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2020-12-14 11:55刘雅斌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思维能力信息技术

刘雅斌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案例,列举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在各教学环节中创设有效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活动;思维能力;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176-01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教育部,2012)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综合发展。因此,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设计有效教学活动,既能为学生搭建思维能力发展的平台,也能优化教学效果。

现结合泉州市泉港区阮老师执教的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 Module 3 Unit1 She had eggs and sausages.的教学案例,谈谈教师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本课的教学背景是以Lingling给Daming发来的邮件为主线,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用英语来询问他人的三餐并作出回答。

1.播放微视频,导入复习,激发思维的发散性

良好的课堂导入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微视频能呈现关联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以旧引新,发散思维。

老师在导入环节,用题为“About me”的自制微视频呈现了自己的三餐,与教学主题相融合,且画风清新、可爱,学生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学生在了解教师的同时能够感知食物词汇与功能句型,更能够激活头脑中与食物有关的知识,培养了发散性思维和联想能力,为后续学习做好了铺垫。

2.借助插图,初步感知,训练思维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材插图承载了与文本内容相关的信息,具有补充说明和信息提示的作用。教师对插图的合理利用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呈现文本前,老师借助四张插图,并对第一张插图的电脑屏幕进行遮挡,隐去邮件主题,创设信息沟,然后提问:Whats the email talking about ? 学生通过观察,结合其他插图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预测邮件信息。

3.多感官体验,关注细节,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可以在课件演示中加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多感官刺激学生,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新知讲解环节,老师借助视频,提出问题(What did she have for breakfast/lunch/dinner ?)引领学生捕捉文本中的细节信息,掌握文本大意,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得到提升。

老师教学单词sandwich、fish and chips时引领学生识词,并辅之以图片、视频,直观的画面利于学生理解词义和加深记忆;教学单词traditional时,辅之以音频,要求学生跟读再运用该词造句,学生从传统的英国食物说到传统的中国食物,思维灵活性得到提升。

4.依托情境,拓展训练,提高思维的创新性

教师在拓展环节,可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开放情境,搭建合适的语言支架,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展开有效的对话交际,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老师依托情境,利用信息技术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地设计拓展活动,不仅提高课堂效率,而且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活动1:教师利用微信的视频通话功能对话朋友Sally。这一情境的创设真实、示范性强,能够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和运用语言。交流结束后,教师在课件上展示描写Sally三餐的小短文,为接下来的写的活动做好范例铺垫。

活动2:开展两两对话训练,同桌互动交流询问三餐,因话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思维开放,表达积极。

活动3:开展书写训练,教师创设“Reply an email”的任务式情境,让学生根据课件上提供的语言框架,书写自己的三餐:

To: Sally

From: _______

Subject: My meals

Dear Sally:

Yesterday,I had _____ for breakfast .I had ______ for lunch . I had ______ for dinner . Its delicious !

Yours _____

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有话可写,逐步完善思维。三个活动环环相扣,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得到均衡发展。

5.运用微课,感悟内涵,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回顾与升华所学知识,激起学生探究的心理,体会教材中渗透的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在课末应用微课,提升情感体验,引发思考,感悟内涵,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老师在课末通过微课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受到食物的珍贵,号召学生光盘行动。学生积极讨论生活中如何节约粮食、珍惜粮食,这时候的语言输出是真实有效的,对学生情感教育更是水到渠成。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教师应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生为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巧妙构思教学活动,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促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方晓倩. 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 [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7(02):6-11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思维能力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