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管理也覆盖到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整个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城市建设也越来越以人为本,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都越来越齐全。但是同时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凸显了很多城市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数据爆发性增长,随着5G的部署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万物互联时代很快到来。如何利用大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成为山东各市城市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智慧城市;新智慧城市;大数据;物联网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城市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只靠之前的人力管理渐渐的不能满足人们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更多的城市开始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来对城市进行管理,来以此提高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让城市也变得更加的有序、便捷、高效、人性化。
一、智慧城市的定义
首先我们先对智慧城市和新型智慧城市进行定位。
什么是智慧城市?这个概念的首次提出源于智慧地球的概念。IBM首次对智慧城市有了一个初步的定义,它认为智慧城市指的就是:“城市是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成,这六个核心系统有组织、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
新型智慧城市市2016年首次提出,和之前的传统智慧城市不同,新型智慧城市更注重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开放共享。其次更见注重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4.19”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网信事业要以人民为中心,要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的好的信息服务。再次,新型智慧城市聚焦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两个主要目标,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和谐发展。最后,新型智慧城市也更加注重网络空间安全。
二、智慧城市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一)城市数据的收集作用
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对城市数据的收集,然后才能下一步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大数据,对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和高效化,对有限的城市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组织,这样才能更大限度的满足城市居民對于智慧城市的需求程度。泰安市泰山区城市管理局投资440余万元建设了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中心,以“智慧化、精细化、常态化”为着力点,整合各类城市管理资源,实现核心区域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建立城市管理服务新模式。
(二)城市管理的辅助性工具
在做完数据收集后,就可以很好地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对城市进行管理。小到交水费、电费、网费,到道路空间图信息、气象信息,大到每个人的社保信息、房屋信息,甚至一个小区的安全程度,需要加派警力程度,都可以在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出来。
(三)增加人民生活的便利性
这也是智慧城市的最终作用,也就是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做到以人为本。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端,对自己身边的方方面面民生问题进行处理,非常方便。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初心,最终要把实实在在的好处落到人民身上。
三、智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一)建设智慧城市,缺乏顶层设计,城市定位不明确。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主要包括战略层、实施层、工具层和知识层四个级别,战略层面上,国务院虽然在14年已经把智慧城市纳入了国家战略,但是还是停留在原则性规定层面,没有涉及到实施层和工具层。所以在全国范围看,一些试点城市并没有出台和自己城市定位相适应的实施计划和技术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有的地方归属于综治办管理,有的归属于政法委负责,有的是城管局牵头,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仍然非常混乱,存在各个部门之间扯皮、踢皮球的现状。
(二)建设智慧城市,政务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现如今智慧城市在向市民提供公共服务时,未能实现传统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仍然还有一些行政审批环节,不能在网上处理申请,其次也存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行政审批没有互联共享,决策的协同度不高,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导致市民在进行行政审批时还是无法做到“一个窗口”、“一站式服务”,而是要多方协调。
(三)建设智慧城市,人才短缺问题需要解决
现在山东省各个城市都在积极建设智慧城市,但是建设智慧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构想,而真的要落实到实处,仍然需要大量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才。当前我国数字城市建设较短,很多城市的物联网起步时间也较晚,因此,在关于智慧城市建设中所需要的技术创新人才是非常短缺的,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熟悉政府流程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智慧城市的平台搭建好之后,需要运作和维护的过程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更为突出,这是各个省市需要面临的问题之一。
四、山东省智慧城市发展策略与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突出本地特色
山东发展智慧城市首先要解决的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问题。强有力的行政支持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必须要打破目前各个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的现状,促进新型智慧城市高效、优质的建设。可以成立“智慧城市”建设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小组,对于刚起步的智慧城市建设的立项、涉及、组织和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俗话说得好:“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不管是城市智慧城市规划院还是成立重大项目推进小组,都要依据本地区的自身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情况来制定建设智慧城市的相关规划,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
(二)加强协同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这就要求山东各级政府要转变之前的执政理念,强化内部沟通交流,放弃自身的部分利益。智慧城市的建设一定要建立在“开放、共建、共享”这样的理念上,避免“信息孤岛”,对各级政府积极引导,能够主动公开数据材料,确保数据能够更加的真实、有效、准确、及时,建立信息共享制度。
(三)建立信息化专项人才培养支撑体系
高知识、高技能的人才是山东省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要充分发挥人才在“智慧城市”现代化城市建设及山东经济建设转型升级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如何能够拥有高科技人才,一方面是培育,一方面是吸引。在培育方面要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鼓励本地大学生留在本地创业,为本地人才提供包括学术环境、发展环境、融资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在内的一流创新创业环境。在吸引人才方面,一定要以优厚的条件来广泛吸引海内外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来山东就业,上海、江苏、陕西等等其他很多省份都有很多强势政策吸引外来人才,在落户上、购买住房、孩子教育等等方面都有很多针对高素质优秀人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