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华,陈双建,赵雪辉,成继东,曲雪松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山西 太谷 030815)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口味不断变化,品种更新速度逐渐加快,生产上对优良果树苗木的需求愈加迫切,这就需要建立良性苗木规范化生产体系。果树苗木的生产在未来发展的空间很大,培育优质的苗木是当前的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桃在水果品种中占有重要地位,桃树又是果树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对果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桃树为多年生作物,一旦定植,不宜更改。桃树栽培种植面积的增加、老果园的更新改造、果品质量的提高,均需要以优良的苗木为基础,只有做到砧木品种化,母本园优质化,育苗标准化,严格苗木检疫制度,达到苗木出圃的品种和品质标准,产出良种苗木,才能建立高质量的果园,结出优质的水果。桃苗的成活率在桃树建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果园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针对桃苗繁育及栽植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提高其成活率,尽快建立高质量的果园。
主要表现为嫁接后接穗与砧木的加粗生长不一致,形成所谓大小脚现象,砧木粗于接穗则表现为大脚,砧木细于接穗表现为小脚。如果母本园品种不纯,接穗质量差,就不能产出优质的穗条,不能培育健壮的桃苗,嫁接成活率就不高。
在树体幼芽嫩弱、木质化程度差的时候嫁接,冬季容易遭受冻害。在枝条表皮与木质部不易分离的时候嫁接,接穗的叶芽不饱满,叶芽不饱满,生命力就弱,桃苗不易成活。
桃苗在栽培时较密,有的还利用行间进行套种,株行距过小且密不透风使桃苗基本的生理活动受限,长势和冠形在密植条件下与大株行距定植条件下有明显的差异。
枝条充实度不够,生长期枝条过粗过长,消耗了桃树积储的大量能量,就会出现枝条停长晚,易发生抽干的现象,对于来年桃树开花坐果都很不利,对一般的自然灾害抵抗力也会减弱。出圃栽植时如果不进行检疫或检疫不过关,会将潜伏的病菌和虫卵带到栽植地,为苗木的移栽成活及建园都留下隐患。
时间选择不当,起苗时天气温度过高或过低,大风、干燥都容易使桃苗出现不易萌发、生长慢、叶片发灰打蔫现象,影响成活。由于土壤干旱板结造成根系损害,起苗时根系不完整,只有主根没有侧根,即使栽植上,过一段时间也容易死苗。起苗后不进行修根、修枝,还会造成损伤而失水。
桃苗起苗后包装措施不当,根系保护不细,运输途中根系及树体补水不及时,造成桃苗失水严重,甚至死苗。
桃苗在定植中易出现的问题有:选在重茬地或土壤贫瘠的土地上种植;坑施有机肥量不足或过量,且前者不能保证苗木在成活过程中的需要,后者易造成烧苗;栽培种植时操作不当,没有看根系是否完整,苗木是否健壮,造成栽植后生长慢,不易成活,损害苗木根系;桃苗在定植后的定干过低或过高,过低给后期管理操作带来困扰,过高则遇大风易造成抽干死苗;栽植后肥水管理不及时,苗木根系水分倒流脱水,不易成活。
砧木要求品种化,也就是砧木材料要经过严格筛选,具有良好的亲和性、特殊的抗性和指示性[1]。砧木有其不同的适应范围和条件,如毛桃的抗涝性相对较好,南方就应该用毛桃做砧木;山桃怕涝,如果种植于雨水多的地方,就会影响生长,出现黄化、流胶,严重时死苗。砧木可增强苗木对干旱、水涝、盐碱、病虫等不良环境的抗性,现在生产上应用较广的砧木有毛桃、山毛桃。毛桃适宜于温暖多湿气候,嫁接亲和力强,根系发达,较耐干旱,耐贫瘠土壤,寿命长,易获高产。因此,北方以山桃为主,中原以毛桃为主,南方仅用毛桃。母本园应建立在土壤肥沃、结构良好、水源充足,以及交通方便的地方。但对种苗纯度要求更高, 必须达100%,如品种纯度低于上述标准时,则必须先进行提纯,将园中混杂的异种挖除后再作母本园。母本园要做到纯正,品种无差错,结果后再取条,无明显病虫害,接芽必须饱满。
嫁接苗保持品种固有的优良特性,提早结果,要注意桃苗嫁接时间及天气状况。桃苗一般在夏秋季进行嫁接,切接、劈接在2-3月,芽接在6-9月,复接在9-10月。选择树冠中上部外围组织充实,芽体饱满的发育枝做接穗,[2]尽量选无雨、干燥的天气进行,这样嫁接成活率相对要高。春季带木质芽接,技术难度大,对气温的要求高。气温需在25 ℃以上,高度在砧木之上10 cm,嫁接后用薄膜绑紧,以利于接芽和嫁接部位生长愈合。嫁接速度要快,采下来的接穗枝条,要及时把叶片剪下,留下叶柄,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最好是随剪随用。当天用不完的接穗枝条,最好装入塑料袋内放在阴凉潮湿处。嫁接所用的刀具要锋利,剥下来的接码要及时嫁接,时间长了容易脱水和氧化,影响嫁接成活率。
要保持最佳株距15~20 cm,行距20~30 cm。由于桃树是浅根性、需氧量大的树种,土壤含氧量达到 10%时,主侧根根系生长正常;达 5%时,根系生长渐弱;达 2%时,毛细根死亡[3]。因此保持一定的株行距扩大了苗木生存空间,使根系充分舒展,进一步扩大树形,使叶面充分接受太阳光,增强树苗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为苗木健壮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枝条充实度要达到出圃标准,即达到全木质化程度,枝条成熟度不够,生长不良容易抽干。桃苗在出圃时要进行苗木检疫,这是防治病虫传播的有效措施。凡列入检疫对象的病虫,应严格控制不使其蔓延,即使是非检疫对象的病虫亦应防止传播。因此,出圃时苗木需要消毒,其方法如下:1)石硫合剂消毒,用4~5°Be的溶液浸苗木10~20 min,再用清水冲洗根部1次;2)使用波尔多液消毒,用1∶1∶100式药液浸苗木10~20 min,再用清水冲洗根部1次;3)用升汞水消毒,用60%浓度的药液浸苗木20 min,再用清水冲洗1~2次。
起苗要在苗木停止生长,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或翌年春天土壤解冻后树液尚未流动时进行[4]。起苗的关键是保护根系,特别要注意苗根的长度和数量,因为苗木根系的长短和多少直接影响苗木的质量。在起苗时,首先在床的一侧挖一条沟,沟深取决于起苗根系的深度,一般播种苗深度为20~25 cm,从两行苗的行间垂直向下切断侧根,主根下部斜面切断,大型苗圃提倡用“U”形起苗犁,切断苗木两边和底部的根,这样苗木根系完整,无劈裂,质量高。起苗时严禁用手拔苗,要求起苗用的器械要锋利,否则会造成苗木根系的劈裂。
圃地要浇水,因冬春季干旱,圃地土壤容易板结,起苗比较困难。掘苗最好选择阴天或雨后进行,或在起苗前5~7 d给圃地浇水,使苗木在圃地内吸足肥水,有比较充足的营养储备,且能保证苗木根系完整,增强苗木抗御干旱的能力。
为了避免根部暴露在空气中失去水分,起苗后将苗根用土或草袋暂时覆盖。起苗时应带宿土,土球大小根据苗木大小、运输路程和条件来决定。带土壤的移植苗,起苗前首先应将侧枝束紧,以保护顶芽和侧枝,起成圆球形去掉浮土。另外,起苗后要及时包扎,切勿松散土球。要对伤根和多余的须根进行修剪,保证须根的长度和数量达到要求,树冠过大的苗木还要进行适当的剪叶、剪枝等处理,以利于包装、运输。
要注意苗木应保存在湿沙中,最好沾泥浆保湿,在0~4 ℃温度下贮存以增加成活率,防止高温失水。在长时间的运输途中尽量不要敞篷运苗,苗木根部朝里,防止太阳暴晒,还要及时补水,喷施防抗旱的蒸发剂,运输过程中,要妥善包装,严防失水。运输时间越长,包装越要细致。运输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防止苗根干燥发热。
桃树在坡地、平地、河滩地均能栽培。如建山地园应选在南坡或东南坡坡面的中、下腹地带,其次为西南坡,西南坡应注意防止迎对风口,南坡大坡面中的低山小背坡也可以栽植。桃树是浅根性,需氧量大的树种,喜光照充足,以背风向阳、坡度25°以下、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砂质土壤或砾质土壤为宜[5],或地势平坦、土壤疏松、排灌良好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土壤pH值在5.5~6.5,土壤田间持水量在60%~80%时最为适宜。盐碱地、低洼地及土质黏重和重茬地块不宜选择。
要按照株行距2 m×3 m的要求挖定植坑穴,坑要求直径为80~100 cm、深约60~80 cm,需把表土和心土分开,表土和有机肥充分混合后填入坑中。每坑可施腐熟好的有机肥25~30 kg加1~2 kg过磷酸钙拌匀;也可施生物肥,或穴施堆肥20~30 kg回填,尽量少用或不用化肥,以免产生肥害。
要尽量选用品种纯正的一级苗,当年生桃苗与1年生基部粗度基本一致,根长度≥20 cm,根系均匀,舒展不弯曲,接口愈合好,接芽饱满,无检疫病虫害,芽体饱满≥6个。
定植前用营养液浸根,移栽前要先把桃苗的根系放在营养液中浸30 min,每667 m2用生物菌剂1 kg加碧护3 g,每1 g碧护兑水15 kg,共兑水45 kg,可促进根系伤口愈合[6],加快恢复根系生长,提高成活率。也可浸泡补水,定植前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桃苗在水中浸泡1~3 d,待桃苗充分吸水后再进行栽种。其次定植时要校正栽植位置,使苗木主干保持垂直,根系舒展,用细碎表土填入,培土后轻轻向上提一下苗,使根颈略高于地面,不宜过深或过浅。树盘要高出地平面10~20 cm,每填一层土都要压实,使苗木根系与土壤密接,需露出接芽,然后在苗木四周做一围沟,充分灌水,待水下渗,土壤不下沉,覆土保湿。第2天及时浇水1次,第3次灌水在几天或1星期后。为保温保湿,用稻草或麦秆覆盖,厚度15~20 cm,并留出距树干10 cm左右空隙,在芽萌动期间完成定植。[7]
定干高度一般在80~100 cm,在定干高度选择有3~5个饱满芽处剪截,剪口要求平滑、无劈裂并进行封口剂或包扎塑膜等处理,防治失水抽干[7]。春季大风频繁的地区,应设立支柱撑扶防止树体动摇。
每隔15~30 d要进行中耕除草,勤施肥水,最好每月施肥1次。幼苗前两年少施氮肥,以不发生徒长为原则,10月底施有机肥当基肥,N、P、K配合,促发新根,提高土壤肥力,完成过冬。在红黄土壤上的栽种尤其要注意增施磷肥,建议用微酸性的钙镁磷肥,也可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加强有益微生物活动,促进有机质分解,增加土壤中速效养分,施用量每667 m250~75 kg。配合浇定根水施药,每667 m2可顺水加入冲施肥4 kg,以及恶霉灵兑水45 kg,以杀灭土壤中有害病菌,促进根系发育,桃苗受涝后易落叶,大雨之后要进行排水疏通,还需在叶面喷施0.3%~1.5%磷酸二氢钾2~3次,桃苗生长季要结合除草进行浅翻松土,保证土壤疏松,无杂草,利于桃苗生长。
桃苗在繁育及定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要能做到上述几点,就能将其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这对于建立高质量的果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促进地方的果业经济发展,同时还能形成苗木市场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