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苹果低价滞销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2020-12-15 14:49
果树资源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客商果园苹果

(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和草原局,甘肃 静宁 743400)

2019年全国性苹果售价较2018年有较大的回落,像在甘肃省苹果主产区静宁南部中秋节前红将军、早熟富士王等早熟富士70#起步价每1 kg达6.40元,中秋过后,售价节节下滑,最低售价不及每1 kg 4.00元,国庆节前后烟富6、礼泉短定、岩富10号、宫崎短富等短枝型富士在雷达梁以南70#起步价平均每1 kg售价7.00元,雷达梁以北70#起步价平均为4.60元,整体上同行级别、同一地区每1 kg平均售价较2018年下降2.00元,而且走货慢,客商采购积极性不高,这种现象在我国苹果产区普遍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应如何应对?是每个果业从业者必须面对的现实。笔者根据在静宁产区的切身体会及微型调查,分析其原因,总结出几个问题,并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1 产能过剩

由于苹果种植效益好,在我国北方广为种植,目前全国种植面积超过300万hm2,已远远的超过了全国苹果产销平衡种植面积200万hm2,有100万hm2属产能过剩面积,超量的种植,导致产大于销,苹果销售形势恶化,产品出现严重卖难现象,这一轮产能过剩引发的卖难现象自2014年已露矛头,近年来持续发酵,渐演渐烈,2018年由于全国性大范围在苹果花期经历了多年罕见的低温冻害,产能过剩现象被掩盖,2019年气候正常,产能过剩的问题便充分的暴露了出来,加之2018年冻害发生后,树体坐果普遍偏少,有充足的营养形成花芽,2019年全国性苹果大年结果现象明显,2019年全国性苹果增产明显,苹果产量远远的超出了全国苹果市场的容量,在采收季大量苹果上市,量大卖不出去,出现滞销现象。

由于我国苹果超量发展已成事实,苹果为多年生作物,根据以往的经验,当产能过剩后,苹果产业的去产能是缓慢的,因而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在气候正常的情况下,低价滞销的这种局面还会不断的上演,各苹果产区及生产者要有心理准备,正确对待,以防造成产业大起大落,减少产业损失。

去产能是我国苹果产业今后相当时间内的主要任务之一,各产区及生产者应认真分析本产区的优劣质,根据经营状况确定取舍,如果树龄较小,品种较好,种植可获得相当效益,则应坚持质量兴果的发展方向,强化管理,提质增效,如树龄老化,品种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或由于地理环境决定,所产果实品质低劣,种植效益低下者,则应掉转船头,另行发展,千万不可死扛。

2 苹果质量不高

就我国苹果质量而言,有人慨括为“好的不多,多的不好”,说得恰如其缝,总体上我国苹果质量问题多多,优质果、精品果占比不高,远远的不能满足消费需求,每年仍需大量进口苹果,来满足国内高端市场的需求,而我国大量苹果由于质量问题卖不出去,这与我国世界苹果第一生产大国的现实很不相符,提高果品质量,实现由苹果种植面积第一大国向世界苹果生产质量强国转变,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提高苹果质量、增加优质果、精品果率,实现苹果由多向好发展,提高国产苹果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是今后苹果生产中的首要任务。

根据我国苹果生产的实际,在提高果实品质方面,要内外齐抓,外观上着力抓好果实大小、果形、着色、亮度等,在内在品质上要突出果实内溶物含量,提高果实的含糖量,要在土壤有机质的补充,肥水合理供给,高光效树形的应用、结果枝的更新,适量结果,合理留果,少留枝头果、背上果、秕花果,适量留枝方面有所突破,保证在生长季枝枝向阳,果果风光,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的用量,从而实现果实品质有大的提升。

3 品种配置不合理

我国苹果种植品种组成方面问题不容忽视,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红富士苹果在我国大面积普及以来,由于富士脆甜,很适合国人的消费特点,很快速成为我国苹果的主栽品种,就全国而言,红富士占到了苹果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有些重点产区,象甘肃静宁甚至超过了种植总面积的95%,栽培品种单一,富士一种独大的局面已形成,这种现象导致苹果采收期过于集中,采收期苹果供市量大,各地销售期趋同,市场销售压力大,售价很难提高,销售被动。

品种在苹果种植中对效益起决定作用,随着苹果种植周期的延长,各苹果产区对苹果新品种的应用高度重视,新品种的培育加强,苹果种植新品种不断推出,品种变化日新月异,近年来鲁丽、华硕、秦阳、烟富8、烟富10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及蜜脆、红露、维纳斯黄金等引进品种应用到生产中后,为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象华硕在甘肃庆阳单个售价达到19元,鲁丽在云南也卖出了高价,蜜脆在甘肃静宁2018年每1 kg售价卖到了40元,这些新优品种之所以能卖出如此高价,主要是种植面积太少,物以稀为贵,因而积极适量规模发展名、优、新品种,是提高苹果种植效益,促进苹果转型的有效途径,生产中应切实抓好,促进中国苹果种植品种多样化发展,彻底改变红富士一种独大的局面。

4 果农客商消费者合作共赢意识不强

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形成了完整的苹果产业销售链,在这个销售链条上,三者不可或缺,从长远看,只有三者合作才能共赢,可是实际上由于利益分配去向不同,三者尚没有共赢意识,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2018年客商为了逐利,将果价抬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将本是大众消费的苹果供成了贵族果,导致消费者吃不起苹果,在2019年消费者对苹果消费产生了排斥心理,市场销量锐减,苹果卖不动,客商轻易不敢采购,只能采取观望态势,2019年由于全国苹果主产区山东、陕西等地受干旱影响,所产果个普遍偏小,质量不高,在甘肃东南部苹果产区,由于雨水充足,加之2018年成花质量好,所产的苹果质量普遍较大,所产果实品质优良,优势进一步凸显,有部分客商按捺不住,急于收购,但不想出高价,于是在果区散布“2019年苹果有黑心病、霉心病”等谣言,在果区制造果农心理恐慌,为压价找理由,更有甚者,有的收购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收购苹果时给出了不是理由的理由,苹果果实过大也拒绝收购,真是鸡蛋里找骨头,迫使果农低价售果,客商缺少诚信,想着一夜暴富,这是要不得的,从长远看,优质优价是市场的必然规律,也是客商赚钱的唯一选项,原先在静宁果区采用的是分级销售的方式,近年来在客商和代办的操纵之下,果实出园销售时客商采用70#起步的方式收购,果实大小是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方式的转变,对果农进一步打压,这样导致投入足,生产果实质量好的果农觉得不划算,会向低处看齐,减少果园投入,导致产品质量下滑,对整体产业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苹果交易年年进行,无论是生产者、还是销售者、消费者,都应将心态放正,要多进行换位思考,生产者产出一个好的商品果是极不容易的,销售者和消费者应珍惜;销售者经销苹果风险极大,贷款利率高,稍有不谨,便会赔的倾家荡产,血本无归;消费者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钱袋子会越来越秕,三者要相互体谅,多进行让利,和气生财,实现共赢,才能将产业作得长久,生产者才有稳定的收入,客商才会持续的赚钱,消费者才能吃到最好的苹果。

5 苹果产业调整时不我待

和世间万物一样,苹果产业也存在着生老更替,我国有相当数量的苹果园建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部分果园目前已进入衰老期,品种陈旧,已远远不能适应苹果产业发展的需要,产能低下,急需淘汰。

由于苹果种植效益好,我国许多地方群众跟风种植,导致我国苹果布局混乱,有相当果园建在次适宜区和非适宜区,这部分果园所产果实品质欠佳,在苹果总产量少的情况下,尝可维持,但当产能过剩时,这部分果园最先受到冲击,继续种植基本不赚钱,有的反到赔钱。

长期以来,我国苹果种植以乔化大冠栽培为主,生产周期长,管理费工,生产成本高,种植苹果生产赚钱越来越难,而自2012年海升集团在陕西千阳县开始试种新一轮矮化苹果苹果以来,引发了我国苹果种植模式变化,我国苹果种植模式开始由乔化大冠长周期栽培向矮化密植短周期栽培转变,矮化栽培模式在国内苹果栽培中占比在逐年扩大。

时势在变,苹果产业的发展也要做相应调整,在调整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苹果产业才能又好又快的发展,当前及今后苹果产业发展中应顺应以上发展趋势,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适应苹果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加快衰老果园的淘汰速度,积极去产能,促使保存下来的苹果轻装上阵,提升产业效益;进一步优化苹果产业布局,按照中国苹果产业区划布局,加快优势产区苹果产业的发展,限制次适宜区和非适宜区苹果的种植,将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集中到北纬35°~37°范围之内,积极发展高海拔果园,以利中国苹果产业整体质量提高;新植苹果园要着力省工,进入结果期早,产量提升快,便于更新改造的新思路,加大矮化密植果园的普及,促使我国苹果生产模式转型。

猜你喜欢
客商果园苹果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秋天的果园
呼噜猪的大果园
展氏菜行
果园
收获苹果
这一瓶
拿苹果
李邕题三字半匾
会说话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