌握壮族的文化特色,融合民族的唱法和美声的唱法,以演唱出歌曲深层次的内涵。
要想完美演绎壮族民歌,就需要深刻领悟“真、善、美”,将其真谛通过优美的音乐传递给听众。也就是说,高水准的演唱者不单单是一个利用花哨的技巧炫耀唱功的人,而更应该是能够歌唱真实情感,与听众进行互动的人。例如民歌《只有山歌敬亲人》,由于民歌素材的特殊性,所以需要演唱者深刻体会民歌背后的丰富含义,在这首民歌中,民众与刘三姐对唱,进行对唱的同时,结合齐唱的方式,让对唱的氛围更加浓厚、情感更加饱满,能够渲染出气氛。通过民歌,我们能够看到淳朴乐观的刘三姐,能够感受到她的善良和朴实,对刘三姐的好感油然而生。又例如民歌《温瑞》,所谓的“温”就是歌曲,“瑞”就是壮族的布瑞支系,这首民歌的风格较为柔美,韵律婉转悠扬、细腻柔和,采用61235五音列的结构,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借鉴中国戏曲的演唱方法
我国著名的歌唱家黄源尹先生曾经创作了《关于声乐民族化的学习方法》,他指出,在进行民族声乐演唱时不仅要注重呼吸的调节和发声以及共鸣的和谐,同时还要立足于民族语言,融合吸取戏曲曲艺的特色,这样才能够创新艺术形式,丰富文化内涵。例如,昆曲强调“四声、阴阳”,讲究字正腔圆,发音清晰精准,与共鸣完美结合。针对壮族民歌,在演唱时不仅要融合戏曲的唱法,还要采用戏曲的演唱技巧,这样才能够让民歌风格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师乙曾说过,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可以看出,歌唱者在演唱戏曲和曲艺时要注重情感的融合,要保證音乐悠扬动听。并且在表演学著作《明心鉴》当中也曾写到:每发一字,先审其唇、齿、舌、鼻,或半唇、半喉、半舌、半鼻均必辨明。可以发现,想要演唱出壮族民歌的精髓,就要在了解壮族语言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演唱,保证吐字的清晰准确,这样才能够把握住民歌的内涵,了解民歌中的人物形象。无论是什么体裁、什么特色的音乐作品,只有在吐字时掌握好力度和音量,才能够真实地展现出声乐的魅力。要把握好字词的发力点,利用“开、齐、撮、合”的吐字方式,让字词更加精准。掌握好发音状态和发音位置,咬住字不松口,保持嘴型的正确,这样才能够正确演唱。
三、结论
一个区域的民歌艺术直接展现出一个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特色,是该地区和民族风土人情的直接反映。广西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长期以来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智慧和情感的结晶,散发着该民族最独特的文化魅力,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审美和情感特色。壮族民歌的体裁多样,韵律丰富,内容深刻,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本文通过对壮族民歌的演唱风格和技巧进行研究,总结出了壮族民歌的特色和优势,有利于壮族民歌今后的丰富和发展,为壮族民歌走出本土、面向世界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龙榕宇.广西壮族原生态民歌演唱风格与方法的探究[J].北方音乐,2018,38(23):35+41.
[2]危瑛.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J].艺术评鉴,2019,(09):23-25.
[3]张坤丽,陈凤洁.壮族民歌的当下境遇——基于政府、学者文人和民众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2019,(26):66-67.
[4]卢婷婷.广西田阳壮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6,7(07):176-177.
[5]邹建军.广西壮族民歌<赶歌圩>的艺术特色分析[J].音乐创作,2017,(09):142-145.
[6]黄金.广西壮族三声部民歌艺术特征折射出的民族个性[J].当代音乐,2018,(1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