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伟
(太和县苗老集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 阜阳 236646)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农业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而且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也在逐渐减少,这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在小麦种植中,如何提高小麦的产出效率,如何将最新种植技术应用于其中也就成为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整地施肥环节较为重要。首先,现在整地多选用旋耕机进行整地,种植人员进行旋耕时,深度要在12cm以上,耕后进行镇压。每2~3年深松或深耕一次,深耕深度在25cm以上,深松要在30~35cm。一般而言,如果耕地曾采用秸秆还田的耕作措施,则需要对该耕地进行深耕细耙,以促使耕地土壤上虚下实。除了要保证耕地的深度达到标准,还要防止地面过虚,以防止出现产量不高、出苗慢等现象。其次,种植人员要进行施肥处理,采取有机肥与化肥的联合施肥。在整地翻耕时,种植人员要施入底肥,并对用量进行控制,通常而言,施土杂肥3000㎏/667m2或有机肥100㎏/667m2,纯氮14~17㎏/667m2,磷7~8㎏/667m2,钾5~8㎏/667m2,提倡使用配方肥、缓释肥等。
在耕地施肥之后,种植人员要进入到种植播种环节,该环节关系到小麦的生产量,所以需要予以重视。
在小麦播种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要选择合适的季节,不能够过早种植,也不能够过晚种植。小麦幼苗较易出现生长不良的这一现象,因为幼苗养分消耗过大,这超出了其承载能力。若种植人员在冬季播种时,选择了春季种植的种子,就会导致农作物遭受冻害,这样不管是在小麦的品质上,还是产量方面,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若是播种时间过晚,就会导致苗龄过小,会导致分枝不足,甚至会影响其根系。故此,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要选择恰当的播种时间,例如可以在10月中下旬播种[1]。
除了要把握播种的时间外,种植人员还要对播种量进行把握。在播种时,砂壤土基本苗在16万~18万/667m2,砂姜黑土基本苗在18万~20万/667m2,淤土20万~24万/667m2,播种期推迟适当增加用种量。
在土壤防治中,种植人员除了要注意土壤中茎的长度控制,还要防止因为土壤覆盖较少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在小麦播种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严格坚守这一基本原则。此外,在该原则上,种植人员还要对分枝种植进行限定。一般而言,在3cm的地表距离范围内,种植人员要进行分枝处理。对于那些深入地下的茎长,要使其延伸至1cm的距离[2]。
在播种之时,种植人员注意播种的规格,选用小麦精播机或宽幅播种机,行宽20~30cm,种植人员在播种时要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覆土密实,不重、不漏。推广使用种肥同播一体机进行播种,这种播种机的好处是:一是将肥料进行深施,提高肥效,减少用量,亩用肥量可减少10%以上;二是加宽了播种幅度,更利于小麦出苗、生长;三是镇压效果好,可以保障出苗率,保障苗齐、苗旺。
经过耕地播种后,种植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浇灌,并且落实田间管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耕种完成后,种植人员还要进行浇灌处理。当前,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许多种植户都采用喷灌技术,该技术能够起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也正是因为该浇灌技术的优势,使得漫灌这种浇灌方式的使用被淘汰。虽然田间管理工作较为简单,但是这项工作属于长期性的工作。种植人员要做好田间的除草工作,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等等,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够避免小麦被病虫害侵扰,继而提高小麦种植的产量与质量。
在小麦返青初期,如果叶色正常,通常不施加返青肥。如果在返青期发生了麦苗脱粒落黄的问题,或者是发生了冻害以及药害等问题,则要追施返青肥。通常每亩施加尿素5kg。值得注意的是,种植人员要控制施肥量,因为施肥量过大,会发生倒伏。在小麦拔节初期,如果麦苗叶色正常不落黄,那么需要分两次施肥。在拔节初期,要少施肥,以促进分蘖成穗。到第三节间拔长时再施肥。拔节孕穗肥,可以增施钾肥,这样能够助于茎秆充实,提高其抗倒伏能力。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较为关键。在防治过程中,要使用“一喷三防”技术。所谓一喷三防,指的是在小麦穗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达到防病虫、防早衰以及防干热风的措施。例如,在防治赤霉病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以利用抗病品种为基础,在选种时尽量选择抗赤霉病的品种;二是采用农业防治的方法,具体采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深耕灭茬;②晒种;③早播,施肥;④精选种子;⑤合理密植。
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小麦的种植技术非常重要,关系到人民的生活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需要不断改进小麦种植技术,以提高小麦生产的质量以及产量。在小麦种植中,因为每个种植环节都非常重要,所以种植人员都要予以注意,这样才能够推动小麦种植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