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铭君
这个冬天,格外寒冷。
凛冽的北风呼呼地吹着,带着飕飕寒意,透过防护服微小的缝隙,刺激着严战麻木的神经。身体,仿佛已无法被感觉,就因为刚才想动动僵直的双腿,差点倒在地上。严战是当地一家医院的ICU主任,可如今,他已完全变成呼吸科的一员。要不是拗不过李院长,他也不会焦躁地坐在窗前,直面这肆意的寒风。
李院长是严战最敬重的老师,一手带着他看病、做手术。七十多岁高龄,本已退休在家,如今因为情况紧急,重上一线。医护人员都担心他因为年纪过大,吃不消这样强度的工作,可李院长人虽老,手脚却一点不慢,凭借自己五十多年的阅历,在医护团队中可以说是精神支撑。
其实,严战并不想让自己有片刻的空闲。毕竟,“党员”的称号不允许他看着同事们不停地忙碌而自己闲着。再者,说来也奇怪,这大冬天的,只有闲停的片刻他才能感受到自己汗涔涔的后背,冷风一吹,显得格外寒冷、刺心。
严战最不愿提起的,便是家人了。本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本该和家人团圆,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的生活节奏。这病来得急,传播得还快,不到一周,这个千万级人口大城市的中心医院就人满为患了。作为一名医生,他必须站在一线,与病魔斗争。作为一名党员,为了人民,他必须坚持下去。平均每天只有两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更别提找机会给家人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无奈,只能将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埋在心底。
一路从廊道走来,满眼是病床與患者。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在人群中穿梭,他很想像往常一样,停下脚步,与失落的患者聊聊天,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给予他们最真实的安慰与最大的鼓励,可心里有个声音告诉他,他所赶往的地方,有更重要的事等待着他。
他的目的地,是重症病人的隔离区。几乎每一个病人单独一间,毕竟他们只能靠着呼吸机勉强喘息。没有特效药的日子,每个人只能靠自己面对病魔。严战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可除了适宜的隔离室温度,为病人准备好营养全面且均衡的流食,日常检查机器运行之外,他感觉什么忙也帮不上,仿佛辜负了人民对他,对一个医生,对一个党员的期望。
大厅的每一个座位上,都有一位患者打着点滴,医院门口也挤满了求诊的病人。可就算再大的一家医院,也不可能有供超万人一周之需的医疗物资储备。虽然,有国家对医疗物资的紧急调配,他更是代表医院亲自去机场接物资,为其投入使用节省宝贵的时间。转眼间,他已在重症病人隔离区待了七天。在约为百分之五的死亡率面前,他真的觉得自己有一种无能为力的窒息感,可能是多天没见老师,他心里少了一份必胜的信念。
他等待着与老师的重逢,却没想到,再见面竟在ICU病房。李院长在大年初三被确诊,病情一天天恶化,如今已到了上EMCO人工心肺的地步。毕竟年事已高,轻易就被病毒感染,加上多日劳累,免疫系统近乎崩溃。他脸色苍白,眼中还带着好些血丝,嘴唇因长期干燥而裂出了口子。严战没想到,这一切的发展,这么迅速,这么突然。
回想起那日的谈话,严战痛恨自己没重视李院长那几声轻咳,革命的本钱没想到如此就被重创了。他想落泪,责备自己的“粗心”,同时也让自己郁结多日的情感能得以释放。可他,终究只能让泪水在眼里打转,他知道,医疗团队里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倒了,每个医护人员的心中都会充斥着莫名的恐慌。现在,他不能落泪,不能将痛苦表现在眉间,他已然成为一线的领导者,他必须对得起自己党员的称谓,前仆后继,继续战斗。
严战的肩上,一下子多了五十年的重担。而在那一瞬间,他仿佛领悟了李院长想教给他的最后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就算现实已如此颓败,他依然不能松懈,更不能倒下,因为他知道,也是刚刚才知道,“责任”一词,如此沉重。
今天的生活,或许仍然笼罩在无知的恐惧之下,但我们要坚信,一线的英雄,前线的党员,他们奉献着自己,铸就着使命。
他没忍住看了看窗外。枯败的树枝后面,有几朵迎春花悄然绽放。
指导教师:孟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