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经文
摘要:社会迅速发展下,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为了能够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国提出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这一措施的提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也获得了尤其显著的效果,初中生物教师要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在环保意识的带动下更好地进行参与到学习中。
关键词:生物;初中学生;环保意识
引言
初中时期,学生第一次接触生物这门课程,也是他们第一次懂得生物中的很多知识,而生物这门学科刚好揭示了一些生物的生活环境,生存条件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我认为教师刚好可以利用这个学科的特点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让环保理念贯彻到每一名中学生的心中。近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恶劣的环境也随之而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各个相关部门都应该提倡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对初中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也迫在眉睫。生物这个学科与我们环境的保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应该在生物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本文针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仅供参考。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的潜在问题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都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傳授,注重提升学生考试成绩,而轻视甚至忽视环境保护的教育,导致培育学生的环保理念这项工作没有被重视。近年来,虽然环保教育工作逐渐被重视,但许多教师仍保持传统的教学方式,思想观念未能与时俱进,甚至对帮助学生树立环保理念不屑一顾。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仅仅以向学生传授课本及考纲中的知识为主要目的,其余方面轻描淡写,几笔带过,敷衍了事。帮助学生树立环保观念在部分教师眼中,不过是拖延教学进度,对提高教学成绩没有任何益处的一件事。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环保意识的树立,是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潜在问题。
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的方法
(一)利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环境参与意识
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环境教学,教师除了在课堂中开展渗透教学以外还可以为学生开展生物课外教学活动,利用一些有意义的生物相关的环保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例如,教师可以配合世界环境日、爱鸟周、地球日等开展一些公益性的活动。同时,教师也可以因地制宜在校园中搭建植物生态平衡系统,开展校园内植物分类的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废品制作一些生物模型。开展防止“白色污染”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教学活动、水质污染源的调查、农贸市场塑料袋使用等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为学生组织“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垃圾的种类以及应当如何为垃圾进行分类等。环境教育的开展,要求学生不再使用一次性杯子与塑料制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这些活动都需要学生在熟悉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提升学生环境学习的兴趣,这样才会凸显出在生物教学中为学生渗透环境教育的意义。
(二)教师应该根据生物实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目前初中生物教师进行生物教学时,不仅只给他们传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还包括了生物中的实验教学。这样学生可以在生物理论课堂中认真学习生物的知识,然后在上生物实验课时,学生可以利用做实验的办法检测自己生物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亲眼看到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加深自己对这些理论知识的了解。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个模拟生态环境的实验,让他们可以亲身体会到生态的过程,知道怎样才可以维持生态的平衡关系,哪些物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实验,让学生可以亲眼看到汽车尾气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生活中的垃圾污水可以带来怎样的后果,美好环境的恢复需要怎样的过程,亲自动手做些小盆景等。通过他们的亲自实践,既能培养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也能让他们懂得保护环境是多么重要,多么迫在眉睫,从而养成环保意识。由此看来,生物实验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利用主题班会渗透环境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既可以从生物基础知识教学入手,又可以为学生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班会中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样也能够提升学生保护环境的正确观念。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组织主题班会,如以“动植物濒临灭绝”为主题,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每组学生的数量不能超过6人,每个小组都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工作。班会中教师要简明地为学生阐述有哪些植物是因为环境的破坏而濒临灭绝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然后让学生自主参与到问题答案的探索中,不断深入探究其中所蕴含的知识内容最后,教师要总结学生的这些建议,利用主题班会提升学生参与到生物学习中的积极性。这样学生也会更加自主地参与到环境保护过程中,让学生在增长环境保护知识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生物教学内容。
(四)教师应该根据生物课本,培养学生养成环保意识
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转变授课方式,呈现给学生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只有将课堂更加生动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后果和危害,从而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坚定信念。因此,教师在讲授生物学内容时要与环境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对环境保护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探究自己和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激发学生投身环保事业的热情。采用这种方式教学能够更快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中学生环保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当今环境的污染程度,还可以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列中。生物教师应该在生物教学中积极渗透环保意识,从而促使每一名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许铭.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J].考试周刊,2018(A5):158.
[2]李建军,窦玉梅.初中生物教学如何渗透环保教育漫谈[J].东西南北,2018(23):150.
[3]陈明喜.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探讨[J].考试与评价,2018(1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