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这门学科学习的是对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运用。教师要开展“语用型”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提升。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涉及最主要的内容是识字、写字,在低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落实“语用”教学属于难点。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以下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化语用训练,从而在高效的语用训练实践中,使语用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一、引导朗读背诵,促进“语用”积累
有句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语文学习中,语言积累非常重要,想要学好语文就要积累大量的语言,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做到熟读成诵。统编版教材中所包含的文章通常都具有文质兼美而且短小精悍的特点,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朗读基本功。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学生,在合适的时候让学生进行朗读背诵,为他们的语言积累打好基础。
以《秋天》一课的教学为例。这是一篇散文,教师在教学时的难点是怎样把秋天所独有的事物体现出来,如大雁、天空、树叶等。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然后利用插图来想象秋天的景色,进而有感情地朗读。在学生完成熟读课文后,教师要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然后再通过关键词、图片,引导学生完成课文的背诵。学生在朗读课文时,首先是体会“字”是怎样组成“词”的,然后再体会“词”到“句”的合成过程,再然后是体会“句子”是怎样组成“段”的,最后是体会“段”是怎样组成“篇”的。从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看,大量积累语言材料,可以为他们今后语文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关键的是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進而读出课文的感情。
以上案例中,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十分重要,这样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便深入感知了“词”“句子”“段”“篇”的含义,这便是朗读的作用。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进行有效的“语用”积累。
二、引导品读词语,推进“语用”鉴赏
“文本品读”最关键的就是“读”,旨在通过设定特有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品析词语,实现别有趣味的“鉴赏”,从而助推语用的习得。一篇文章中好的字词特别重要,字词可以有效提升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仔细品读文章,在文章的语境之中体会字词的独到之处,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文字鉴赏能力。
以《找春天》一课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中第四至第七自然段是描写春天的,教师在教学时着重让学生领会“琴声、音符、眼睛、眉毛”分别指的是什么。首先引导学生品读这几段话,之后进行提问:“同学们在品读的过程中,好像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结尾时让学生围绕“琴声、音符、眼睛、眉毛”,来对作者的想象力进行体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便把想象和品读融到了一起,明白了语言的独到之处,同时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了丰富和积累,这对他们的语言观察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文本的“精彩的语句”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因为他们原本就能感知到语言的魅力,但想让他们对语言进行鉴赏,还需要教师指引学生对语句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进行体验,让学生了解学习到更深奥的鉴赏方法,进而获取深厚的语言感知能力。
三、基于文本落点,开展“语用”实践
统编版教材中包含了练习板块,这一板块和语言运用联系密切,要求学生利用学习的语言进行实践。同时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片,教师要利用插图布置实践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其实,统编教材中包含的插图都非常精美,这些插图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让学生在插图的帮助下更好地理解课文,有效地积累与运用语言知识,学习表达技巧。
以《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的课后习题里面所包含的插图和课文情景联系密切。有些教师在完成课文的教学后让学生按照课文的形式,描述插图所包含的内容,但还有些教师没有进行这一步而直接展开了下一环节的教学。其实,教材中课后习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课后习题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如果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不能合理地挖掘课后习题的价值,就无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无法得到较好的提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让学生基于课文的形式来描述插图,之后再逐渐提高要求,让学生将图片中所具有的内涵表达出来。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深入理解课文,同时学会资料搜集和整理,让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培养。这个案例中,基于文本中的插图组织学生进行语用训练实践,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
低年级的教材里面包括了很多寓言、童话、韵文类文章,教师要对这些文章进行合理的运用,让学生通过这些文章培养自己的“语用”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能力训练时,要合理地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所包含的内容,找出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语言能力训练的部分。
四、整合语文园地,拓展“语用”空间
语文园地非常重要,它属于单元教学内容的延伸,通过它可以让学生进行训练和拓展,让学生所学得到展示的机会。不过很多教师没有重视到语文园地的作用,没有让学生很好地利用这一部分内容。统编教材采取“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注重语文核心知识体系的构建,凸显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基于语文园地所包含的不同板块,来展开整合教学。统编教材《语文园地》设置的板块体现了极强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在教学时,必须基于学生的视角。
以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的教学为例。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组织了“小猪佩奇过大年”的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所学习的字词添加进来,并最终形成一个故事,通过故事来串联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知道,统编教材是通过专题来对单元进行组织的,教师并非一定要将语文园地放到最后来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与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布置。教师要通过“语文园地”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爱上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培养,还可以让学生将这一单元中的不同板块结合起来,让语文课堂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我们要关注《语文园地》的综合性语用空间的拓展训练,强化方法的引领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认知方法的内在迁移,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体悟其乐趣。
叶圣陶先生认为,和文字的训练相比较而言,语言训练才是开展语感训练的关键载体之一。由此可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在语言训练中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及时地改变自己的语言形式,从言外转换到言内,帮助学生理解,只有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语用训练,才能有效地丰富他们的语用积累,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天元小学)
(责任编辑 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