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 徐长亮
药品购销技能实训,是针对高职学生所开设的一门实训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熟练药店(药房)实际运营所需技能,使教学更加贴近于药品零售工作实际。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药学服务的观念,掌握药品的采购、检查、养护、介绍、盘点和养护等技能,能够胜任药品零售工作,适合各类医院药房、社会连锁药房等各类医药企业。我院药品购销技能实训课程开设多年,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开展了药品购销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1.校企深度合作
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课程合作, 是校企双方多赢的合作项目。一方面,学校可以获得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职业能力素质要求等信息, 有助于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方向;还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教育环境, 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等。同时,教师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与医药行业紧密接触, 可以拓展横向研究课题, 有助于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此外, 企业环境对学生素质陶冶、教师教学理念都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合作, 企业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提高美誉度, 达到广告宣传的效果;同时还可借用高职院校丰富的学生资源、科技优势, 获得低成本劳动力。另外,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企业可以优先选择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本课程校企合作单位主要来自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浙江)有限公司,江苏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等知名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与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专家进行交流。开发深入到医药销售企业的药品购销实训课程, 使课程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2.教学改革具体途径
本课程教学内容以完成药品购销具体工作项目为出发点,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药品购销工作任务的性质、工作流程等要求安排选取,整个内容编排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现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相一致,使学生具有胜任药品购销岗位的操作技能与必备知识。具体包括药店选址、店面布置、人员设置、药品购进、药品养护、药品盘点和POP广告绘制、顾客服务、退换货管理、医药代表营销、学术会议布置、商务谈判等药品购销工作流程各个环节的实训项目。
2.1演练与实战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为课堂或校内模拟情境教学, 非真实的销售环境导致学生没有实战压力, 部分学生对待实训态度不认真, 考评也不能衡量学生的实际能力。针对这些问题,我院以部分项目进行大胆改革。以医药代表营销实训项目为例,我们与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简历深度合作,充分应用企业的教学资源,拿出企业几个市场占有率较低的新产品让学生进行市场开拓。实训前, 企业和学校专业教师进行详细的实训项目研讨、规划和培训( 包括企业介绍、产品知识、客户拜访与销售技巧等) 。实训分为客户拜访演练与实战两个环节, 并按照开发医院渠道的医药代表的岗位职责设计和印发操作性强的实训作业指导书, 要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及时记录、总结。真实的职业环境给学生创造了一对一的客户拜访情境, 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拜访客户的基本技能。
2.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以顾客服务实训项目为例,首先通过设定贴合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能主动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然后在模拟药房,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手段,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具体任务,让学生自行选取任务进行学习,并进行汇报,展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后在校企共建“老百姓大药房”,分组接待顾客,运用优美的姿态、优雅的微笑、恰当的眼神、得体的语言赢取顾客的信任。
3.开发实践教材
教材的编写应该具体到相应的岗位专业培养目标(如零售药店销售岗位),围绕从事该岗位所需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出相应的教材。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零售药店营业员,教材应针对药店营业员的岗位职责、问病给药的内容和技巧、职业道德等方面。另外,企业实践专家提出,药店营业员应该能绘制药店 POP 去营造卖场氛围从而提高药店销售额等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的建议。我们在新教材中可以适当增加上述内容,以提高学生竞争力并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4.考核评价注重过程
如何制定该课程的考评体系是直接關系学生能力能否得到客观衡量及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采用采用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评价,注重过程评价。
(1)改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采用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考试、技能大赛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发展学生心智。
我院改革后的药品购销实训, 课程设计更加切合工作岗位实际需求, 实现学生所学与工作所需的无缝对接;重新制定的考评体系较好地衡量了关键能力点, 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效果受到师生与企业双方的普遍赞扬与肯定。下阶段需要注意改善的是在实训过程中, 既要放手让学生发挥,又要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深入指导, 避免个别学生在起步阶段出现茫然、不知所措、不适应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