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的民族地区脱贫探析

2020-12-15 16:35刘璐璐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发展

刘璐璐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时代”,事实上,这个时代开启于中共十八大。乡村振兴是中国梦的重要构成部分。要推进边境民族乡村振兴,就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由于历史、地理和自然的原因,边疆多民族地区乡村多分布于高山峡谷密布、河流纵横、戈壁荒漠延绵等自然环境恶劣的区域,民族成分众多,宗教信仰迥异,社会发育程度低,市场经济不发达,思想观念保守,贫困问题突出。新中国建立之前,一些少数民族诸如佤族、怒族、独龙族、基诺族、鄂伦春族等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人们还保持着刀耕火种、渔猎、采集、游牧等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滞后发展局面与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不相适应。因此,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边疆民族地区是难点,也是重点,只有实现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才能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创造条件。乡村振兴对维护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生态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特点

乡村往往是由同一个家族或不同家族成员以地域为基础聚族而居的,因此乡村常常兼具地缘共同体和血缘共同体的特征,对于少数民族乡村来说,还同时具有族源共同体的特征。受生态环境、地理区位、社情民情、历史欠账等因素的综合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民族地区的乡村社会呈现出主体性、多样性以及文化性的特点。首先,其主体性体现在乡民们自身世世代代生活在那个乡村,是通过他们自己生活的故事缔造出来的这样的一种乡村,同时乡村的未来是在当地居住的各民族民众手中;第二,其多样性体现在民族地区乡村的景观和民众的生活方式、生计方式上表现出的多样性。无论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还是内地,无论是一个或者几个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还是多民族散杂居和混杂居的地区,都是如此的;第三,其文化性体现在民族地区乡村一些独有的民族习俗,包括少数民族特有的服饰、语言、传统的少数民族节日习俗、宗教信仰、人生礼仪等程序。

2 影响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因素

我国农村贫困监测也采用了多维标准,利用一系列指标监测贫困状况和变化,包括收入与支出、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公平等多个方面。民族地区脱贫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布状况、居民消费生活方式等特殊情况。

(1)自然环境、地理区位制约导致的物质因素。少数民族乡村既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往往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自然灾害高发区,土地贫瘠,自然生产力低下,农业资源匮乏,在没有现代农业科技的介入下,人们从土地上获取收益非常困难。

(2)人口快速增长、人力资本欠缺导致的能力因素。人口普查与统计表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第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汉族人口增加了6.7千万人(增长5.7%);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7.4百万人(增长6.9%),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高出汉族人口增长率1.2个百分点。人口过快增长的另一面,是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低下。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并常处于地方病高发区,也导致人口身体素质不高。由于人力资本的短缺,导致了众多少数民族人口的营收能力有限,难以从外部环境中获取能够维持基本生存的收入,从而陷入贫困。

(3)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束缚导致的精神因素。受地理偏远、交通不便、语言障碍等的限制,大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人们与外界的联系较少,眼界受到限制。受祖辈世代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的影响,形成了以相对低物质供给为特征的经济社会文化生存性均衡,表现出很大程度的“现代性伦理”缺失。

除了上述三大主要原因,历史因素也是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困难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从社会发育历程来看,许多少数民族进行的是跳跃式发展,未能经过完整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发育程度普遍偏低,受历史传统的影响程度较深。因此,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应变能力等都显得很不适应,最终表现为市场适应能力差、自我发展潜力弱,导致贫困发生。

另一方面,从历史上历代王朝的统治政策来看,大多对少数民族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反向倾斜,文化上歧视,政治、军事上压迫,造成少数民族往往分布在自然环境较差的高寒、边远山区。这不仅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远离商品交易中心,市场发育程度低,商品成本较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且使得长期生活在这些交通不便、信息失灵的封闭环境中的少数民族形成了比较保守的思维意识,难以融入当今的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严重阻碍了他们对外开放和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

3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特殊价值

民族地区乡村的地理生态环境与其他地方不一样,比如西南民族地区大多位于山区,同时又相对欠发达,与其他地区比如江浙一带的乡村不同。江浙一带乡村市场经济发育较早,位于大城市辐射区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又把握住了发展的有利机会,因此现在大多实际上已经就地城镇化,或者乡村与城镇已连绵一片,分不清哪是乡村哪是城镇。相较而言民族地区的乡村实际上已缺少这种快速城镇化的条件,远离大城市以及山地环境都使它很难就地城镇化。但是正因为如此,民族地区乡村有了另外一种优势或者经济上的价值。比如具有发展山地高效农业的条件,山地环境以及特有的气候对发展一些特殊农产品具有优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和要求在发生变化,高端农产品蔬菜、水果等需求增加,山地特色农产品因此拥有广阔的市场,高端山地农业因此会有很好的效益,这对民族地区乡村的农业发展无疑是个很好的机会。其次,因为民族地区乡村远离繁华都市,相对落后与封闭,因此保留有相对较好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同时也有较好的生态环境,这种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结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份独特而珍贵的旅游资源,因此发展乡村的生态文化旅游具有比较优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在现代社会是一个蓬勃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足以富裕一个区域或者一个村落。

面对民族地区乡村变迁过程中所呈现的以上问题,需要从认识少数民族村寨所具有的特有价值入手,去重建民族乡村,调适城乡关系,进而促进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

首先,纠偏城镇化进程中重城市轻乡村的认知;第二,加大对民族地区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政府投入;第三,着力发展适合民族地区乡村特殊生态环境的高效农业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最后,通过民族地区乡村的发展推动城镇的发展。目前民族地区中小城镇的发展非常困难,这些中小城镇难以受到大城市的辐射,也缺乏比较优势吸引企业与人才的进驻,难以形成产业集聚。因此民族地区许多中小城镇与乡村一样也出现了空心化现象。如果优先发展乡村,乡村的繁荣反过来将助推城镇的发展。

4 结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绝对贫困消除,既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起飞动力,也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底线标准;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又为可持续稳定脱贫提供了长效保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成为开展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坚强指引。少数民族地区物质贫困、能力贫困、精神贫困等多维交织,贫困成因复杂多样,要求开展多维贫困治理。通过多维识别贫困人口,多维帮扶贫困对象,多力协作扶贫管理,多维考核脱贫成效,最终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稳定脱贫持续发展,同全国人民一道共赴小康。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要开展综合贫困治理,短期内要大规模投放教育、医疗等非竞争性的公共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到户到人精准扶贫和区域重大扶贫工程相结合,弥补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公共福利缺失,提升人力资本,改善能力贫困和物质贫困;长期来看,需要循序渐进地消除贫困文化,弥补“现代性伦理”缺失,实现在精神上脱贫。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发展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