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0-12-15 19:06:56贾瑞金
中国果菜 2020年7期
关键词:临沂市蔬菜品种

贾瑞金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薛庄农技站,山东临沂 273400)

近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但随着农业的转型升级,蔬菜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1]。因此,如何实现蔬菜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顺应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3]。探索各产区蔬菜产业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能够助推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蔬菜的竞争力,促进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

临沂市隶属于山东省,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和油料生产基地,2015 年曾被授予“中国蔬菜之乡”称号,蔬菜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18 年临沂市蔬菜播种面积22.36 万hm2,总产量1 638.9 万t,总产值274.3 亿元。其中6 000 hm2以上的种植品种有黄瓜、大蒜、辣椒、马铃薯等,接近6 000 hm2的种植品种有莴苣、萝卜、芸豆、西红柿等;全市食用菌产量34.8 万t,总产值17.8 亿元。近年来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本文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助推当地蔬菜产业发展。

1 临沂蔬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1.1 种子市场准入门槛低,种子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蔬菜是小作物品种,蔬菜种子经营市场与稻麦等大宗作物相比存在用量小、利润大、门槛低、风险大等问题[4-5];而且与主要农作物相比,其品种审定缺少一定的区试、生试等过程和明确的适宜推广区域,同类蔬菜品种多,标准少,影响了主导品种的形成,阻碍了蔬菜生产产业化的进程[6]。再加上优质品种种植需结合特定的自然环境,受各种因素影响,蔬菜生产上,部分种类缺乏高产优质品种,而种植大户或种子经销商推荐的品种在适应性方面缺乏足够的把握,生产种植上出现问题时,维权较难,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1.2 产能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临沂市蔬菜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产业基础薄弱、菜农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制约,蔬菜生产仍然存在种植结构不科学,生产信息不畅通,生产盲目跟风,季节性、品种性短缺与过剩共存等问题。主要表现为茄果类、叶菜类等大路菜、低档菜比较多,品种更新比较慢,新、精、尖品种少且面积小,产品缺乏竞争力,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城乡居民的消费需要。再加上在全国“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下,山东等地受外来蔬菜的冲击,批发市场几近饱和,蔬菜滞销现象时有发生,蔬菜生产能力大而不强。

1.3 土壤问题严重,蔬菜品质降低

目前临沂市蔬菜生产上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使用较多,再加上常年种植某一种或某一类蔬菜,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土壤结构变差、蔬菜品质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土壤连作障碍也是现阶段困扰蔬菜生产的难题之一,由此导致的土壤盐渍化、酸化及土传病害等连作障碍问题突出。

1.4 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低,蔬菜损耗率高

随着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以及“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推进,临沂市蔬菜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与生产设施的不断提档升级相悖的是,约50%的蔬菜基地未进行商品化处理或只处理了应用其中某个环节,更谈不上机械化。仅少数基地配有冷库,多数基地蔬菜采收后,经过人工清洗分级后,就装入印有自己商标的塑料周转筐或泡沫箱内,没有进行包装和预冷等处理措施,再加上冷链设施不完善,蔬菜采后损失严重,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发展[7]。

2 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2.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

为切实保障蔬菜供应和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当地政府结合临沂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计划,提高了供给质量。积极发展综合种养项目,激励菜农发展生态种养,改变传统蔬菜生产方式,鼓励和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创新、丰富技术推广模式和途径,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针对传统蔬菜生产优势日益不理想的现状,指导基地扭转生产观念,改建基础设施,增设蔬菜采摘、农耕体验、科普娱乐、美食酿造等休闲元素,开发多种功能形式,拓展价值链,提升综合收益,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2.2 坚持绿色发展,提高蔬菜质量

2.2.1 提升菜地土壤质量

针对临沂市目前存在的老旧蔬菜基地连茬种植带来的连作障碍严重等问题,应改进耕作制度和耕作方式,提倡水旱轮作、粮菜轮作,增强土壤蓄水保墒性能,提升菜地质量。推进清洁菜园建设,在蔬菜基地内全面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普查,掌握地膜残留污染程度,推广应用加厚地膜、可降解农膜,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农药使用等措施,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减少面源污染,坚持绿色发展,增加绿色优质蔬菜产品的供给。

2.2.2 实施标准化生产

进一步激励基地和园区发展蔬菜标准化生产,利用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市蔬菜标准化生产的进程。此外,针对临沂市目前存在的蔬菜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等情况,还应引导龙头企业、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大户发挥在蔬菜品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做好品牌创建,加强品牌营销。以优势品种为突破口打造名牌产品、特色产品,做大、做强、做优本地拳头产品,提升本地蔬菜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2.2.3 强化农残检测

为提高蔬菜质量,临沂当地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应提高对蔬菜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视,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加强对蔬菜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监管,积极开展蔬菜农残抽样检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8]。各乡镇也应积极建立蔬菜农残检测点,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加强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技术指导,及时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监管水平,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铜墙铁壁。

2.3 坚持科技兴菜,加快提质增效

科技兴菜是发展蔬菜产业的基础[9],临沂市农业相关部门应围绕绿色蔬菜有效供给、设施园艺转型升级、特色产业集群集聚的目标,以设施装备提升、绿色生态、产出高效、产销对接为导向,合理安排试验示范,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绿色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促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良种与良法相配套。

2.3.1 引进优良品种

针对部分基地蔬菜品种抗逆性、适口性差等问题,临沂市农业相关部门应结合农业三新工程、瓜菜科技入户、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补助等项目的实施,合理引进新优品种,开展品比试验,做好数据统计,筛选出叶菜类、茄果类、瓜类等新品种,改善当地蔬菜品种良莠不齐的现象,助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2.3.2 推广新型种植技术

针对临沂市蔬菜种植基地连年种植情况下连作障碍严重、蔬菜产量下降、品质低下等现象,建立试验示范区,引进新型微生物肥料,设置相关试验,从抗病品种的筛选和利用、土壤消毒活化、有机肥和微生物肥的应用、平衡灌溉施肥、水旱轮作等方面,集成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技术,示范集成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绿色栽培技术,通过项目示范,探索推广方式和途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2.3.3 集成高效模式

结合本地种植实际和市场需求,集成轮作、套作、间作等几种高效栽培模式,探明每种模式的具体茬口和适宜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绿色高效栽培模式的示范应用能够缓解菜田土壤连作障碍,降低肥药的投入量,提高蔬菜产量,改善蔬菜品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4 提高采后商品化处理,实现蔬菜优质增效

强化蔬菜产品的商品意识,从思想上重视采后商品化处理工作[10]。首先从改良品种入手,大力推广耐储运、货架期长的优良品种,改善产品品质[11];其次引导鼓励有条件的基地发展田头预冷、冷链运输等设备,完善蔬菜清洗、分级、包装等加工设施,改变当地产品“散而次”的现状,实现净菜上市、包装上市、分级上市,提升蔬菜的竞争力,实现优质优价。

猜你喜欢
临沂市蔬菜品种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老年大学校歌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河北果树(2022年1期)2022-02-16 00:41:38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河北果树(2021年4期)2021-12-02 01:15:10
奇怪的蔬菜
蔬菜
小太阳画报(2020年3期)2020-04-24 09:28:13
品种选育彩版
中国蔬菜(2019年5期)2019-06-04 10:59:06
我最喜欢的蔬菜
种什么品种好?
长江蔬菜(2017年5期)2017-05-10 09:26:56
种什么品种好?
长江蔬菜(2016年24期)2016-03-15 05:06:09
临沂市彩叶植物的园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