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在中国文化中,美在儒家倡导的道德情操、礼仪教化中;美在道家空灵自然、天人合一的艺术中;美在中国化佛教—禅宗万法唯心、时时反观自照的智慧中。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家、道家和佛教在冲突和融合中不断发展起来的。由于佛教是在东汉时期才传入我国,因此在早期中国,影响中国人审美倾向的主要是儒家和道家思想。佛教中国化后最杰出的代表—禅宗在初唐出现之后,逐渐与儒、道合流,共同塑造了中国式审美。
儒家美学:重礼教 轻审美
按《论语》的说法,孔子是十分喜欢音乐的,如《述而》篇中说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这个说法十分生活化,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孔子对饮食非常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能让这样的美食家“三月不知肉味”,可见艺术对人的吸引力。
不过,这样的比喻并不表明儒家承认感官享受的合理性。在笔者看来,这恰好体现了儒家对过度沉溺于艺术和审美活动的警惕。儒家十分看重音乐和艺术的“教化”功能,认为一切审美活动都肩负着提升道德情操的使命,因此,儒家在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时候,感官享受经常会被抑制。如孔子在回答颜渊关于如何建立良风美俗的问题时说,应该听《韶乐》,不应该听“郑声”,因为郑国的音乐轻浮,容易让人萎靡。
在儒家看来,艺术并不导向解放天性的自由放达,而是要从中体会人类的各种情感并有所扬弃。在早期儒家重要文献《礼记·乐记》中,人的情感是与世间万物发生感应而形成的一种好恶,在此过程中,人不能被外物牵引,而是要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控制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儒家始终反对纵欲主义,试图通过审美活动去引导、塑造人的情操,而使人的自然欲望与社会秩序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儒家文明也被称为礼乐文明,礼所代表的各种仪式以及与之相配合的音乐,通常与国家、社会和家庭的祭祀等重大活动相联系。如《周礼》中“大司乐”的职能就是“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大簇,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祇”。参与者以“敬”的态度在礼仪活动中演出这些曲高和寡的高雅乐舞,其目的是激发参与者对天地自然和祖先的崇高认知及对宇宙的体察,并非现代意义上以追求身心愉悦为目标的审美体验。
道家美学:师法自然 天人合一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儒家的“阳”遭到了道家“阴”的解构。道家反对儒家过于人为的礼仪设计,认为这会导致对人类天性的背离。《道德经》提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庄子》则认为人们对于美丑、善恶的区分是基于各自不同立场的“偏见”,如果“以道观之”,那么西施、毛嫱之美丑只是人的一种“暂时”感受而已。
因此,道家认为儒家的仁义和礼乐教化是对人性的束缚甚至扭曲,道家推崇“道法自然”,主张以自然随顺的审美心态,自然而然地呈现天地万物之美。
儒家和道家的审美观在魏晋时期得到了一次融合。比如,入世的事功和出世的隐逸在政治家谢安、哲学家王弼等人身上得到一种妥协性的表述:身处庙堂和心在山林并不矛盾。据《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年少时以清谈知名,“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他在时局危难时出任宰相,治国以儒、道互补。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面对数倍于己的前秦军队和惶惶不安的东晋朝野,谢安不动如山,稳定人心;以静制动,大败前秦,“晋室赖以转危为安”。可以说,这些人物肯定了儒家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也张扬了放飞自我的心灵。
这一时期,审美理论获得重大突破,并从此奠定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至今,无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园林建筑、茶、花、香等,只要与艺术有关的领域,皆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如书画作品在运笔上讲究循自然之势,注重精神气韵。“写意”技法便源自道家“意在言外”的审美旨趣,讲究意在笔先,以形写神,强调神似重于形似。山水画中往往通过“留白”的方式营造出空灵幽远的意境和“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审美意象。古典乐曲的“留白”则意在弦外之音,于无声处通乎杳渺,重在体察弦音之外潜隐的“大音希声”。可以说,艺术领域最能凸显道家“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审美旨趣。
禅宗美学:万法唯心 心外无物
东汉年间传入的佛教很快就被知识阶层接受,并与本土的道家、《周易》等发生化学反应。道家的超脱和恬淡,《周易》易象思维的得意而忘言,迅速融合到佛教的“空”“悟”之中,给中国人的审美带来了新的气象,其标志便是初唐时期禅宗的出现。禅宗让佛教中国化的程度如此彻底,以至于人们并不认为其为外来文化。
宗白华认为,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将其灿烂地发挥到了哲学与艺术境界。如果说佛教的造像和壁画艺术是为了让人们体悟佛理,从而超越世俗烦恼的话,那么禅宗则改变了佛教艺术。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中提出,禅宗兴起之后,佛教艺术不再是以传教为目标的“宣传画”,而是着力于呈现自然界的生命在于它们无意识、无思虑的存在状态。
禅宗不仅改变了佛教艺术,而且渗透到中国人审美意识的根部。如果说儒家美学关注道德人格,追求“仁”,道家美学关注自然主义,追求人与自然的相融合一,那么,禪宗美学关注的是“心”。《六祖坛经》记载,六祖在法性寺见两和尚争论风动还是幡动时,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笔者认为,其意并非否定外界的“风”“幡”,而是内心解脱一切动静、内外等分别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无所窒碍的本来面目。
禅宗审美是佛祖灵山上的拈花微笑,不着痕迹但又心领神会,王国维称之为“无我之境”;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越物我但又是物我俱在的生命世界。可以说,禅宗审美是对一切矫揉造作的否定,这个花开水流、鸟飞叶落的世界不是我们加诸一切“人为”和“目的”的世界,而是它自在本然的样子。
人物画:取骨相神态 表人格心灵
探讨儒家、道家和禅宗对于中国人审美趣味的影响或许过于抽象。笔者认为,中国古代人物画以笔墨外取骨相神态、内表人格心靈,结合绘画中的人物来讨论,或会更为形象。
如众所知,中国画家不像欧美画家一样对着人体写生,因为他们表现的不是人物的肌肉、体魄等生理特征和服饰外表,而是人的心相。画的是人,表达的却是画家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和审美观念。
在山东、安徽等地出土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汉砖画中,老子和孔子长须飘飘,威严而老成持重,尤其是孔子,其形象非常谦恭有礼。后世的孔子画像中,最著名的当属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图》,画中的孔子头戴《礼记·儒行》中“章甫之冠”,即类似用头巾包住头发;身体略微前倾,双手作揖,彬彬有礼;衣服十分繁复,线条飘逸;身上斜挎长剑—体现了儒家所推崇的“智仁勇”三达德的圣人形象。
到了南宋马远的笔下,孔子则以自然恬淡气息被还原到“人”的状态,只是其隆起的额头似乎依然在强调着其作为智者的特征。有学者认为,宋代人物画体现了人和自然的融通,笔者认为这在马远的画作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在《寒江独钓图》等作品中,画面上大片留白,人物被置于自然之中,观者只见其形却不见其容,表现出画家融于自然而不自彰显的人生态度。
宋代艺术创作中有着十分明显的佛、道思想,此时的佛教人物画逐渐与中国山水画相结合。如梁楷的《释迦出山图》中,释迦牟尼不再是寺庙中高大威严的形象,他须发浓密、袒胸露臂,置身于老树枯藤、绝壁巨石之中,描绘出释迦牟尼苦苦求道的过程。这种结合并非孤例,笔者在唐代王维的《伏生授经图》中发现,虽然画面上的伏生戴着中国式的头巾,伏在中国式的案几上,但其袒露上身、瘦骨嶙峋的模样更像是一位带有印度色彩的苦行僧,而不像是在秦汉之际传授《尚书》的中国学者。这显然是有意为之,因为王维生活的唐代以胖为美,男子多健硕雍容,这从韩幹的《牧马图》和韩滉的《文苑图》中均可看出。
宋代人物画中,最能体现儒、道影响的作品当数李唐的《采薇图》,画作以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为原型,描写二人因为反对武王伐纣而不食周粟,在首阳山采薇为食,最后饿死的故事。这两人符合儒家的“忠义”“节操”观,故儒家虽然盛赞殷周革命,但并不否定不与周合作的伯夷、叔齐,孔子就称赞他们“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庄子》中虽然对于伯夷有多种评价,但肯定其“让王而隐居”(伯夷、叔齐都是孤竹君的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父亲死后叔齐要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走)。在《采薇图》中,伯夷和叔齐赤足坐在孤松危岩之中,中间地上的小篮子里似乎装着地衣之类的野菜,二位贵公子在如此饥寒交迫中神态放松、怡然自若地交谈。儒家的气节和道家的旷达,在这幅画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在儒家、道家和禅宗互相融合的审美取向中,中国艺术重视气韵生动、意境悠远,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尤其在宋元之后的文人画中,人物往往被融入山水之间,“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宗白华语)。如果说在世俗生活中,儒家价值观是中国社会绝对主流的话,那么在审美趣味上,道家和禅宗的影响则更为深远。
干春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