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声唱法是从国外传入我国的一种歌唱形式,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演唱方法。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在演唱本民族民歌时在不断尝试引入美声唱法,让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科学融合,使本民族民歌的演唱方法得到进一步地发展。本文探析在壮族民歌演唱中科学借鉴美声唱法,以期研究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不足,更完美地唱出动听的壮族民歌,更好地发展我国壮民族声乐艺术事业,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关键词】壮族民歌;演唱;美声唱法
【中图分类号】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9-0040-03
【本文著录格式】吴晓.浅谈在壮族民歌演唱中科学借鉴美声唱法[J].北方音乐,2020,10(19):40-42.
随着时代步伐不断前行,许多国家、许多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地交流与融合,声乐演唱方法的交流与融合也是其中之一。壮族民歌演唱法是我国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歌者在传承前人传给我们的经验上,还要积极吸取外界的优秀成果,不断推动壮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发展,把优秀的演唱方法融合到壮族民歌演唱里来,让壮族民歌的演唱方法不断发展、升华。
一、壮族民歌
壮族民歌浩如烟海,种类繁多,从内容和形式来看,主要有古歌、叙事歌、劳动歌、生活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童歌等。壮族民歌具有一挥而就、出口成章的特点。壮族人从童年开始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学唱壮族民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习俗。特别是在壮族农村,人们上山砍柴、下田种地、逢年过节、社交、青年男女恋爱、丧事嫁娶等,都用壮族民歌来表情达意。甚至有些对话、吵架也以歌代言。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生活的主要內容,是壮族劳动人民生活经验、思想精神、艺术智慧的结晶。壮族民歌的演唱方法有它自己的风格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平腔唱法
指用真嗓演唱,声调平稳,声音清脆、明亮。例如《叙事歌》,旋律起伏很小,音程距离不大,都是一度、两度的音程,用歌唱来讲述生活、事情,这类壮族民歌多用平腔唱法。
(二)甩腔唱法
壮族人在与人打招呼或者呼喊较远的人时有加重语气、拉长语音的习惯,还喜欢在长音后面加昵称“侬啊喂”等,唱这些较高的音时,演唱者的气息要快速地往小肚一沉,把高音像甩东西一样向前远方甩出去,很多是用真声演唱。例如《劳动歌》,因生活在大山深沟里的壮族人,在田间地头劳作时,为了交流,就要使声音唱得响亮、传得远,所以旋律起伏比较大,音程距离也比较大,一般是四度、五度的音程,这类壮族民歌多用甩腔唱法。
(三)吟唱法
述说吟白,有说有唱,声音含蓄,表达了壮族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例如《情歌》这类壮族民歌多用吟唱法。
(四)假声唱法
壮族民歌中有些大跳音程,音域比较宽广,音高太高,不能用真嗓演唱,就必须借助假声,但因没有掌握真假声混合演唱技巧,只能从真声直接唱到纯假声,用纯假声唱出这些高音。例如《仪式歌》这类壮族民歌多用假声唱法。
壮族民歌的演唱风格较为独特,唱出的声音比较散、扁、浅,气息支持点浅,色音不够圆润通畅,音量比较小,音域较窄。要想唱好壮族民歌,不仅要懂得本民族的传统歌唱方法,还要学习其他民族的好的歌唱方法,这就需要壮族歌者在学习演唱的过程里慢慢积累歌唱方法,努力把各种好的歌唱技巧融汇贯通到演唱壮族民歌里,弥补壮族民歌原有歌唱方法的不足,赋予它比较科学的发声方法,美化音色,扩大音域,进而提高壮族民歌的演唱能力。
二、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的意大利,是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社会、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美妙的歌唱、完美的歌声的含义。发展到当代,已经在世界较大范围内普及,很多国家的音乐界将之引入,受到许多歌唱家的喜欢与推崇。美声唱法区别于其它唱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美声唱法注重演唱的呼吸,演唱与呼吸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呼吸是演唱发声的动力、是演唱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呼吸来控制和运用演唱的气息,就没有悦耳的歌声。如果不能较好的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就不能发出优美的歌声。只有通过较科学演唱的呼吸训练,掌握更好的呼吸方法,在演唱时,才能轻松自如地转换真假声和自由混合真假声,以提高演唱发声能力,保持演唱发声的连贯性,演唱出“美好的歌声”。
(二)美声唱法注重运用真假声混合发声法进行演唱,也就是把真声与假声融合在一起唱歌,真声和假声是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着用。真假声混合发声法是指喉头的位置和咽腔打开的长短、宽窄以及收缩的比例调节到恰当好处,无论唱哪个音域的音、无论节奏变化快慢,音色始终保持统一。
(三)美声唱法注重共鸣的运用,演唱者运用共鸣时是把歌唱所能用的共鸣腔体都调动起来,尽量解放可能用得上的共鸣,根据音高的分布特点按比例进行共鸣,头腔共鸣、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应结合密切。歌唱者要用灵敏的感觉和听觉去辨别,注意共鸣要自然,尺度分寸要适当,进而发出更加优美的声音,音质更加纯正与悠扬,从而让演唱出的歌声达到“美好的感觉”。
三、美声唱法在壮族民歌演唱中的交流与融合
演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技巧,演唱是艺术领域中重要的一项分支。嗓音先天条件的好与坏,对歌唱者非常重要,可是如果没有科学的演唱方法与演唱技巧,那么嗓音先天条件再好,唱出的歌声也是没有生命、没有灵魂的,而且嗓音很容易损坏。作为一名壮族演唱者,不管用美声唱法,还是用壮族民歌唱法,都要经过科学的歌唱训练,学会比较科学的歌唱方法,掌握比较好的演唱技能,不断提高演唱能力等。
美声唱法与壮族民歌唱法各有特点。壮族民歌演唱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为主,因此在阐述相关壮族民歌演唱方法方面的文献与书籍很少,对壮族民歌歌唱的发声器官及生理结构等方面的探析也是不多。较多的壮族歌者在歌唱时不懂如何更科学地去调动与调节歌唱的发声器官等,壮族歌者在歌唱时主要注重咬字、吐字、抒发情感等方面。而在美声唱法中,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有比较详细的研究与描述,对后来学习演唱的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几十年,我国各民族音乐界也在尝试引入学习美声唱法,壮族音乐界也一样在尝试运用、借鉴美声唱法比较科学的演唱方法,融入本民族的歌曲演唱,让壮族民歌的演唱发音更加圆润优美、吐字更加清晰。在人们的印象中,民族唱法的演唱者是掌握不好美声唱法、美声唱法的演唱者也掌握不好民族唱法的。平常大家都认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在我国歌唱家吴碧霞身上,看到的却是二者较为完美的融合。开始她只能演唱民歌,但通过多年的研究学习,她现在能较自如地驾驭民族、美声两大唱法,并能较好地将美声唱法融入民歌的演唱中,是中国首位集中国民族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于一身,也是获得最高国际奖项的歌唱家。
(一)气息控制方法
壮族民歌的演唱虽说也非常注重对于呼吸的运用,但壮族民歌唱法对于呼吸的探析不多,一般歌者运用气息比较自由。同一首壮族民歌,不同的歌者有不同气息运用方法,自由发挥、自由歌唱。因此壮族民歌的演唱在歌唱气息控制的方法上存在“自由过多,规范不够”使得的不足,壮族民歌的演唱没有达到最佳效果。美声唱法一般用胸腹式联合的呼吸方法,这样歌唱动力就比较充足,歌唱音高比较轻松,歌声比较圆润、响亮,不扁、不尖,弹性及穿透力较好。在壮族民歌演唱里,如果不能正确运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进行指导呼吸练习,就比较难发出婉转动听的声音。相对而言,美声唱法在训练歌唱气息上,有比较完善的学习体系和训练方法,例如蛤蟆喘气练习法、狗喘气练习法、发“丝”练习法、“搬东西”练习法等等。练习时讲究呼吸支持歌声,用气息作为歌声的动力,根据歌唱的实际情況控制歌唱气息,这是要谦虚参考学习与借鉴的地方。
(二)混合声的运用
壮族歌者在演唱壮族民歌时一般多用真声进行歌唱,歌声很响亮。唱到高音时,歌者一般用力把真声“喊”出或“甩”出,如果唱到更高音时,就用纯假声唱,这时歌声很虚,音量也很小,并且真声与假声衔接的痕迹比较明显。
美声唱法比较注重对“混合声”的运用,这能使演唱者比较轻松的发出的声歌,尤其发出的高音更饱满、圆润、亮丽,唱出的歌声更美妙。例如歌唱家吴碧霞,她有“中西合璧的夜莺”的美称,她不仅能轻松驾驭民族唱法,还能自如演唱美声唱法,并且还能把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唱法民美唱法。她在演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类型的歌曲时,都能把每个音符表达得很细腻、婉转、动听,例如中国歌曲《斑鸠调》《春江花月夜》《多谢了》,西方歌曲《夜莺》《弄臣》《茶花女》等。吴碧霞突破了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差异,运用“以情带声”的歌唱技巧,她的声音非常亮丽和圆润,集中性强,歌声既充满感情色彩,又极具感染力与穿透力。
(三)共鸣方法
共鸣是美声唱法的重要演唱技巧之一,在美声唱法中,歌者很是讲究共鸣腔体的合理运用。非常注重利用喉咙等一系列发声器官进行共鸣,分为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头腔共鸣。在演唱时根据音域的情况按比例合理运用各个共鸣腔体。壮族民歌在演唱时,使用较多的是真声,没有运用共鸣,这就使得歌声穿透力不够。如果能在演唱壮族民歌时,合理地融入一些共鸣腔,这样所演唱的壮族民歌会更动听。
(四)基础练习
1.“m”练习
学习“m”唱法时,身体自然直立,放松喉头的肌肉,自然扩张胸部,放松两肩,慢慢地吸入适量的气息,感觉“m”放在吸气的状态上,吸入的气落还要入丹田,用气息支持住“m”音,并保持歌唱管道的畅通,不管歌唱的音是高音、中音或者是低音,都要感觉所发出的声音位置要保持好。
练习曲
(1)1-2-|3-2-|1---||
m
(2)12 34 | 54 32 | 1- ||
m
(3)i---|7 65 4|3- 2- | 1--- |
m
在歌者学习唱这些练习曲时,音与音要唱连贯,不能断断续续,气息控制要均匀,根据每个人声带的特点,唱到适合各自的音高,并且要持之以恒的学习练习,逐渐总结学习经验,慢慢掌握歌唱技巧的要领。
2.母音练习
母音是演唱发声的主要元素,唱好母音对于演唱来说十分的重要。练习好“m”后,在发声状态位置不随意改变的前提下再练习唱“mi”“ma”。学习唱“mi”“ma”时,发声要自然,不能用喉头发力,感觉声音的位置保持在“m”的位置上,不能让声音位置掉下来,要“高位置”挂住这些音。
母音学习还可以使用“a,e,i,o,u”这些字母进行练习,用这些母音作为歌唱发声基础训练时,注意歌唱的发音位置、音色要统一,不能任意“一下前,一下后,一下进,一下出”。练习时必须放松的打开喉咙,让声音松、通,感觉声音在歌声的通道中流动,并要注意练习换字母时咬字、吐字不要有多余的动作,以免破坏喉咙的放松打开和歌声在通道中的流动感。
练习曲
(1)5 3 4 2 | 3 1 1 - | 5 3 4 2 | 3- 1- | 1- - - ||
m i ma mi ma mi ma mi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