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一”让孩子百炼成钢

2020-12-14 09:53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五个一王芳警句

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自古能吃苦的人有许多,如 :王冕为学作画因贫穷买不起纸,就在沙上绘画,终于成了画坛圣手;匡衡为学知识,凿壁偷光,勤奋读书,终于成了一位文学巨匠;童第周因家境贫寒,晚上在路灯下看书,自强不息,终于成了第一个将青蛙卵和外膜隔开的生物学家……

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如今的学生大多生长在温室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大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遇到这样的学生,你会怎么办?班主任不妨做有心人,平时多加引导与积极暗示,适时有意多设置些“障碍”,让孩子多“苦心志,劳筋骨”,健康成长。

每日一句“名言警句”,启心智。每天的黑板右上角都很醒目展示着由值日生摘抄的一则警句,学生进入教室后,第一眼就能看到,边读边记,并摘抄到笔记本上,熟读成诵。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学生不停地读着记着,日积月累,慢慢地就读进去了,吃苦耐劳的意识也就慢慢地内化于心了。

每周一次“夸夸你”,引向善。安排同学平时要睁大眼睛挖掘班级内肯吃苦同学的先进事迹,撰写感悟,每周班会课上,推荐5名同学登台演讲,夸夸身边的好同学。留守儿童王芳家在离学校十余里的农村,每天天不亮就独自骑自行车往学校赶,两年来从未迟到过,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王芳的同桌小刚在演讲中,充满敬佩,赞不绝口,声情并茂的介绍感染了全班同学。身边的榜样便是无穷的力量。

每月一書“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让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上个月,我们师生共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1969年,16岁不到的习近平只身来到梁家河,在这里度过了七年艰苦的上山下乡生活,住窑洞,睡土炕,吃玉米团子,打坝挑粪,建沼气池,在这里入党,当选大队党支部书记,并被推荐入读清华大学。习总书记的教导被学生工工整整地抄在笔记本上。孩子们决心向习爷爷学习,以苦为乐,勇敢向前。

每学期一次“远足体验”,练意志。奚公山纪念园是我校的爱国教育实践基地,半天时间,来回40多里,对城里的这些独生子女来说是不小的考验,但是孩子们是好样的,经受住了磨炼,收获了难能可贵的人生体验,形成了健康向上的品格。

每学年一回“社会实践”,悟事理。体验不仅带给学生视听冲击,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每学年,我都会带领学生到热火朝天的工厂车间、紧张繁忙的建筑工地、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军营、庄严肃穆的庭审现场。麦收时节,我带着孩子们来到田间,大家割麦子、拾麦穗,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虽然有时累得腰酸、背痛,手上划破了口子,虽然白嫩的皮肤晒黑了,但是目睹了农民稼穑的艰辛,更加珍惜劳动成果,更加尊重劳动人民,更加怜悯弱小,也增强了体质。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砺刃先淬火,百炼方成钢。体验是孩子成长的最佳方式。教育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学生今天的吃苦耐劳是为了明天的幸福。因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猜你喜欢
五个一王芳警句
所有鲜花都是警句
立秋吃什么
出轨男持刀“挽回”婚姻
The Application of Storytelling in English Writing
相交线与平行线中的数学思想
做好民族工作“五个一”工程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好局面
“五个一”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长宁县“五个一”打造智慧城市
重庆实施扶贫攻坚“五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